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28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陆小曼曾经赠与胡适艺术照(图)
相关描述:   陆小曼 赠与胡适的艺术照   陆小曼给胡适送过一张玉照;莫言两岁不会说话、三岁方能行走,还走后门当临时工……这些名人的八卦,你知道吗?   记者昨日获悉,“中国近现代名人文献手迹珍品展”在觉如精舍开展,共展出名人书信和照片近百件。这场展览,有很多名人的手迹,有兴趣的市民去参观时...
鲁庵印泥的八十年历程
相关描述:由篆刻家、收藏家张鲁庵先生创制的“鲁庵印泥”,是一种专门使用在书画篆刻领域的高质量印泥,创制至今近八十年来,一直受到书画篆刻界人士的普遍欢迎。2008年3月,鲁庵印泥申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获通过。近日,我走进鲁庵印泥传承人符骥良先生的寓所,请他谈了谈鲁庵印泥这么多年来的相关情况...
刘礼宾:章燕紫新作对“骨法用笔”的多种感知
相关描述: 章燕紫新作   相对于以往作品的疏淡空蒙,章燕紫新近的作品尖利清新。减去几分轻歌曼舞的情愫,多了一些硬朗质感的人气。   她的这一转折基于两点变化。一是绘画题材的改变。她选择了与病痛相关的药丸、创可贴、手术器械等物品作为表现对象。正如章燕紫把这一系列作品(共36张)定名为《挂号》,...
袖珍印馆首辑近现代名家印谱五种
相关描述:  由上海收藏鉴赏家协会副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员袁慧敏主编的“袖珍印馆”近现代名家篆刻系列印谱,于2012年8月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第一期包括《陈巨来印举》、《王福庵印举》、《赵叔孺印举》、《唐醉石印举》、《黄士陵印举》共5册。袁慧敏、唐存才、张奕辰分别担任首辑各卷册的选编工作。上海书画出...
四方面人手鉴定印章的价值
相关描述:  如何鉴定印章的收藏价值?对于一枚印章来说,影响其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派人物印章作品   一些在篆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开派人物和具有代表性人物的篆刻作品,其价值往往要高于其他篆刻家的作品。如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以及新浙派代表人物王福庵,和有“元朱文第一”之称的...
影响印章价值的四个方面要因素盘点
相关描述:  1、开派人物印章作品   名家篆刻印章与书画同理,一些在篆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开派人物和具有代表性人物的篆刻作品,其价值往往要高于其他篆刻家的作品。如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以及新浙派代表人物王福庵,和有“元朱文第一”之称的陈巨来等人的作品,他们对篆刻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篆刻...
印章渐成收藏市场新宠 文化内涵应高于名人效应
相关描述: 凌士欣篆刻作品《鸟巢》   近年,伴随着书画收藏市场的成熟,收藏品类型的细分趋势明显,作为中华文化四绝之一的印章、篆刻,从“藏在深闺”渐成收藏新宠,市场表现夺人眼球。   有资料显示,2007年印章市场跌到最低点后,旋即一路攀升,当时两万元一方的印章,如今价格已经上摸20万元———...
收藏拍卖市场印章受追捧
相关描述:   印章收藏逐渐受到追捧   自古到今,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皆好印,尤喜欢收藏名人名印。自1995年国内出现首个印章专拍以来,印章交易日渐活跃。目前,市场对流传有绪并有出版著录的名人用印颇为追捧。田黄、鸡血、芙蓉等名贵珍稀印石也逐步由一级市场转入二级市场。     印章收...
“袖珍印馆”汇聚名家印谱
相关描述:  篆刻家袁慧敏主编“袖珍印馆”近现代名家篆刻系列印谱近日问世,第一期包括 《陈巨来印举》《王福庵印举》《赵叔孺印举》《唐醉石印举》《黄士陵印举》。   袁慧敏表示,自朵云轩首设“印谱拍卖专场”后,印谱日渐被视为一大艺术品门类为藏家所珍视,由于印制一套印谱对印刷工艺和用纸都极讲究,成本很...
篆刻市场今年春拍给力
相关描述:  今年拍卖场上,由中国嘉德领衔的“清宁-金石篆刻艺术”专场将篆刻市场重新启动,同时,在北方保利、匡时、南方朵云轩、西泠印社共同推动下,金石篆刻无疑将成为拍卖市场上的“黑马”。   篆刻市场今年春拍给力   如果说前两年的拍场上金石篆刻仍属星星之火的话,那么在今年春拍中,燎原之势已经完...
【2012春拍】西泠印社拍卖之海派精神与任伯年艺术
相关描述:  西泠拍卖地处海派艺术的发源地,与海派艺术有天然的亲缘性和熟识度。自首届拍卖会起就设有海派书画专场,历年来始终依循学术指导拍卖的理念,致力于发掘和传递海派艺术的文化精神。去年西泠春拍,任伯年《华祝三多图》以1.67亿元成交,创下海派书画的最高纪录及任伯年个人单件作品的成交纪录,重塑了海派...
郑逸梅藏画家书札四通
相关描述:  郑逸梅所撰艺文掌故,涉猎广博,饶有意趣,时或令人解颐,不能释卷,人皆比之《世说新语》、《幽梦录》,尤以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集史料性、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线索性于一体的《艺林散叶》享有盛名。郑逸梅受其经商的外祖父影响,一生喜藏书札,并曾写有《获札志喜》(郑逸梅《掌故小札》,巴蜀书...
上海中国画院展出“金石墨韵”
相关描述:  包括丰子恺、吴湖帆书法对联,来楚生、陈巨来、白蕉等现代书法篆刻作品的“金石墨韵”展正在上海中国画院对外展出,并将持续到4月20日。   上海中国画院的典藏作品一直是其工作和展览策划的重点。画院篆刻书法遗产丰厚,不但典藏历代名家作品,同时还拥有沈尹默、白蕉、钱瘦铁、来楚生、陈巨来等现代...
和书画共生的苏州装裱
相关描述: 唐伯虎临摹的《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从画家手中诞生的画作,要经过一道非常重要的技术关,才能保护面目、流传后世,这就是与书画作品共生共存的装裱技艺。这门技艺的最高境界是掌握修复破损书画的独门秘笈,而且还可以由此鉴定一张古代书画的真伪。   装裱技艺与书画艺术共同成长   北宋时...
吴湖帆:习古、藏古、敬古
相关描述:   图片由吴亦深提供   过去几年里,吴亦深先后撰写了《吴门吴氏藏画之渊源》、《只见万点梅花香》等诸多文章,他为吴湖帆建立纪念网站,整理并展示《梅景画笈》。如今,吴亦深成为吴湖帆及皋庑吴氏家族乃至江南收藏文化的研究者,并于去年12月作为收藏家代表受邀参加了“2011年中国艺术品高峰论...
我的曾祖吴湖帆:习古、藏古、敬古
相关描述:   过去几年里,吴亦深先后撰写了《吴门吴氏藏画之渊源》、《只见万点梅花香》等诸多文章,他为吴湖帆建立纪念网站,整理并展示《梅景画笈》。如今,吴亦深成为吴湖帆及皋庑吴氏家族乃至江南收藏文化的研究者,并于去年12月作为收藏家代表受邀参加了“2011年中国艺术品高峰论坛”。   2004年...
艳遇——张哲的细朱
相关描述:  犹如诗在艳遇之后而有了词一样,篆刻也在赵孟頫之后而有了“细朱”。人说,“词为艳科”,其实,在我看来,将细朱称为艳科似乎更合适。故此,我愿意向前人论词那样照猫画虎般地称“细朱”为“篆之艳科”。不仅如此,我还把张哲与细朱文的相遇以及他由此而来的创作称为“艳遇”。更进一步,我甚至以为,如果少...
嘉德秋拍近现代工艺美术表现亮眼
相关描述:   11月15日,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近现代工艺美术部分各专场完美落幕,四专场成交额高达1.95亿元,平均成交率超过85%。其中,“近现代陶瓷”专场总成交额6194万元,成交比率高达94%。有“青花大王”之称的王步精品之作“青花花鸟四方笔筒”以575万元位列全场最高。“紫泥春华—...
“大千世界——张大千艺术人生和艺术魅力”展览
相关描述:      相关视频链接:   “大千世界”展览专访潘剑平   “大千世界”展览专访王耀庭   “大千世界”展览专访尚辉   “大千世界”展览专访李永翘         “大千世界”展览专访郎绍君         “大千世界”展览专访张心瑞        “大千世界”展览专访...
“大千世界”展览专访郭小凌
相关描述:  2011年10月17日,“大千世界——张大千艺术人生和艺术魅力”展览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继十年前“张大千绘画艺术回顾展”之后,首都博物馆再一次竭力为观众提供回望那位虽离我们远去而又每日都在我们身边的大师的难得机会,在展出的作品中去领略属于大千的“大千世界”。   展览展出张大千...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