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222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叶康宁:明代藏家如何给《清明上河图》定价?
相关描述:  为书画定价殊不易也。米芾尝言:“书画不可论价。”(《画史》)但商定一个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又是进行交易的前提。   明嘉靖年间,王忬(1507—1560)所购《清明上河图》赝品的成交价,据田艺蘅(1524—?)说是“千二百金”(参见《留青日札》卷三十五),据李日华(1565—163...
叶浓青绿山水画的文化格局
相关描述:  最早对叶浓的印象是他作为《笔墨纸砚》杂志总编辑,为刊物的生长空间忙碌着;其后知其醉心于翰墨,在书法领域是一个致力狂草的人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再后又知道醉心于中国画,为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学员。于是便平添了几分亲切感。等到看了叶浓的作品,感到他的确在绘画与文化互动上颇有心得,值...
传统的力量——有感于戚学慧艺术
相关描述:  传统一词常常被挂在嘴边,被图解在表面,被模式化而定格于样式。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源,是流,是生生不息的吐故纳新。它像奔腾之水依河床滚滚向前终归人类文化的大海。因此,传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无数闪光浪花之接续,是创新而组成的生命链。作为艺术家个体,一方面要深入传统,沉潜其间;一...
修筠斋谈竹文三则
相关描述:一   其身与竹化 无穷出清新 以竹入画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后汉,而一般说来,竹画成为独立画科并出现专门画竹的名家,则始于唐代。萧悦是唐代的画竹圣手,他的竹画以双钧敷色法为之,崇尚自然真实之感,被白居易称赞为“丹青以来唯一人”。五代时,西蜀的李夫人用笔就窗纸摹写月夜竹影,开创墨竹画一派,...
高奇峰《松猿图》赏析:画海横舟 劈波至勇
相关描述: 高奇峰 松猿图 纸本设色 1917年 134.5×65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奇峰(1889-1933年)与高剑父为胞兄弟。他原名嵡,字奇峰,早年自署“飞瀑”,有印曰“飞瀑写生”,广东番禺员岗乡人,为高剑父五弟。他早年和其兄一起留学日本,跟随日本画家田中赖璋习画。后来寓居上海,与...
书法究竟学什么,怎么学?
相关描述:  当书法变成专业化各种教学和不同的观点都在冲突在保守与创新的环节实际演变成了以继承传统和以创新的方式继承传统之间的争夺战然而究竟学什么,怎么学,要比一味埋头苦练更值得关注   ·······   谈书法自学与教学中的两大陷阱   当前我国的书法人口相当多,中国书协会员近万,省级会员...
至心一处,掌握“笔墨”精髓
相关描述: 戚学慧作品   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掌握“笔墨”的精髓,理解“笔墨”的内涵,是中国绘画创作的核心所在。如果认为学习传统是保守的、固步自封的,这种认识是不够深刻的。数十年来,笔者坚持向传统学习,一方面从中汲取了营养,另一方面也逐渐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道路,掌握了属于自己的绘画...
仄炯的世界
相关描述:  仄,狭窄逼仄;炯,明亮的样子。父母替他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否期望儿子哪怕身处逼仄之境,也要洞悉古今而光前耀后? 邵仄炯   忘了是在怎样的场合遇见邵仄炯和他的书画作品,却记得首先是那几排密麻麻题钤画边的文字磁铁般吸引了我的目光,许久不见这般古雅清俊的行楷小字了!我贴近了细细赏读...
【雅昌讲堂3298期】尹吉男:对材质的再思考——跟着文人士大夫的趣味看陶瓷及当代艺术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尹吉男:著名艺术史学者,当代艺术评论家,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他在考古、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方面均有所成就,他的代表作有《独自叩门》、《后娘主义》等。 尹吉男   导语:   4月23日,“对材质的再思考:陶瓷...
士的流风:陈孝宁的书法观念及其实践
相关描述:  一   陈孝宁先生是我的老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二十多年间从未中断过联系,我的成长每一步都受惠于先生的教益,不过,先生是学者?是书法家?对我而言却并不那么清晰。尽管先生一直以书法家身份为世人称许,我却总以为先生的学者气质更多一些。一方面,先生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南诏社会、滇东...
说金农的书画语言
相关描述:  多年前,郑板桥这样评价自己的朋友金农:杭州只有金农好。   时间的过滤往往公正不倚。出生在杭州的金农被贴上“扬州八怪”之首的标签,这一标签的意义就是,直到如今,人们依然会认为,金农以神奇的方式,超越了他的时代和文化,他的价值无法低估。一如他毕生有金石之好,这种对永恒的追求,同时铸造了...
中国画创作谈
相关描述: 仿古山水册之一(国画) 明 董其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唐代张頫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实在是中国画的真谛。主客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向外师法自然造化,向内探得心源。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也对此有所继承。中国文化讲道器不二,庄子曾说“道在瓦甓,道在尿溺”,话虽不...
藏书与贩书 孰先孰后?
相关描述:  徐家汇藏书楼由南北两幢砖木结构楼房组成,四层的南楼又称神甫楼,始建于1867年,曾是耶稣会士饮食起居之所。当年耶稣会士为了在上海传播西方新文化而盖起了藏书楼,收集了无数西文典籍、中国地方志,以及近代以来的诸多珍贵报纸。   每个去过徐家汇藏书楼的人,都可以在铺天盖地的图书里享受到空气...
陈永怡:写意的核心
相关描述:  高居翰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写意——中国晚期绘画衰落的原因之一》,他说:“人们的观念中起码普遍地认为,写意是应该受到尊崇并追求的一种绘画特性,无人对此提出挑战。我想提出一种相反的看法:基于采用相对粗疏、率意的笔法制作简单化绘画这一最广泛的意义,写意手法的普遍使用,是清初之后中国...
2017京城春拍5件亿元书画领衔
相关描述:  随着国内拍卖三大巨头嘉德、保利、匡时春拍落下帷幕,2017年国内第一轮春拍暂告一段落。从成交来看,嘉德2017春拍29.4亿元,相比2016秋拍22.93亿元增加28%;保利2017春拍24亿元,比2016秋拍的28.3亿元减少15%;匡时2017春拍13.3亿元,比2016匡时十周年...
梁实秋:在从前,写字是一件大事
相关描述: 米芾草书作品赏析《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   在从前,写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体系当中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从描红模子的横平竖直,到写墨卷的黑大圆光,中间不知有多大艰苦。记得小时候写字,老师冷不防的从你脑后把你的毛笔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这证明你执笔不坚,是要受惩罚的。 ...
这一次,作家用书画来表达世界
相关描述:   展览:梦笔生花——当代语境中的文人艺术   时间:2017年6月25日—7月12日   地点:今日美术馆  3号馆   中国传统的文人群体,也可以称为士大夫,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也慢慢地消散了。现在的“文人”,特别是“文人画家”是否存在,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对于万物苍...
台静农、启功、王静芝、陈其铨四老墨缘
相关描述: 启功1986年作《墨竹》   台静农1987年作书法中堂   陈其铨1983年作《篆书六言联》    王静芝《坐看云起·行书临松雪真迹》   台静农、启功、王静芝、陈其铨四位前辈的书法展在台北、台中举行之后,近期又在北京展出。这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四老中的台静农...
郑板桥《华封三祝》:写来三祝乃三竹画出华封是两峰
相关描述: 郑板桥《华封三祝图》,国家博物馆藏   郑板桥《华封三祝图》,天津博物馆藏   古人以“华封三祝”祝愿人富贵、长寿和多男子。清代以来,书画家们因稻粱谋而创作了不少具吉祥寓意的“华封三祝”图。郑板桥对这一主题的绘画也保持着持久的热度,其中除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上...
大幅六两,小幅二两,从郑板桥的一则润格谈起
相关描述:  尝谓“写字作画是乐事亦是俗事,士大夫不能立功天地,安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的郑燮曾堂而皇之地自书润格曰: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赠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