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14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讲堂3809期】高振宇:紫砂与陶瓷的审美——形体之美 用之美 意匠之美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高振宇:1964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市的陶瓷世家。1982年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紫砂壶传统工艺。1985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1990年赴日本留学,考入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工业工艺设计系陶瓷专业研究生院,1993年毕业,...
湖北宜城跑马堤墓地战国西汉墓出土部分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研究
相关描述:  湖北省宜城跑马堤墓地以西汉为主,也有部分战国墓。出有青铜器的23 个墓葬中,除了M1、M16、M43、M45 等4 个墓葬属于战国外(其中M45 的年代晚于前3 个墓葬),其余的都属于西汉。出土的铜器主要包括鼎、钫等容器,镜、炉等生活用具,刮刀等工具,剑、矛等兵器, 节约、马衔等车马器...
敖朝宗,六十年钻研青铜器修复制作
相关描述:   敖朝宗,“铅锡刻镂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青铜器文物修复与青铜工艺品制作专家。(摄影:田豆豆)   化铜炉下,炉火像一朵白莲花绽放,温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高。离炉火3米远,就能感觉到阵阵灼热。炉中,青铜碎片慢慢化为火红的铜水。   “可以浇铸了!”73岁的敖朝宗对两个儿子...
感非遗魅力 展三晋文脉
相关描述:    山西太谷秧歌(摄影:吴怡)   日前,“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山西行在太原启动,来自全国各地52家网络媒体的70余名采编人员在8天时间里分赴山西大同、平遥等地,集中了解了山西省内的非遗保护工作与传承发展情况,并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
青铜器或再当收藏界“老大”
相关描述:  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历来是世界公认的顶级艺术品。民国时期,能玩青铜器的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收藏家,如潘达于、叶公绰、李文卿、马长生等。那么,青铜器为何有如此魅力,它的市场前景如何,笔者作如下分析。   历史悠久形制多样   青铜器是用红铜、锡、铅的合金铸造而成,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青铜器或再当藏界“老大”
相关描述:   众所周知,中国青铜器历来是世界公认的顶级艺术品。民国时期,能玩青铜器的都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收藏家,如潘达于、叶公绰、李文卿、马长生等。那么,青铜器为何有如此魅力,它的市场前景如何,笔者作如下分析。   历史悠久形制多样   青铜器是用红铜、锡、铅的合金铸造而成,也是中国传统造型...
宝鸡青铜器,牛在哪儿?
相关描述: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经历了约1500年的历史。西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在殷商时代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分铸法、失蜡法等先进的工艺技术。     大克鼎   宝鸡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
西周青铜器上的“扬州风”
相关描述: 西周四凤铜盘   我国的青铜时代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为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这其中,尤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为上乘。铸造者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得器皿品质优良,经久耐用。加之造型庄重,...
来天博穿越地中海文明 意大利国宝级文物开特展
相关描述:     昨日获悉,“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特展将于6月6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幕。该展览汇集了意大利10余家博物馆的近400件藏品,包括大理石雕塑、青铜器、陶器、金银器等,多为意大利国宝级文物。   前7世纪到7世纪   昨日,展品已经基本布置完毕,来自意大利多家博物...
展现中国近20年考古成果 360件(套)藏品亮相首博
相关描述:  战国的漆木架鼓、商代的提梁铜壶、唐朝的三彩俑……360件(套)文物藏品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上集中亮相,许多文物是第一次离开故土,首次进京展示。   本次展览汇集了中国19个省(区、市)的49家考古所、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36...
王玉奇:青铜器的绽放
相关描述: 2017年洛杉矶艺博会中国展区王玉奇参展作品《青铜花觚》   王玉奇出身于河南禹州钧瓷世家,从小随父亲学习钧瓷制作技术和青铜器制作技术,与青铜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踏上青铜器之路开始,王玉奇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展示青铜器的博物馆、青铜器出土遗址和复制产地,他勤奋钻研有关青铜器的名著、图册...
用文物展现“美·好·中华”
相关描述: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将推出“美·好·中华——近20年考古成果展”,50个考古遗址出土的360组件文物将集中亮相,为观众展现物化在文物中的传统美学,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源。   5月8日,记者来到首博文物库房,参观了本次展出文物的现场点交。策展人冯好介绍,此次展出的文...
5.18当天 北京将有97家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
相关描述:  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地区将开展102项主题活动,其中包括47项展览、13项讲座、42项活动。据北京市文物局介绍,5月18日当天,北京将有97家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包括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覆盖整个北京城。   5月9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
5.18快到了,一份北京地区博物馆活动清单
相关描述:  5月9日上午,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此次活动以“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北京地区博物馆将开展102项主题活动,其中包括47项展览、13项讲座、42项活动。 ▲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北京市...
5.18当天北京将有97家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
相关描述: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于立霄)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地区将开展102项主题活动,其中包括47项展览、13项讲座、42项活动。据北京市文物局介绍,5月18日当天,北京将有97家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包括国有及非国有博物馆,覆盖整个北京城。   5月9日,由中国国...
首都博物馆用文物展现“美·好·中华”
相关描述: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将推出“美·好·中华——近20年考古成果展”,50个考古遗址出土的360组件文物将集中亮相,为观众展现物化在文物中的传统美学,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源。   5月8日,记者来到首博文物库房,参观了本次展出文物的现场点交。策展人冯好介绍,此次展出的文...
将创新融汇于传统 丽江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相关描述:   从民间来 到民间去   “我们去年将纳西童谣申报到市里,申请列入省级非遗传承保护项目。春节后传来好消息说,我们的申报成功了。”古城区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李广开心地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由于受汉文化的冲击,很多纳西族的年轻人已经不会讲纳西语、更不会唱纳西族的童谣了,纳西母语存在断...
深耕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
相关描述:  文化产业是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   发展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民、乐民、富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艺术品点亮2017纽约亚洲艺术周
相关描述: 南宋陈容《六龙图》卷(局部)   美国纽约时间3月9日至18日,纽约迎来了2017年亚洲艺术周。纽约亚洲艺术周主席拉克·梅森介绍,本届亚洲艺术周共有51家国际画廊和5家拍卖行加入,“强势参与的状态,明确了亚洲艺术周作为年度重点艺术盛会的稳固地位”。   据了解,纽约亚洲艺术周源自纽...
十二生肖青铜器全形拓全部面世
相关描述:   农历鸡年到了,青铜器修复鉴定专家、全形拓传承人贾文忠依例推出了“鸡年贺岁全形拓”,拓片上“鸡年大吉”四字为谢辰生先生所题。这件青铜器全形拓所选择的拓模对象,是四川三星堆出土的一件青铜鸡柱头,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贾文忠先生认为:“民间的‘生肖文化’起源于汉代,此前有关鸡造型的文物出土...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