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125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徐悲鸿艺术大展,《八十七神仙卷》领衔罕见珍品方阵
相关描述:  今年是艺术圈不折不扣的“徐悲鸿年”。新年伊始,中国美术馆与北京画院美术馆即相继推出以徐悲鸿为题的大展。昨天,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的中央美术学院也为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院长推出特展“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   “于公众而言,徐悲鸿是一位看似非常熟悉,实则陌生的大师。”本次展览策展...
上海博物馆珍藏赴美法俄推出特展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今年推出三个特展,把中国艺术带到美国、法国、俄罗斯,让中国文化的芳香远播海外。这三个展览分别是正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的青铜器收藏”,刚刚在法国巴黎池努奇博物馆揭幕的“中国芳香:古代中国的香文化”,以及将于下月中...
【雅昌快讯】张弘扬水墨展亮相原曲画廊:“寻味”展现年轻姿态
相关描述: 开幕式现场   “寻味——张弘扬水墨展”于3月16日下午原曲画廊揭幕,展览展出张弘扬水墨作品近50幅。   张弘扬又名小菩提,1988出生于苏州,2011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张弘扬曾在北京、上海、烟台举办个展,并多次参加群展,是水墨界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邵...
端庄典雅!张大千《高士赏梅图》
相关描述:  这幅张大千《高士赏梅图》,是吉林省博物馆于1960年在北京宝古斋购得的一件藏品。画面绘有两位高士,其中的一位右手拄杖左手持梅,另一位拱手而立,二人赏梅行吟。该幅画作的关键之笔在于人物之眼睛,正如顾恺之所言“四体妍媸,无关于神明,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眼睛是中国人物画的神明,是画家表现...
陆抑非獭祭成大家
相关描述:  陆抑非曾说:“我年轻时每逢作画,桌子总是堆满着画稿和素材。没有这些素材,没有这些生活的积累,我是画不出什么东西来的。这可以说我早年作画也是獭祭而成的。”陆抑非借用这成语强调的是素材的积累,任何创作都不可凭空得之。一是面向传统,一是面向自然,将两者有机结合,正是其后来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陈洪绶这幅《吟梅图》里已无功名壮志
相关描述: 陈洪绶《吟梅图》南京博物院藏   北京画院《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示了3件陈洪绶的作品,《听琴图》《策仗图》《吟梅图》,其中《吟梅图》藏于南京博物院,作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为其典型的晚年佳作。   陈洪绶(1598——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悔迟,诸...
白云红树 画佳境
相关描述:  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画坛,创立“武林画派”的蓝瑛犹如一座巍然屹立的奇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蓝瑛《白云红树图》   蓝瑛生活在杭州,是一位作品多又高寿的职业画家,字田叔,号石头陀、西湖研民、东郭老农等,兼工人物和花鸟画,以山水画的成就最为著名。蓝瑛的画,取宋元诸家之长,风格工细...
古版画的研究 唤醒遗忘的古籍
相关描述:  1月19日,在浙江美术馆围绕古版画的主题进行了“古版画的研究、展示与出版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的董捷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邵彦、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副教授李晓愚、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陈研、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翁连溪、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原主任宋...
张大千: 敦煌洗礼,承传得新
相关描述:   临摹五代水月观音图轴 张大千   本报记者 梁腾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艺术巨匠,在国内外都具有典型性与影响力。为全面呈现他的艺术成就,1月1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和荣宝斋联合主办的“张大千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张大千(1899—1983)出...
名画与假画
相关描述:  祝如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各大美术机构也将迎新年特展提上了日程。本周,就有不少美术馆和博物馆举办了迎新展。最为引人关注的是,1月25日中国美术馆三个新年展同时开幕,分别是“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花开盛世——中国美术馆藏花鸟画精品展”“笔墨当随时代——弘扬新金陵画派精...
“大千世界”里的民族艺术
相关描述:  他与齐白石并有“南张北齐”之誉,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他是张大千。1月16日至3月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国内收藏张大千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以及荣宝斋联合主办的“张大千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世纪名家系列展”中的重要项目,展...
水印版画的前世今生
相关描述: 班苓 晾 58×88cm 2004年 图片选自“中国水印版画大展”   我学版画以后才知道,版画是从印刷里面出来的,中国古代是没有版画这个概念的。“版画”是很晚从日本传进来的一个概念。我们总以为油画、版画是从欧洲传进来的,以为民国时期我们中国才有版画这个概念。但是实际上世界上的第一幅...
吴元奎:一位大隐于市的艺道高人
相关描述:  在认识吴元奎先生之前,我是先有缘见到了先生的画册。那时我对先生知之甚少,只是觉得画册中的作品线条连贯,笔力千钧。人物画多以细线勾勒,或匀直流畅,或曲折回环,很有陈洪绶与任伯年的笔意。而人物周围的山石树木,则以粗放的笔法写出,其线条则变得粗矿豪放,特别是在勾勒一些藤条萝蔓时,把古人的钉头...
川博“张大千艺术展”首进国家博物馆
相关描述:   “大千先生仙寿八十有五,从艺七十余载,仰天纵之才,尽毕生之功,踪迹先贤,遍游名山,熔铸古今,集先古画学之大成,施墨成画三万余帧。工笔写意均入妙境,山水、人物、花鸟皆富神采。其清丽俊逸之笔,纵情泼彩之韵,令中西雅士神往。”他的才情与勤勉、胆识与阅历皆非常人所能企及,正如徐悲鸿先生所誉...
五彩镂雕《西厢记》故事瓶赏析
相关描述:     江西省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中有一件十分珍贵的棒槌瓶(图1),器高49.6厘米,口径13.4厘米,底径11厘米。   瓷瓶形制较为高大奇特,整体上(口、颈、肩)圆下方,撇口,长束颈,形似喇叭。丰厚的圆肩只有狭窄的弧面延展,便硬折演变为长方腹。腹壁四面形如丰满的美人肩截面一般。...
于非闇:妙造自然
相关描述:   梅竹双鸠(国画) 155×95厘米 1957年  于非闇   于非闇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取得重要成就的画家。他的花鸟作品用笔刚柔相济,着色艳而不俗,形象刻画细致精微又极富生气。日前,“妙造自然——于非闇绘画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举行,全面梳理了于非闇的艺...
雕塑四十年——苍莽乡土与悲怆古风,论田世信的雕塑创作
相关描述:  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生涯中,艺术家田世信以桀骜的个性和骨子里的坚韧持续着他的人物雕塑。不论是近40年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还是风云变幻的艺术潮流,都始终没有动摇他在雕塑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中建立起来的尊严,更没有改变他对世人命运,特别是乡土人间的悲悯和关注。难以想象在他经久多年,如此巨大...
从石涛《西园雅集图》等手卷中看古代文人的雅集
相关描述:  随着上海博物馆馆藏宋徽宗赵佶《柳鸦芦雁图》卷的即将换展(展出至1月21日即本周日结束),手卷的书画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手卷形式的书画本身就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桌案上、袖口里用以把玩的文房雅物,再加之手卷里的内容大都是文人士大夫当时生活、雅集活动与理想意趣的再现。不言而喻,手卷的魅...
“张大千艺术展”亮相国博
相关描述:  本报讯  (记者程佳)1月1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和荣宝斋联合主办的“张大千艺术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等出席开幕式。   此次艺术展共计展出100余件(套)作品,分“集古得新”“临摹敦煌”“大风堂收藏”“...
【兆晖谈美术】时代人的笔墨决心——谈当代“新文人画现象”
相关描述: 范曾 无愁怨 镜心 设色纸本   从1988年的“南北方中国画展览”到“中国新文人画展”,“新文人画”现象二十余年来引发了艺术界对新时期水墨创作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讨论。这些画家在创作中大都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并将对西方美学的认知融入其中,这种在传统笔墨表现中介入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淡...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