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61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书画鉴定家苏庚春的学术之路
相关描述: 图1、1940年代,苏庚春一家摄于北京,右起:苏庚春、苏惕夫、苏庚春之妹、苏庚春之母、苏庚春之弟   苏庚春(1924-2001年)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他字更淳,河北深县人,1924年12月出生于北京的古玩世家,自小秉承家学,又博闻强识,从父亲苏永乾先生在北京琉...
朱万章:书画鉴定家苏庚春的学术之路
相关描述: 图1、1940年代,苏庚春一家摄于北京,右起:苏庚春、苏惕夫、苏庚春之妹、苏庚春之母、苏庚春之弟   苏庚春(1924-2001年)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他字更淳,河北深县人,1924年12月出生于北京的古玩世家,自小秉承家学,又博闻强识,从父亲苏永乾先生在北京琉...
最具影响的文化之谜:《兰亭集序》真迹的下落
相关描述:  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文化之谜,莫过于王羲之的书法真品《兰亭集序》的下落。《兰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如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后人临摹的《兰亭集序》(资料图)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
与君共守汉家文
相关描述:  朴东圭,生长于韩国的济州岛。   张智重,生长于中国的桃花源。   济州岛,临海,忽阳光明媚,忽惊涛骇浪。   桃花源,近湖,忽阴雨涟漪,忽柳月相闻。   地域、风俗,相差何其大哉!即便让富于想象力的庄子来设想,也很难把他们连在一起,然而一枝柔毫,不仅是他们相连,还使他们相知、...
揭秘《兰亭集序》真迹的下落
相关描述:   后人临摹的《兰亭集序》(资料图)   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文化之谜,莫过于王羲之的书法真品《兰亭集序》的下落。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溪畔,26人赋诗41首,并聚诗成集,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书写序文手稿...
纽约蘇富比:中国古代书画专拍斩获总额3131万美元
相关描述:   林风眠 侍女 设色纸本 镜框   2013年9月19日,纽约佳苏富比举行了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会,本场拍卖共计266件拍品,包括石涛、张大千、陈忠仁、苏轼、董其昌以及蓝瑛等艺术家的作品,收获总额3131万美元,其中最高价拍品当属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书法《功甫帖》,经过场内激烈竞价,最...
杨文骢的书画艺术及其作品真伪
相关描述: 明 杨文骢 山水兰石图册八开之二 23.2cm×16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明 杨文骢 山水兰石图册八开之一 23.2cm×16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杨文骢(1596—1646),字龙友,贵州人,流寓金陵(今南京)。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举人,多次会试不中。崇祯七年(16...
刘熙载的字体研究及其意义
相关描述:  刘熙载的《艺概•书概》是中国书法理论史中的重要著作,他在历史演变的大背景下,以时间为序,对各种字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辨章字体的源流,考定字体的名称,确定字体的外延,详述字体的演变规律,论证周详、严谨,结论清晰、简明。而他在研究的基础之上,第一次以动、静的审美标准将...
刘熙载的书法发展观
相关描述:  刘熙载的书论在对历代书家、书作和书法现象简捷允当的评论中,表现出了一种史学家的气度和眼光。他辨章字体的源流,揭示各个时代的书风特征,勾勒书家的传承脉络,总结书法艺术规律,令人感到他在探索书法艺术演变的奥秘。关于南北书派,他主张二者各有所长,南书温雅,北书雄健。同时,他认为二者也有相兼的...
从书法考证类文章看启功先生对书法史的研究
相关描述:  启功先生不仅仅是一位成就斐然的书法家,也是一位学术成果丰富的学问家。其20岁出头就师从著名学者陈垣先生,“获闻学术流别及考订之学”(《启功丛稿•论文卷•前言》),具有严谨的学术规范和深厚的学术功力。启功先生学术研究涉及范围较广,小学、诗文、古汉语等领域皆有成就,而于书画的考证之学也是其...
陈绶祥谈艺术教育 画画不是画东西
相关描述:   陈绶祥是桂林一大才子。他以文化的眼光介入绘画,尝试以“新文人画”的艺术实践寻找生命的奥秘、心灵的慰藉和当代文明的最终归宿。   陈先生讲话,常让听者如沐春风或如坐针毡。前不久,在“同方杯”桂林市首届少年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上,记者见到了他。   先学做人   在谈到青少年素质...
陈绶祥谈艺术教育
相关描述:     陈绶祥是桂林一大才子。他以文化的眼光介入绘画,尝试以“新文人画”的艺术实践寻找生命的奥秘、心灵的慰藉和当代文明的最终归宿。   陈先生讲话,常让听者如沐春风或如坐针毡。前不久,在“同方杯”桂林市首届少年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上,记者见到了他。   先学做人   在谈到青少年...
我读李学明
相关描述:  (关键词或写作提纲)   1、学明:“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2、童子:留着自己的影子   3、高士:留着爷爷的影子   4、仕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罗汉:弱水三千仅取一瓢饮其定力   6、钟馗:一种美好的人生希冀   7、大制作:“冠者五六人,童子六...
画境•诗意•线迹
相关描述:境的意向及其诗化   读陈孟昕的工笔人物画,往往能令人唤起一种家园的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我们在画面的阅读中所联想到的某种生活记忆、某种对超越于现实的澄明之境的向往,进而,这些意识,也能使我们沉醉于充实的图像所弥漫的古雅气息,并返回到那些绵长的诗情。   历来论画,都曾延续着“诗画一律...
师古求新尚意重韵
相关描述:     苏爱国作品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他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宏大精深,从殷商开始,经历了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韵、隋唐的鼎盛、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华,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第二册汉家威仪》代序
相关描述:  向来书论家无不重视八分,以为非此莫由增长书之体势。传《卫夫人笔阵图》云︰「凶险可畏如八分,郁拔纵横如古隶。」斯二体者,皆可于本书求之。又云︰「草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八分更有一波谓之草尾波」此即习见「也」字、「人」字诸字体。《笔阵图》又云︰「夫其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
中国书法字体的种类
相关描述:  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书体是和字体是密切相关的,书体是按字体的形状来创造的。有什么样的字体就有什么样的书体,但是书体是有选择的,是选择美的字体的字形作为书法的载体。有些书法爱好者不懂得这个道理...
元代书法介绍及主要作品介绍
相关描述:  自公元一二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至元顺帝北走塞外,凡十一帝,历九十余年,是为元代。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文宗天历初建奎章阁,专掌秘玩古物。元文宗常幸奎章阁欣赏法书名画,书法一度出现兴盛局面。赵孟頫,鲜于枢等名家,是这一时期书法的...
魏晋书法简介及主要作品介绍
相关描述: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
南北朝书法简介及主要作品介绍
相关描述:  晋至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对统一。这是北朝。晋室东迁至灭亡,从公元三一七年至公元四二零年,是南朝。   此时书法,也继承东晋的风气,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