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48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解读保利秋拍焦点拍品项元汴旧藏赵孟頫《心经》
相关描述:  “所蓄古今名迹甲天下”   在绚烂的中国书画鉴藏史上,明代嘉兴项元汴所藏书画无疑是占有崇高地位的,其私藏历代书画之精、之富独步天下,无人能望其项背。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以项元汴所藏书画,已经结构了以明晚时期为节点的完整的中国书画史。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居士、退密...
从写意画的难度看写生
相关描述:  写生,一方面是写物象的生机、生气和生意——要得栩栩如生之感;一方面是熟悉物象的物理关系,记忆形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常常被忽视的方面——训练我们的手。   中国画取材于自然,但不是纯客观描摹;而是讲究“师造化,发心源”,实现由物象到心象到艺术形象的转换。这是一个由眼至心至手的过程。...
叶康宁:明代藏家如何给《清明上河图》定价?
相关描述:  为书画定价殊不易也。米芾尝言:“书画不可论价。”(《画史》)但商定一个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又是进行交易的前提。   明嘉靖年间,王忬(1507—1560)所购《清明上河图》赝品的成交价,据田艺蘅(1524—?)说是“千二百金”(参见《留青日札》卷三十五),据李日华(1565—163...
今年必须款清发货!和赊销说“拜拜”
相关描述: 资讯发布:   ...
谈晟广:中国艺术史该回家了——方闻看新世纪以来美国的中国艺术史研究
相关描述: 2000年1月,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溪岸漫步——王季迁家藏中国绘画展”,方闻编著了该展的画册,详细介绍了王季迁所藏中国历代名画的背景和故事。   “中国艺术史该回家了”、“西方的中国艺术史在睡大觉”。这是旅美艺术史家方闻教授近年常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很显然,这是两句十分...
绘事札记——高茜
相关描述:  气味图像   我理解中的“图像”可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为我觉得“图像”的涵盖范围不仅仅是我们视觉上看到的,还有嗅觉上的,甚至是听觉上的。比如,小时候母亲用的檀香皂,那种檀香味一直让我挥之不去。   看过很多版本的《红楼梦》,闲暇时却还是会不断从书架上取出,攫取喜爱的片段再读,...
皇帝也造假字画:古字画伪作亦有真价值
相关描述:  自古至今,“真”与“假”的问题与字画交易形影相伴,业内人士疾呼“打假”,但并没有否定古代字画中精品伪作的艺术价值。   皇帝也造假字画   溯本求源,历史上许多皇帝最早推动了书画赝品的生产。   假字画,又称伪作或赝品,即非书画家本人实际创作,而被人谎称是其所作,署其姓名或采用其...
从“瞎子摸象”说中国画分科
相关描述:  有朋友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很像“瞎子摸象”。从学习、理解到感悟,人们都会有相同或不同的结论和收获。   中国画分科就是一例。   中国画分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科在当今被视同常识。这源自于宋以来文人画兴起,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创作和笔墨审美自成系统。到了1950年代,艺术为政治服...
周京新:徐惠泉的墨彩世界
相关描述:  当代画家如何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定位,这并非易事。面对混杂的信息和多元的诱惑,有志向的画家们都在寻找自己的突破口,力求冲出趋同的流行气场,以期望在“行风”横行的当下凸显自己的个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看似画家个人的命题,实质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发展的命题,也是整个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
《湖帆画跋》与鉴定方法 | 单国强
相关描述:  “吴老不厌其烦地考证,既是为了纠正以往文献著录的谬误,更是为了排除疑点,恢复作品本来面貌,在认定真迹同时,更增添其历史和艺术价值。”    吴湖帆  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鉴定家   吴湖帆是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鉴定家,尤其在鉴定方面开启了近现代书画鉴定的先河。2014...
文人画风行的元代:清气满乾坤
相关描述:  元代虽不足100年,却是名家辈出的时代,除少数专业画家服务于宫廷外,多为隐居不仕的文人画家和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文人画成为元代画坛的主流。这一时期更强调绘画作品的文学性和笔墨技巧,重视绘画中的书法趣味和诗、书、画的结合。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表现。赵孟頫、...
谁能永远占有藏品?唐太宗都没有“守”住《兰亭集序》
相关描述:  据传,唐太宗当年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特别喜欢,称之为国宝。贞观二十三年,太宗临终前对太子说:“我想把《兰亭集序》带走。”这一手迹作为陪葬品埋到了唐太宗的昭陵中了,但是后来昭陵被盗,真迹杳无音讯。不论这一传说是否具有真实性,有一点却没有争议:世上谁也不可能永久占有任何一件藏品。   ...
谁能永远占有藏品?唐太宗都没有守住《兰亭集序》
相关描述:  据传,唐太宗当年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特别喜欢,称之为国宝。贞观二十三年,太宗临终前对太子说:“我想把《兰亭集序》带走。”这一手迹作为陪葬品埋到了唐太宗的昭陵中了,但是后来昭陵被盗,真迹杳无音讯。不论这一传说是否具有真实性,有一点却没有争议:世上谁也不可能永久占有任何一件藏品。 ...
没骨画的起源——李魁正
相关描述: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 关于对“骨”的理解与认同 无外乎骨力、骨架、骨风…… 总之,它是构架 是支撑势与力的表征 它是画面结构的视觉中枢 董其昌 仿唐·杨生峒 关蒲雪图   没骨画,顾名思义,就是把骨隐没其皮肉之内。也就是说没骨画法在画面中不勾勒物象轮廓,直接以墨和色描绘(...
现在更多从经典处汲取力量 更多向内求取
相关描述:  张演钦个展日前在中山举办,谈及近年探索直言:   “我担心有人说某某的书法不行,而直接否定其国画成就。这可是严重的‘审美事故’。我也认为,书法对国画而言,仍具有重要价值,可惜,我本人于此的投入,依然不足。”   语录   ——张演钦   从城中村到CBD的毛坯房,张演钦办展总能...
胡石谈艺:学者型画家的艺术思考
相关描述:   胡石,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新文人画家。   题记:2017年4月10日,天朗气清,春和景明。我驱车去山东办事,途径胡石老师位于京郊的寓所,便停下来小坐聚谈。由于还要赶路,匆匆一叙,未及深谈,但近两个小时的聚聊,除闲说生活琐事外,胡老师谈文人画,谈笔墨,谈他的创作选择,展现了...
大象无形:评杨晓阳的“大写意”
相关描述:  创新是艺术最可贵的品质,杨晓阳的“大写意”理论与实践是朝此方向的尝试。   在中国艺术的脉络中,“写意”一词随时代与语境而变,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些含义的共通之处,即在于对形似的超越。   实际上,不独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中极少有哪种文化、哪个时代的艺术仅仅以外观的逼肖作为终极目标...
朱涛:传统是水墨当代性表现的源头活水
相关描述: 《一池老墨半卷书》68×46cm。   【青年艺术光芒】第14期   朱涛,字朴堂,号泓朴子,1971年生于广州,修学于华南文艺大学和广州美院国画系。现为自由画家。主要从事国画花鸟创作,个人风格卓著,画风幽怀高致、清逸雅致,兼擅山水、人物以及书法篆刻、瓷艺创作。   陌上花开...
中国画研究生的临摹、写生、创作教学(2010年10月修订)
相关描述:  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门类,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承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西方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在20世纪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画的教育方式也出现巨大变革,徐悲鸿、林风眠、潘大寿都提出过各自的主张,为中国画的教学做出过宝贵贡献。但如何传授中国画,如何在现代的教育体制中完善中国画...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相关描述:  自幼习画,不觉已四十余年,其间之艰辛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同龄人中我是比较幸运的,从本科到博士,接受了完整的高等美术教育。我的导师范保文先生、陈传席先生、阮荣春先生,他们在绘画技巧、创作观念、美术史研究方法及做学问的态度等方面都给予我极大影响,现在虽已毕业多年,但一直致力...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