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3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陈振濂谈题跋之冠黄庭坚
相关描述:  苏轼有《黄州寒食诗》,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是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最精彩的传世绝品之一。在宋代、在苏书中公认第一。过去,许多研究苏轼书法的文章汗牛充栋,《黄州寒食诗》当然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尤其是它出于东坡遭难时,更是一博后人同情之意。此诗是苏轼在神宗元丰三年因讥...
陈振濂谈孙位《高逸图》与承名世先生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藏历代人物画中,孙位《高逸图》可谓首屈一指。20多岁时赴上博观看展览,那大概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馆藏展,看到了许多顶级的书画珍品。印象很深的如怀素《苦笋帖》、苏轼、黄庭坚、米芾的法书与五代(传)徐熙《雪竹图》、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等等,孙位《高逸图》长卷,也是我非常仰慕...
中央美术学院翟欣建教授首届素描高研班启动仪式暨中俄教师素描展
相关描述:  由美术报和北京海国图志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创办的中央美术学院翟欣建教授首届素描高研班启动仪式暨教师作品展于2015年12月27日下午3:00在中国爱德艺术院正式启幕!   爱德艺术院是在已故的丁光训主教直接关怀下成立的艺术团体。现场展出了翟欣建、于明、徐芒耀、钟剑秋等高研班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书法篆刻艺委会
相关描述:  12月19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浙江大学举行。陈振濂受聘为第一届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曾来德、朱培尔、朱以撒受聘为副主任。   由浙江大学联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滨江区共同打造的“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也于当日正式揭牌;汇集近15年来书法篆刻艺术领域评论的...
墨道心原
相关描述: 书法家郭旭华、著名画家吴东奋 书法家郭旭华   1948年生于福建福州,原供职于福建省教育厅。现为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书法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杏雨楼艺术馆馆长。   自幼喜好书法,勤于研习,就学期间曾多次获得各级书法比赛奖项;1991年,得著名金石书法家潘主兰...
【雅昌快讯】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会集中探讨大型书画著录《石渠宝笈》
相关描述: 研讨会现场   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宫博物院于9月8日推出“石渠宝笈特展”,分批展出近300件珍贵书画藏品与公众见面,展览分为“典藏篇”和“编纂篇”两个部分,分别在武英殿和延禧宫同时展出。   为配合展览的学术性,故宫博物院于9月17—18日举办《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
韩国批评家批中国字画名家
相关描述:  (摘要:韩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眼中的中国书画名家是咋样的?听听韩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与美术评论家金兑庭先生对吴冠中、黄永玉、刘大为、朱新建、龙瑞、李津、李孝萱、田黎明、周京新、范扬、王镛、梅墨生、陈家冷等中国字画名家的见解。)   金兑庭先生是韩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与美术评论家,他也是中国艺...
陈振濂谈御题被刮之“谜”
相关描述:  曾从许多鉴定名家如谢稚柳、徐邦达、杨仁凯等的著作中了解古书画鉴定须注意刮、割、挖、擦等作伪现象,真可作伪,伪能成真。近日翻阅故宫朱家溍先生著《故宫藏美》,对其中所述《法书大观》的“御题被刮”现象引起了关注。   清宫旧藏,无不以有皇帝的御题为荣。因为这是拥有合法身份的标志。皇帝在宫内...
陈振濂谈御题被刮之“谜”
相关描述: 欧阳询《张翰思鲈帖》   曾从许多鉴定名家如谢稚柳、徐邦达、杨仁凯等的著作中了解古书画鉴定须注意刮、割、挖、擦等作伪现象,真可作伪,伪能成真。近日翻阅故宫朱家溍先生著《故宫藏美》,对其中所述《法书大观》的“御题被刮”现象引起了关注。   清宫旧藏,无不以有皇帝的御题为荣。因为这...
陈振濂发起“蒲公英计划”书法培训公益活动
相关描述: 观众们在观看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培训三年成果展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的实用性正在逐渐消解,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与书法家,开始对中国汉字书写教育的弱化感到焦虑。书法家陈振濂说:“现在的孩子是通过键盘拼汉字,而不是通过笔顺写汉字。再过两代人,中国人就可能失去...
沈乐平:笔墨文心 别出心裁
相关描述: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沈乐平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再观其字,亦如其人,劲健、飘逸、清奇,可谓书人合一。同为书家也是其同事的方波博士说,“对不熟悉沈乐平的人来说,观其作品即如观其人,其书乃其人之写照,其人乃其书之本真。”   人物名片 ...
陈振濂谈“全形拓”道古
相关描述: 陈振濂谈 吴昌硕《鼎盛图》   中国古代金石碑帖史上,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这就是有一个短暂的横跨近两百年的“全形拓”时代。   关于“全形拓”,最早的文献记载,据说是嘉庆时的马起凤,但关于他的生平经历,除了知道他是浙江嘉兴人,字傅岩之外,其他都语焉不详。其次则是被阮元誉为“...
陈振濂:看书法收藏中体现的文人个性
相关描述:   赵之谦为一代艺宗,书画篆刻诗文都是多面手,技法全面,在当时无有匹敌者,又为海派绘画前驱和金石大家。与清末吴昌硕并驾齐驱。尤其在清代篆隶崛起的特殊年代,他的“说文篆”生动活泼,足可与吴昌硕的《石鼓文》双峰对峙。他的绘画则山水花鸟人物兼擅,形式感独步天下,远超同辈之上。吴让之是赵之谦的...
关于印坛巨擘赵叔孺先生
相关描述: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赵叔孺是一位全能型的贵族艺术家,也许他没有吴昌硕那样的显赫,但是一位可以不断让我们去开掘的书画篆刻鉴定大家。赵叔孺于艺事几乎无所不窥,从先秦至清末,淹博通达,而于篆刻用力最勤,成就最著。所作神凝气静,渊雅闳正,其成就开整饬一派,在当时与吴昌硕并称,同为近代...
关于印坛巨擘赵叔孺先生(组图)
相关描述:  原标题:关于印坛巨擘赵叔孺先生   书画篆刻鉴定家赵时棢(字叔孺,1874-1945)   赵叔孺临李公麟《马》   赵叔孺画作《绥山仙品》   赵叔孺书法   赵叔孺金石扇面   赵叔孺画作《年年大吉岁岁平安》   在我看来,赵叔孺是一位全能型的...
《中国书法报》第16期导读(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特刊)
相关描述:   头版·兰亭   “ 笔歌墨舞 礼赞春天 ” 2015年4月21日的绍兴,惠风和畅。来自四面八方的书法家、学者、各界书法同道近千人雅集于此,吟赏“兰亭”名胜之余,也共同见证了“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颁奖仪式以及兰亭论坛的庄严启幕。自2001年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立,迄今为止已...
参加并主讲兰亭论坛
相关描述:  4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展览活动期间,举行兰亭论坛 ——“王羲之的真相”。   论坛邀请到王玉池、杉村邦彦(日本)、王连起、祁小春、萩信雄(日本)等国内外王学专家,以实证性的研究方式,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围绕王羲之的生平与书法等有关话题展开学术性的演讲与探讨。同时,本...
书法从实用中退出
相关描述:  当书法从实用的功用中彻底地解放出来时,我们为之兴奋,认为书法作为审美的自觉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并将会拥有无限的可能。这一观点是有理由的,因为每一次书法艺术的进程,都与审美自觉有关,汉代赵壹《非草书》对书法家的批评,恰恰表现了书法家对书法审美的自觉,比如魏晋书法对书写本身的点画形质的考究,...
抽象画家汪京元40年的艺术变迁(2)
相关描述:  二、书法、国画时期   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从事美术教学后,学校因教学需要而开设了书法课,并将教学任务交给了他。对他来说,在此以前的经历中书法只是一种爱好而已,如今要教学培养学生,自己的一点点浅显知识和手头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在职业良心和敬业精神的驱使下,他四处借资料,买字贴,系统自修书...
黄宾虹的“武器”——文化美术事业
相关描述:  “今天的画家没有资格去评价黄宾虹的画”,资深黄宾虹研究者童中燾说。他也曾经谦虚的表达:“对于黄宾虹,我几乎不懂”。   黄宾虹身上带有太多思考,也充满疑问,他把最旺盛的情感投放到笔墨世界,秉持历史担当和使命精神,重新唤起我们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视。当他在1929年面临“革命”和“遗老”...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