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221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杜氏草堂竹谱》正式出版
相关描述:  日前,当代墨竹画家杜振迎所著《杜氏草堂竹谱》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杜振迎,一九四八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王许庄人,擅画墨竹,宗法板桥。自建杜氏草堂书画院,号板桥门下,草堂主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习画墨竹,直追元明,尤喜板桥墨竹,至今研习板桥竹画法四十余...
独从淡简写妖娆 阿堵传神数瘿瓢 ——读黄慎《仕女图》册
相关描述: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八十四岁高龄的福建宁化人黄慎卒于县城本宅。(1)他曾两次寓居扬州,约有十七年的时间在扬州度过,(2)扬州成为了黄慎的“第二故乡”,是其真正意义上的“福地”。   从雍正二年甲辰(1724)夏,三十八岁的黄慎来到扬州,到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春,黄慎携...
画家书的成功典型 ——李鱓书法略说
相关描述:  “扬州八怪”之一的懊道人李鱓(1686-1762)出身于江苏兴化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经历与同列“扬州八怪”金榜的同乡郑板桥(1693-1765)颇为相象,均为举人出身而担任过七品芝麻官,后又集居扬州以卖画为业。当然,更为相同的是,两人都擅长写意花鸟画,且颇受时人青睐。   虽然,李鱓、...
郑板桥美学思想
相关描述: 板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书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他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其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文论、画论和书论之中。 竹石图 一、以造物为师     ——美的创造源泉 清一代,以四王为首的娄东派、虞山派,他们的创作严重脱离生活,主张“以古人为...
李亚:当代值得收藏的艺术家
相关描述:   李亚,1977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晋州市,现居北京。别署二石精舍、鹤庐。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结业于清华大学首届霍春阳传统绘画研究室。国画主攻花鸟、人物,书法擅长篆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兼助教、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理事、中国画学会河北分...
传统楹联审美趣味
相关描述: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诗就记载了贴春联的民俗。相传可远溯到轩辕黄帝。   对联,又称“对子”、“楹联”、“楹帖”、或称“联语”,以上下两联相对而得名。在桃符上题写对偶联语,据宋人笔记上记载,始于五代后蜀。“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被...
中国画论:从似到意
相关描述:  美国著名汉学家高居翰在其《中国绘画史》中阐述说:中国绘画以宋为分界,宋以前追求对客观事物的欣赏和描述,最好的画作追求“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效果;宋以后,虽然这一传统依然绵延存在,但画家以绘画表达主观美感的意识逐渐强烈,文人画成为主流。东晋时,著名书画家王廙(yì,此人是王羲之的叔叔...
有法无法 别具一格——萧建民
相关描述:  读萧建民先生的画,当换一种欣赏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是评价标准,因为,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作品是如此地别具一格。毫无疑问,这是熟悉的中国画,但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又有很大的不同,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观照方式、体悟方式、语言体系和审美体验。   萧先生的艺术创作过程,画家圈内的朋友们并不熟悉,我...
西方画家的误读
相关描述:  中国的瓷器于17世纪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的茶叶也在此时输入到英国。由此,英国人对我们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古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秘。然而,当19世纪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看到中国画时,他却嘲笑说:“画了两千年但不知明暗对比为何物。”对中国画家来说,与这位大名鼎鼎的西方画家对话真很费劲。 ...
荣宝斋(上海)丁酉年冬季艺术品拍卖会圆满收官!
相关描述:  荣宝斋(上海)丁酉年冬季拍卖会在众多客户的鼎力支持下,共计468件拍品取得了成交额9887.93万元的佳绩(成交率82.26%)。在现在市场调整时期,为荣宝斋(上海)丁酉年冬季拍卖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相见难·别亦难——中国篆刻五百年名家闲文印集珍》专场,一共201件,成交...
东方之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大背景中庄毓聪的雄鸡大写意
相关描述: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主席近年来在多个场合深刻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精神动力。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全...
明清文人:书画为生不足奇
相关描述: 金农 人物山水图册 第七开·玉川先生煎茶图   作品是曲高和寡还是雅俗共赏,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最终,市场的认可,百姓的喜爱,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经济的发展、书画市场的日趋完善,使得“博雅”之风盛行,书画收藏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早在明清时期...
【兆晖谈美术】时代人的笔墨决心——谈当代“新文人画现象”
相关描述: 范曾 无愁怨 镜心 设色纸本   从1988年的“南北方中国画展览”到“中国新文人画展”,“新文人画”现象二十余年来引发了艺术界对新时期水墨创作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讨论。这些画家在创作中大都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并将对西方美学的认知融入其中,这种在传统笔墨表现中介入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淡...
卢炘:潘天寿的“一味霸悍”
相关描述:  传统文人画内敛蕴藉,富有书卷气,耐人寻味,尤其是花鸟画重视作品的寓意,对表达方式十分讲究。潘天寿先生却亮出“一味霸悍”的惊人之语,因为“霸悍”与“蕴藉”从字义上看是相对的,那么推崇文人画的潘天寿先生为何偏要表示出“霸悍之意”,又刻一方“一味霸悍”的图章,钤于自己得意的作品上呢? ...
【赵国毅】国韵·墨韵中国书画作品系列展
相关描述: 前 言 文/王界山   “道游于艺,艺合乎于道”是一种美学境界,亦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规律。中国画旨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升华和超越,通过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表现,倾诉由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后,成为主观的表现,且是或潇洒超然、放达不羁,或气质高贵、淡泊心腑,或沉郁苍茫、恢宏雄阔……总...
周汝昌先生的书法艺术
相关描述:  2015年岁末,笔者收到周汝昌先生的女儿伦玲女士寄来的周汝昌先生遗作《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一书。本书是在2006年问世、2011年再版的《永字八法》一书的基础上,由伦玲整理再版的。笔者虔诚拜读,爱不释手。   作为红学泰斗,周先生在“书学”下的功夫,比“红学”上多好多,起步也较早...
“一枝独秀”——高晔跨年作品展选登
相关描述: 画竹秀逸,画兰雅致……不期而遇,美在其中——12月31日,著名画家高晔的“一枝独秀”跨年作品展,在冬日的风霜雪雨中摇曳生姿。 那片竹,俊秀之致 延安路上,金彩画廊,人来人往。 漫步展厅,你会发现,其画,以幽兰、墨竹为多。高晔以充满灵韵的清气写兰,以承载理想的慧心画竹,将灵...
戚学慧 | 一枝一叶总关情
相关描述:  文人士夫作画,自宋之后逐渐兴盛,走的是一条有别于民间画工与宫廷职业画家的创作道路。文人画更讲求于技法之外的才情修养,恰如陈师曾所言之四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在笔墨功夫之外更讲求画者画外的思想与涵养。故于创作之中,便有了“逸笔草草,聊以自娱”的自在,以“抒...
敬华2017秋拍 | 高朋满座 圆满收槌
相关描述:  12月28日,敬华2017秋拍在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举槌。拍卖现场买家踊跃举牌,高潮连连。预展期间备受关注的特色专场、专题和重点拍品皆创佳绩,溢价颇高。拍卖现场人气旺盛,角逐激烈,各大专场均比原计划延后许久才结束竞拍。在此,敬华拍卖恭喜买家朋友抱得佳品归,感谢各届朋友的鼎力支持! ...
齐白石说了:卖画不论交情 请照润格付钱
相关描述:  展览:齐白石艺术系列展:我生无田食破砚——齐白石笔下的书法意蕴之二   时间:2017年12月22日至2018年2月28日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提起齐白石的大名,在中国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前两天他画的《山水十二条屏》拍出了9.315亿元的高价,创造了中...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