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146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收藏中国古代书画掌握十要诀
相关描述: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发展和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被买家逐步认同,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宋黄庭坚《砥柱铭》拍出4.3亿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图》拍出4.02亿元,王羲之摹本《平安帖》拍出3.08亿元,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拍出1.69亿元...
朵云轩2014春拍呈现金农十二开册页《花果册》
相关描述:
朵云轩2014春拍呈现金农十二开册页《花果册》
相关描述:  万众瞩目的朵云轩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14年6月27-29日在上海四季酒店隆重举槌。前两日预展。   金农被公认为扬州八怪之首。金氏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布衣终老。早年曾入名儒何焯门下,好遊历,卒无所遇而归。...
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十要诀
相关描述: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发展和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被买家逐步认同,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宋黄庭坚《砥柱铭》拍出4.3亿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图》拍出4.02亿元,王羲之摹本《平安帖》拍出3.08亿元,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拍出1.69...
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十要诀
相关描述:   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十要诀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发展和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被买家逐步认同,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宋黄庭坚《砥柱铭》拍出4.3亿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图》拍出4.02亿元,王羲之摹本《平安帖》拍出3.08亿元,明吴...
丁茂鲁:低调而有腔调的艺术家
相关描述: 丁茂鲁   人物名片   丁茂鲁:1936年2月生于上海,西泠五老之一。室名可意斋,擅长书法、篆刻、国画写意人物 。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科并留校任教,主攻写意人物画,兼习书法、篆刻,学书曾得诸乐三先生指导,学吴昌硕一派,兼取杨凝式、黄道周诸家,用笔凝练苍劲,...
齐白石《春柳图》亮相九歌春拍
相关描述: 齐白石 春柳图 纸本设色 立轴 143cmx43cm   预展时间:2014年6月10日—12日   拍卖时间:2014年6月13日—14日   展拍地点: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   北京九歌2014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于6月10—14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举槌。此次拍卖涵...
藏养紫砂平常心
相关描述:  我当年为了能把茶喝得讲究、喝出品位,用上了紫砂壶。而现在,茶喝得乱七八糟,却越来越关注与茶相关的一切紫砂器皿。有此一辙,我跟紫砂壶的这份缘,颇有点滑稽。于是歪诗两句,聊以自嘲:“曾经红袍难济水,除却紫砂不烹茶。”   藏项:紫砂壶   资深藏家 蓝予   我的紫砂之旅缘于上世纪九...
由画家书法到画家卖字
相关描述:  杨宇全   眼下书画圈内有“画家字”和“文人字”之说,持此说者 言之凿凿,并旁征博引,举例证明它们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反对此说者认为书法就是书法,不要搞一些新名堂,人为地分什么“画家书法”、“文人书法”或 者是什么“将军书法”、“企业家书法”,如此玩弄花样,只能混淆书法艺术的本质...
文人葫芦画的收藏
相关描述:  文人葫芦画近年来在书画收藏中受到追捧。历代文人画家中,葫芦画层出不穷。从宋代的李公麟、李嵩、明代的吴伟、清代的金农、罗聘、晚清的吴昌硕、近代的齐白石及现代的唐云、陈大羽、丁衍庸、冯其庸及当代学者画家朱万章等,在其笔下,葫芦的各类形态均活灵活现展露出来。   因葫芦不仅因其肚大口小而成...
冯大鹏简介
相关描述:  冯大鹏,字大鸟,号半屋。1975年出生于吉林省伊通县,现居北京。广告人,自由艺术家,自由撰稿人。   以大鸟之名,从事广告行业15年。   就职北京麦肯-光明,任JWT创意总监,2007-2008中国十大创意总监。   13年告别广告,书画为业,以半屋为号。   着力中国传...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成大师有何借鉴?
相关描述:  今年是齐白石诞辰150周年,北京画院美术馆、澳门艺博馆分别举办了齐白石作品大展,让观众从中得到不少收获。   大家也知道,二十世纪公认的艺术三大师非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莫属。为什么是他们三人?评论界多有理由, 而喜欢找规律的我则发现,吴、齐、黄三人多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处似乎太平常...
由“画家书法”说到“画家卖字”
相关描述:  眼下书画圈内有“画家字”和“文人字”之说,持此说者言之凿凿,并旁征博引,举例证明它们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反对此说者认为书法就是书法,不要搞一些新名堂,人为地分什么“画家书法”、“文人书法”或者是什么“将军书法”、“企业家书法”,如此玩弄花样,只能混淆书法艺术的本质概念,乃至降低书法...
曼生对联 老药珍藏
相关描述:  作为海派书画大家,唐云先生在绘画之余更钟爱收藏紫砂壶,有“壶藏第一人”之称。唐云先生曾经就藏有八把“曼生壶”,为此其特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八壶精舍”以兹纪念。这里的“曼生”指的就是生活在清代乾嘉时期的艺坛名家陈鸿寿。在今年上海工美春拍中,就有一对唐云先生旧藏的陈鸿寿的楹联。   陈鸿...
曼生对联 老药珍藏(图)
相关描述:   作为海派书画大家,唐云先生在绘画之余更钟爱收藏紫砂壶,有“壶藏第一人”之称。唐云先生曾经就藏有八把“曼生壶”,为此其特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八壶精舍”以兹纪念。这里的“曼生”指的就是生活在清代乾嘉时期的艺坛名家陈鸿寿。在今年上海工美春拍中,就有一对唐云先生旧藏的陈鸿寿的楹联。   ...
书画的润格(图)
相关描述: 落霞孤鹜图 明 唐寅   毛笔的使用,决定了这种书写工具在使用之前先要润笔,即用水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才容易吸收墨汁。隋人有叫郑译的,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遭贬以后,文帝念旧欲招他回朝,即令人草拟诏书恢复郑译爵位。丞相高颎戏谓译曰:“笔干。”郑译则答曰:“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文帝闻...
何光锐:“面目”
相关描述:  以何种面目示人,可能是最让古今中外艺术家们“纠结”的问题了。   为艺而能成“家”者,自然要有属于自己的面目。一部艺术史,实际上就是由一张张不同的“面目”组成的。   对待“面目”问题的态度,可以看出东西方艺术的不同趣向。西方艺术强调个性与创造,求新求变乃其核心意识。英国人艾略特说...
翁志飞:读帖与临摹
相关描述:   学习书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读帖和临摹,通过读帖和临摹,了解和体会古人用笔用墨的技巧,体会古人结字的个性特征以及对行气、章法的处理,以形取神,体悟古人由技法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引发出自我的真性情,施之于创作,成就有个性有新意之作品。书法的学习不外乎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第一步极...
五一:天津博物馆免费开放“扬州八怪”书画展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了解到天津博物馆将于5月1日隆重推出《见“怪”非怪——馆藏“扬州画派”精品展》原创大展,展期10个月,免费向市民开放。   位于运河枢纽的古城扬州,本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清代中期又缘盐业的繁盛,一跃而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都市,许多画家被吸引来此地卖画谋生。“扬州八怪”是清朝康...
点螺楠木雕漆砂砚(组图)
相关描述: 始于汉、盛于清、几度失传的漆砂砚   漆砂砚,是以一种轻细金刚砂调和适度的色漆髹涂于木制砚上而制成的砚。漆砂砚的历史起源很早,传西汉时,扬州已有生产。1985年2月,邗江县甘泉乡姚庄出土的漆器中便有一件漆砂砚。其后,漆砂砚在历史上的发展并无太多记述,宋朝后曾失传。在清人顾千里所作...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