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309条信息
- 中国最早画报勾勒晚清上海十里洋场世相
- 相关描述: “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成就中国最早本土画报 《点石斋画报》。“画说晚清——走进《点石斋画报》开启的读图时代”展,近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展览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主办,将持续至3月15日。
1872年,《申报》 诞生开创了本土商业报纸运作模式。1877年,...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50218/n715219.html
2015-02-18 07:33:14
- 南博“藏天下”更换国宝藏品 大多身价过亿
- 相关描述: 去年12月26日,由南京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在南博开幕。这是南博历史上举办的最重要的古代书画展览。“藏天下”展开幕以来,每天都能吸引大批观众,也引起学界的轰动。
昨天,该展的部分展品进行了更换。据介绍,此次更换展出的藏品也是...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50216/n715142.html
2015-02-16 08:04:03
- 南博藏天下更换国宝藏品 大多身价过亿
- 相关描述:
更换的部分展品也都是国宝级文物。 记者 段仁虎 摄
去年12月26日,由南京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在南博开幕。这是南博历史上举办的最重要的古代书画展览。“藏天下”展开幕以来,每天都能吸引大批观众,也引起学界的轰动。
日...
-
http://exhibit.artron.net/20150213/n714225.html
2015-02-13 08:57:03
- 韩剑军 收藏家要有一颗敬畏文化之心
- 相关描述: 收藏行业区别于其它行业的特点在于,每一件文物或藏品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那些被称为存世孤品的文物。因其价值不菲,投机者自然不乏其人,而收藏行为本身又是一项高成本的活动,这就使文物不可避免地带上经济价值的色彩。面对历史传承的重任和经济成本的需要,二者之间的矛盾亟待正确处理,韩剑军认为...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131/n709824.html
2015-01-31 22:45:17
- 翻译家林纾能文善画
- 相关描述:
林纾绘《金陵挹江门旧景》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号长安卖画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遂从事教育工作,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他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文学著称于世,世称“林译”。又好写小说,善画...
-
http://news.artron.net/20150122/n705388.html
2015-01-22 14:27:57
- 民国《畏斋藏鉨》手钤本
- 相关描述: 《畏斋藏鉨》,高30.5厘米,宽13.5厘米,连史纸本,线装一册。是谱收入《鲁庵所藏印谱简目》:“《畏斋藏鉨》一本。贵池刘之泗藏印。不纪年月。高九寸,阔四寸,黑格,高五寸,阔二寸六。每页一印。”与笔者所见悉同。是谱瓷青纸封面,扉页有吴昌硕“甲子(1924年)初冬”墨书“畏斋藏鉨”,继有...
-
http://news.artron.net/20150116/n703125.html
2015-01-16 08:58:54
- 民国时期书画收藏大家的情怀与信仰
- 相关描述: 民国时期的书画收藏,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 是收藏规模越大,越有眷恋情结,不肯以其轻易交易赚取个案中物的利润——为爱而藏;为嗜而藏;为信 仰理想而藏。其实他们并非不知道自己收藏宏富的价值连城,但他们却义无反顾、一任其旧;不到身处窘境的晚年,或要处理身后事,决不将自己的收藏脱手与人以 取...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25/n694086.html
2014-12-25 15:42:54
- 荣宝斋的木版水印
- 相关描述:新中国成立后近半个世纪,荣宝斋将传统的古代版画“饾版”印刷术发展到了颇近人意的阶段,复制出大量木版水印画(图4—37),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饾版印刷术,自清末到民国,一直如残星碎月,余光微弱。这个时期,坐落在北京琉璃...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21/n692008.html
2014-12-21 17:00:59
- “叠翠东南--抱云山房中青年青绿山水画邀请展”20日开幕
- 相关描述:
由抱云山房艺术机构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林容生工作室协办“叠翠东南——抱云山房中青年青绿山水画邀请展第二回”,将于2014年12月20日(周六)上午十时在抱云山房(文儒坊43号)拉开帷幕。
本次参展的艺术家皆为林容生先生的弟子,包括:陈端、陈晓珊、冯小莹、黄文祥、林莉、蒲玉杰、沈...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17/n690645.html
2014-12-17 11:59:54
- 米景扬:徐悲鸿曾运用荣宝斋的木版印刷技术复制《马》
- 相关描述:
讲座现场
到了解放以后的1951年,徐悲鸿先生来了,到了荣宝斋,因为荣宝斋在木版水印的信笺方面也做得非常好,在整个的南纸店系统里画面是最多的,名家是最多的,徐先生说解放以后找我画画的人特别多,我忙的不得了,你们能不能用印刷信笺的方法给我复制一张我的马?这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的事情,...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10/n688160.html
2014-12-10 16:34:14
- 米景扬:荣宝斋木板水印的两个世界之最
- 相关描述: 2014年11月30日,米景扬先生在皇城艺术馆为我们带来一场题为:“我在荣宝斋40年”的主题讲座,米景扬先生20岁进入荣宝斋,从事木板水印画的编辑、设计、描绘和出版工作。60年代初,米先生还在故宫博物院临摹了三年古画。后来位升荣宝斋副总经理,主管书画业务,在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老...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10/n688158.html
2014-12-10 15:45:22
- 线描梁宗岱
- 相关描述: “他像磁针找回磁极那样急急忙忙要抽身离开,因为瓦莱里在邻室已经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话……梁宗岱像奔向母猫怀里的小猫,肩肘并用,很快钻进到他的磁极左边,然后动也不动了。他听着,表情好像在说‘这个位置属于我的’。”
这段促狭而诙谐的文字,是法国的塔尔狄尔写的,这位仁兄后来成为有名的诗人,...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08/n686986.html
2014-12-08 11:11:34
- 关 于 版 画
- 相关描述: 关 于 版 画
文/郑振铎
一
中国美术史也和别的专门的历史一样,还是一片无垠的荒原,一块不曾经人开垦过的黑土,我们只要努力的执起耒耜来耕种,便不会有“无收获”的工作。
在无垠的处女土上工作着,广大的穹形的天空,有薄绵似的白云浮在上面,无边限的大地,伸展开去,似...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05/n686562.html
2014-12-05 16:30:13
- 十竹斋笺谱
- 相关描述: 《十竹斋笺谱》是明末胡正言编印的木版画集,四卷,刻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每卷又分若干类,如清供、华石、博古、雅玩等,共二百八十余图,其中以花卉较好。木版彩色水印,绘、刻、印都很精致,尤其是运用“饾版”、“拱花”等印制方法,有显著成就。1934年,鲁迅和郑振铎据通县王家藏本对笺谱略...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05/n686527.html
2014-12-05 15:41:02
- 笺谱
- 相关描述: 1、印有诗画的信纸。它是一种诗笺图,也是一种“小品艺术”。既有作信纸用的实用价值,又可供艺术欣赏。著名的《北平笺谱》采用木版水印,在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
鲁迅书手稿 笺纸
2、指将印有图画等的华美笺纸归类整理汇编成的簿册。
芥子园画谱·树谱 ...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05/n686521.html
2014-12-05 15:27:10
- 【雅昌讲堂第1320期】米景扬:《我在荣宝斋40年》
- 相关描述: 我讲的这两个题目可能对各位将来能够有所帮助,那就是最好了,头一个我就讲关于古画临摹问题,这个问题我是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但是现在回头我讲完以后可能各位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提起荣宝斋搞古画临摹成就我认为是很辉煌的,但是为什么要搞古画临摹这和它那个木版水印画是有关系,木版水印是什...
-
http://video.artron.net/20141204/n686018.html
2014-12-04 16:50:42
- 2014年泰和嘉成秋拍笺影留痕-影像及名人墨迹专场综述
- 相关描述: 泰和嘉成秋拍笺影留痕-影像及名人墨迹专场中,有幸征得方苏雅与王文典相关老照片两组。
方苏雅-公元1899年10月,法国驻龙州(今广西龙州)领事奥古斯特·费朗索瓦(Auguste Francois) (1857-1935)中文名字方苏雅,.带着7部相机和大量玻璃干片(1885年才问...
-
http://news.artron.net/20141121/n679424.html
2014-11-21 11:51:38
- 南锣鼓巷高朋满座的日子
- 相关描述:
张珩先生书法作品
今年是古书画鉴定、收藏大家张珩先生诞辰百年。10月12日,远在美国的张珩先生的长女张贻文、儿子张贻爻回到北京,与曾经的故识、旧友一道参加了国家文物局为父亲举办的纪念活动。
张珩,字葱玉,别署希逸,生于1915年,卒于1963年,古书画鉴定专家。其祖父张...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025/n668188.html
2014-10-25 16:27:12
- 上海名人故居达两三百处 部分将改建为纪念馆
- 相关描述: 丰子恺旧居的困扰折射出名人故居保护的两难境地。何以解忧?唯有调研。
记者昨日走访了三位文化名人的四处故居(纪念馆),深入了解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和生存状态。
这些名人故居有的保存完整,基本保持原样,也有的因历史原因和公寓现状导致无法开放。
文物管理部门表示,初步统计,...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023/n667373.html
2014-10-23 11:00:43
- 是谁发现了《清明上河图》?
- 相关描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谁发现《清明上河图》?所有人都只能给出唯一答案——杨仁恺!
在自然科学界,所谓最杰出的贡献,那叫重大发明,凡有重大发明者很有可能获得最高褒奖;在社会科学界,所谓最了不起的贡献,那叫重大发现,凡有重大发现者,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震撼,得到的则是人们由衷的颂赞...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022/n666763.html
2014-10-22 0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