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2633条信息
- 诚信拥抱艺术品市场的春天
- 相关描述: 画真伪鉴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千古难题。自古以来,作伪造假者手段层出不穷,日益高明,又有不少“人情世故”的因素纠缠其间,使得书画鉴定难上加难。只有少数人经过大量的鉴定实践积累,养成了敏锐的眼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能成为鉴定家。
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许多鉴定家只能依靠“望气”...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910/n997484.html
2018-09-10 15:41:55
- 【雅昌快讯】赵胥水墨新作《吉祥石》建福宫揭幕
-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9月5日上午,赵胥2018年水墨新作《吉祥石》北京故宫建福宫延春阁一层大厅正式揭幕亮相,并由故宫永久收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亚民与艺术家赵胥交流作品
赵胥与《吉祥石》合影
这件“吉祥石”的原型是2017年11月5日在建福宫新陈设的一尊灵璧石。...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905/n1021673.html
2018-09-05 19:57:18
- 辽宁省博物馆“散佚国宝”出道记
- 相关描述:
“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展厅内景
2004年底,位于沈阳市府广场的辽博“老馆”开馆,“一去北京不复还”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暂时回归,领衔“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特展”,标志着辽博终于有了现代化的书画展馆;2015年3月末“老馆”闭幕,“簪花仕女”带头惜别,这一别就是41个月,其间“...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905/n1021566.html
2018-09-05 09:13:55
- 【雅昌讲堂4193期】朱万章:书画鉴藏中的真伪辨——款识断代
-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齐白石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明清以来书画鉴藏与研究、美术评论等。
朱万章
导语:
鉴真与辨伪是书画收藏与美术史研究的基础,建立在真赝不清或赝品基础上的美术史研究与书画收藏,...
-
http://video.artron.net/20180904/n1016390.html
2018-09-04 08:21:48
- 【雅昌讲堂4191期】朱万章:书画的形制与时代判定
-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齐白石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明清以来书画鉴藏与研究、美术评论等。
朱万章
导语:
鉴真与辨伪是书画收藏与美术史研究的基础,建立在真赝不清或赝品基础上的美术史研究与书画收藏,...
-
http://video.artron.net/20180903/n1016389.html
2018-09-03 08:23:33
- 林则徐行书翰墨《欢喜缘》
- 相关描述: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栎社散人、瓶泉居士等。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科二甲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先后担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江苏、陕西按察使,湖北、河南布政使,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831/n1020693.html
2018-08-31 23:29:50
- 厦门博物馆让千年文物“说话” 塑造独特文化坐标
- 相关描述: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和文明象征。没有博物馆的城市是一个精神贫穷的城市。而浸淫文物界三十余年的张仲淳,这位国内博物馆界著名的专家,正是塑造厦门这座城市“精神家园”的重要角色。
近些年,他一直念兹在兹的是,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如何做有厦门特色的博物馆,让千年文物“有血有肉...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831/n1020640.html
2018-08-31 22:35:04
- 梁基永:通过古籍感受前人做学问的态度
- 相关描述: 去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梁基永仪清室藏明清稿钞珍本丛刊(全13 册)》正式面世,收入梁基永藏明清珍本图书三十六种。这套书在梁基永的客厅整齐地摆放着,在其他古旧书籍的映衬下,尤为耀目。这是梁基永藏书二十多年来的一部文化结晶。他的藏书“以广东地方文献与名家稿本校抄本为主要特色”,...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823/n1021062.html
2018-08-23 12:39:46
- 《八十七神仙卷》与徐悲鸿
- 相关描述: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充满传奇。国宝曾流落异国他乡,又险遭战火焚毁,后被贼人偷盗,最后它终于归属国家。
它的发现和传世,徐悲鸿先生功不可没。1936年,徐悲鸿在香港办画展时受到作家许地山的热情接待。经许地山介绍,徐悲鸿先生认识德国人马丁夫人。这位马丁夫人的父亲生...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810/n1016731.html
2018-08-10 10:29:33
- 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雅昌优质会员展区 火热招商
- 相关描述:
2018年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主办,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独家承办,博览会将于2018年11月8日开幕,11月9日至11月12日在保利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总面积达7000平米,设有文物精品展位110个。本届文物博览会期间将举办悠悠运河水,传承逾...
-
http://crc.artron.net/20180803/n1015655.html
2018-08-03 14:05:23
- 中国古代书画交易
- 相关描述: 中国的书画自汉魏后开始出现交易活动。有明确的交易价格记载始于隋朝。[1]隋朝的绘画价格记录有两条:一条是齐王杨柬以骏马40蹄、美锦50段,从贺若弼手中收购《周穆王八骏图》;另一条是长安兴福寺以百金雇画手蔡生绘寺内佛堂北壁。[2]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情形完全不同了,名家作品屡被求购之事...
-
http://news.artron.net/20180731/n1014499.html
2018-07-31 09:08:03
- 田旭中:中国古代书画交易
- 相关描述: 中国的书画自汉魏后开始出现交易活动。有明确的交易价格记载始于隋朝。[1]隋朝的绘画价格记录有两条:一条是齐王杨柬以骏马40蹄、美锦50段,从贺若弼手中收购《周穆王八骏图》;另一条是长安兴福寺以百金雇画手蔡生绘寺内佛堂北壁。[2]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情形完全不同了,名家作品屡被求购之事...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30/n1015573.html
2018-07-30 09:27:17
- 书画造假:千年难题仍难解
- 相关描述: 有人送一件青铜器去鉴宝,号称西周遗存,专家仔细鉴定后说,这哪里是什么西周的,明明是郑州的,而且是上周的,出自老周的,你是孙子小周吧?(必须申明,我对郑州和周姓没有丝毫不敬)
千万不要把这个段子视为一个笑话。
艺术品造假史,尤其是书画造假史恰如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所指出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30/n1013974.html
2018-07-30 09:03:11
- 拍卖场上还是有“漏”可捡
- 相关描述:
能在拍场上“捡到漏”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捡漏者”能发现别人都不知道的交易信息;二是由于具备专业技能,“捡漏者”具有别人包括卖家没有具备的文物艺术品鉴定与考证能力。
由于拍卖场是一种信息比较透明的交易场所,因此在拍卖场上仅凭信息不对称很难买到便宜货,而更多...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26/n1014838.html
2018-07-26 19:54:23
- 书画造假——一个千年难题仍难解
- 相关描述: 摘要:【本期话题】李鬼当道——书画市场造假现象解析 策划:李腾 颜培大 近期,遵义警方破获一起制贩假书画的团伙犯罪案件,引起艺术圈广泛关注。经查,涉案团伙分工明确,有人临仿字画印鉴,有人伪造收藏证书,还有人专以画商身份通过出售或送拍等方式将假书画推向市场,大肆牟利,俨然已形成制假的产...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25/n1013077.html
2018-07-25 14:27:56
- 拍场捡漏 是种什么体验?
- 相关描述: 能在拍场上“捡到漏”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捡漏者”能发现别人都不知道的交易信息;二是由于具备专业技能,“捡漏者”具有别人包括卖家没有具备的文物艺术品鉴定与考证能力。
由于拍卖场是一种信息比较透明的交易场所,因此在拍卖场上仅凭信息不对称很难买到便宜货,而更多靠的是专业技...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14/n1011501.html
2018-07-14 09:46:37
- 荣宝斋画院|首届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招生简章
- 相关描述:办学缘起
盛世兴藏,知古通今。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全面繁荣的今天,艺术品已成为艺术收藏家和投资者格外关注的热点,它不仅是厅堂布置、彰显品味的首选,也是资产配置、传诸子孙的必备选项。
收藏与投资不仅要有文化情怀,更需要鉴赏知识的积累和价值判断眼光。传统书画艺术品则在中国艺术品...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13/n1011384.html
2018-07-13 12:44:14
- 【雅昌专栏】季涛:拍卖场上还是有“漏”可捡
- 相关描述: 在艺术品市场上买到便宜货俗称“捡漏”。能够在拍卖场上“捡到漏”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捡漏者”能发现别人都不知道的交易信息;二是由于具备专业技能,“捡漏者”具有别人,包括卖家没有具备的文物艺术品鉴定与考证能力。
由于拍卖场是一种信息比较透明的交易场所,因此在拍卖场上...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25/n1007965.html
2018-06-25 08:56:30
- 不管原作出自哪里 首要先看笔墨风格
- 相关描述: “刘墉用浓墨,王文治用淡墨……”
故宫博物馆书画部研究员杨丹霞支招书画鉴定:
在日前华艺国际2018春季拍卖会的预展上,故宫博物馆书画部研究员杨丹霞以“明清名家书画作品赏析”为题开了一个专题讲座,杨丹霞依然保持她“敢说敢言”的说话风格,精彩地梳理了明清书画的特点,其中,她对...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605/n1005514.html
2018-06-05 23:55:18
- 孟宪钧:民国以来藏书家刻书举隅之吴兴三家
- 相关描述: 说起民国间的藏书家刻书,不能不谈到吴兴三大藏书家——张钧衡、蒋汝藻和刘承干。
浙江吴兴,邻近太湖,是著名的渔米之乡。这里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有不可胜数的文学家、艺术家、藏书家诞生于这里。民国初年,这里先后崛起了张氏“适园”,蒋氏“传书楼”,刘氏“嘉业堂”三位著名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80531/n1004904.html
2018-05-31 22: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