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40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潜泉印泥创制者吴隐与《古今楹联汇刻》
相关描述:  杭州西泠印社作为“天下第一名社”,可谓家喻户晓,但作为印社四大创始人之一的吴隐却很少有人知道。热爱书画的文人墨客或许知道潜泉印泥,对这个印泥的创制者吴隐却未必了解。吴隐原名吴金培,字石潜,号潜泉,又号遁庵,1867年7月25日生于柯岩街道州山村,吴隐为山阴州山吴氏17世孙,在众多吴氏后...
西泠,杭州故事里的百年印社
相关描述: 四体书屏其一 吴昌硕   西泠印社有着“天下第一名社”的盛名,它一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缩影,社员中诸多成为近代文化艺术的旗帜人物,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今的印社已然成为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一张“金名片”。6月9日,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化创意...
潘祖荫旧藏《陈介祺等四家题跋金文集拓》亮相西泠拍卖2016春拍
相关描述:  2016年6月25日-27日,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将在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举行。届时,潘祖荫旧藏《陈介祺、吴儁等四家题跋金文集拓》将亮相拍场。此拍品可称京师、山左、南中金石圈学术研讨的成果之一,为张廷济、张庆荣、瞿世瑛、叶志诜、吴云、潘祖荫、吴式芬等名家藏器,出自吴儁、陈畯等名手所拓,拓工...
陈振濂:甲骨文传说背后的故事
相关描述:   大型涂朱牛骨刻辞(正面)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在中国古史研究中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正是在这一年,王懿荣在北京的药铺发现药材“龙骨”上有字符刻痕,遂认定它是早期文字,于是揭开了上古文字研究的新纪元;王懿荣也成为世纪三大发现(即甲骨文、竹木简、敦煌...
陈振濂浅谈“兰亭学”
相关描述:   丙申上巳,赴绍兴兰亭出席第32届兰亭书法节,又一次主持《兰亭论坛》。席间众专家探讨《兰亭序》与魏晋笔法诸问题,甚为热烈。其中又有专家提到30年前我的一篇论文中提到的“兰亭学”的新概念,据说几十年间在各种研讨会场合,引起了一番争论,许多学者表示不赞成《兰亭序》已经构成“学”的拙见。我...
西泠印社--中国金石篆刻艺术海外推广活动
相关描述:        “西泠印社——中国金石篆刻艺术海外推广活动”开幕式将于2016年5月10日上午10点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召开。   2015年11月,“西泠印社——中国金石篆刻艺术海外推广活动”从全国440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也是本年...
林籁泉韵 温文尔雅——观林尔先生印作有感
相关描述:  林尔先生给我发来一批印作,邀我对其印作进行批评,好像我们搞评论的就是毒舌,就是以批评别人为乐事,让我多少觉得有点尴尬。我和林尔先生说,我对篆刻基本上就是门外汉,自谦说一窍不通有点虚、伪、假,但实际情况是对篆刻不求甚解。但林尔先生执意要说说上几句,而且要听一点真实的声音,让我有点无所适从...
陆一飞:春华秋实集序
相关描述:  春华秋实集序   殊胜的因缘,三年前在为陈振濂老师北京书法大展的忙碌中认识了杭州市人大的领导们,陈老师“意义追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空前成功,陈老师的书法魅力进一步感染了他在市人大的同事们。   回到杭州后,顾树森主任即委托邵雅萍主任来找我,打算组织一个市人大领导们的书法研习班。在陈...
陈振濂谈:题跋之冠黄庭坚
相关描述: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苏轼有《黄州寒食诗》,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是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最精彩的传世绝品之一。在宋代、在苏书中公认第一。过去,许多研究苏轼书法的文章汗牛充栋,《黄州寒食诗》当然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尤其是它出于东坡遭难时,更是一博后...
陈振濂谈题跋之冠黄庭坚
相关描述:  苏轼有《黄州寒食诗》,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是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最精彩的传世绝品之一。在宋代、在苏书中公认第一。过去,许多研究苏轼书法的文章汗牛充栋,《黄州寒食诗》当然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尤其是它出于东坡遭难时,更是一博后人同情之意。此诗是苏轼在神宗元丰三年因讥...
陈振濂谈孙位《高逸图》与承名世先生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藏历代人物画中,孙位《高逸图》可谓首屈一指。20多岁时赴上博观看展览,那大概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馆藏展,看到了许多顶级的书画珍品。印象很深的如怀素《苦笋帖》、苏轼、黄庭坚、米芾的法书与五代(传)徐熙《雪竹图》、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等等,孙位《高逸图》长卷,也是我非常仰慕...
中央美术学院翟欣建教授首届素描高研班启动仪式暨中俄教师素描展
相关描述:  由美术报和北京海国图志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创办的中央美术学院翟欣建教授首届素描高研班启动仪式暨教师作品展于2015年12月27日下午3:00在中国爱德艺术院正式启幕!   爱德艺术院是在已故的丁光训主教直接关怀下成立的艺术团体。现场展出了翟欣建、于明、徐芒耀、钟剑秋等高研班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书法篆刻艺委会
相关描述:  12月19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浙江大学举行。陈振濂受聘为第一届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曾来德、朱培尔、朱以撒受聘为副主任。   由浙江大学联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滨江区共同打造的“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也于当日正式揭牌;汇集近15年来书法篆刻艺术领域评论的...
墨道心原
相关描述: 书法家郭旭华、著名画家吴东奋 书法家郭旭华   1948年生于福建福州,原供职于福建省教育厅。现为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书法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杏雨楼艺术馆馆长。   自幼喜好书法,勤于研习,就学期间曾多次获得各级书法比赛奖项;1991年,得著名金石书法家潘主兰...
【雅昌快讯】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会集中探讨大型书画著录《石渠宝笈》
相关描述: 研讨会现场   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宫博物院于9月8日推出“石渠宝笈特展”,分批展出近300件珍贵书画藏品与公众见面,展览分为“典藏篇”和“编纂篇”两个部分,分别在武英殿和延禧宫同时展出。   为配合展览的学术性,故宫博物院于9月17—18日举办《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
韩国批评家批中国字画名家
相关描述:  (摘要:韩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眼中的中国书画名家是咋样的?听听韩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与美术评论家金兑庭先生对吴冠中、黄永玉、刘大为、朱新建、龙瑞、李津、李孝萱、田黎明、周京新、范扬、王镛、梅墨生、陈家冷等中国字画名家的见解。)   金兑庭先生是韩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与美术评论家,他也是中国艺...
陈振濂谈御题被刮之“谜”
相关描述:  曾从许多鉴定名家如谢稚柳、徐邦达、杨仁凯等的著作中了解古书画鉴定须注意刮、割、挖、擦等作伪现象,真可作伪,伪能成真。近日翻阅故宫朱家溍先生著《故宫藏美》,对其中所述《法书大观》的“御题被刮”现象引起了关注。   清宫旧藏,无不以有皇帝的御题为荣。因为这是拥有合法身份的标志。皇帝在宫内...
陈振濂谈御题被刮之“谜”
相关描述: 欧阳询《张翰思鲈帖》   曾从许多鉴定名家如谢稚柳、徐邦达、杨仁凯等的著作中了解古书画鉴定须注意刮、割、挖、擦等作伪现象,真可作伪,伪能成真。近日翻阅故宫朱家溍先生著《故宫藏美》,对其中所述《法书大观》的“御题被刮”现象引起了关注。   清宫旧藏,无不以有皇帝的御题为荣。因为这...
陈振濂发起“蒲公英计划”书法培训公益活动
相关描述: 观众们在观看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培训三年成果展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的实用性正在逐渐消解,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与书法家,开始对中国汉字书写教育的弱化感到焦虑。书法家陈振濂说:“现在的孩子是通过键盘拼汉字,而不是通过笔顺写汉字。再过两代人,中国人就可能失去...
沈乐平:笔墨文心 别出心裁
相关描述: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沈乐平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再观其字,亦如其人,劲健、飘逸、清奇,可谓书人合一。同为书家也是其同事的方波博士说,“对不熟悉沈乐平的人来说,观其作品即如观其人,其书乃其人之写照,其人乃其书之本真。”   人物名片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