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64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寻山水乐处——读程大利先生
相关描述:  大利先生并未纯粹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画家,我们称之为一个思考者,一个文化学者似乎更恰当。      万壑松风伴暮云 70x38cm 纸本水墨 2006年   秦巴大山中寒舍小住,整理画稿   山水   太行秋尽 55x48cm 纸本水墨 2008年   墨溪...
二 天然品格——重彩材质美感的主观呈现(下)
相关描述:  当代重彩的语意结构,是本体中主客体的把握,既有控制又有感应。既包括材料自身的材质美感,同时在美学观念引导下,创作者依据自身的修养和感悟,运用创造性思维把具有美感的因素结合,选择合理的语言形式,既“神”且“妙”,生动地组成一个“错彩镂金”画面的过程,彰显出“芙蓉出水”般“气韵生动”的意象...
姚鸣京的山水心像 作者:郎绍君
相关描述:  姚鸣京的山水画,曾深受李可染的影响,重视“写生创作”——即以创作的态度写生,强调对现实景观的加工和理想化。90年代前期,鸣京的观念、画法和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转而“追求内在的渴望与反省”。这一变化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他以“居士”(信士)的身份体悟禅修,每日吃斋打坐,开始了一种内省性的...
真、新、大、厚
相关描述:  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坛,陈永锵是一位能独辟蹊径并值得研究的重量级人物。他以雄强恣肆的画风,及“真、新、大、厚”的特色,努力开拓着当代中国花鸟画的一种新境界。   出于艺术研究工作之需及个人的偏好,我一直关注着1985年极大感染着我的陈永锵首次个展及其后数个重要展览中的陈永锵作品。在此,仅...
一川风雨且由它
相关描述:  当我们回顾20世纪各个地域性的水墨画户外背包什么品牌好派,广东的“岭南画派”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谈及“岭南画派”在今天的延续或对于今日广东画坛的影响时,围绕着“后岭南画派”是否存在的问题又存在着一些争论。但无论怎样,作为当代广东花鸟画坛标志性人物的陈永锵在作品风格上深受岭南画派的影响...
掂量生命的份量
相关描述:  在广东艺术家中,陈永锵是一位让人言说不尽的焦点人物。   数十年的坎坷经历和勤奋治学,锤炼出陈永锵奇崛硬朗又富于自然主义气息的画风。率真旷达的个性和不拘成见的视野,更为他的这份成就辟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花鸟题材率,他将浓重绵密的山水画用墨技法和浑厚结实的汉唐造型观念进行了成功的移植...
大花、大花鸟画、大花鸟画家
相关描述:  写下这个题目,我心中才踏实些许。  很早就被陈永锵的画感动,想写一些东西,然总觉得陈永锵那豪气干云的笔墨只有那恣意汪洋的词语才能形容,而自己的文章总是过于平实,深感文力不胜。阅读陈永锵赠我的几本画册和评论文集,他的恩师、挚友、同道个个了得,所写的文章篇篇是激情与诗意的交响。十几天读下来...
潘天寿、李可染、黄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博举办
相关描述:  2011年6月10日至1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潘天寿、李可染、黄胄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研究学者,畅谈潘天寿、李可染、黄胄等三位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取得的杰出艺术成就及其重要影响。 潘天寿艺术大展   主题:潘天寿与"中西拉开距离"说   时 ...
左正尧的陶艺
相关描述:  左正尧的陶艺,多追求质朴的泥土气息,而远离技术制品的工艺感。挂盘作品以鱼纹为母题,质粗而釉色浓重,风格强悍,在做法上刻与画相结合,使人想起汉代的瓦当和画像砖石,具有一种建筑风格,而毫无常见挂盘的柔弱装饰性。在现代房间里,悬置这样的陶盘可以壮人心神,带来大自然的声息,比起那些模仿金属感,...
迎面吹来田园的风
相关描述:  她是一位画家。从1984年至今,她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法国巴黎、泰国曼谷、日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集五部。1999年,作品《沁》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和》入选百年中国画展。   她是一位教师。开设素描、水墨人物、水墨构成、水墨小品、创作等专业课,深受学生喜爱。她教书育人,引导学生...
水墨风景写生的理论问题
相关描述:  研讨会主题:“随笔与散记”——李晨绘画展研讨会   研讨会地点:中央美术美院美术馆   研讨会时间:2009年9月25日下午   学术主持:邹跃进   参与人员:黎明、薛永年、王宏建、郎绍君、贾方舟、邓平祥、易英、殷双喜、李军、余丁、刘庆和、银小宾、李洋、王大鹏、靳连营、邹建平...
八十回眸:刘国松的水墨“革命”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致辞         相关链接: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八十回眸”创作大展在京开幕         3月21日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八十回眸”创作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1949以来的160余件重要作品,完整呈现了其从艺以来的创作全貌。 作为本次“刘...
知白守黑 法古变今——画坛大家刘知白先生的艺术人生
相关描述:  在当代贵州乃至中国绘画史上,刘知白是当之无愧的用精神和生命作画的大画家。   知白先生,原名刘庭坦,号白云,晚号如莲老人、野竹翁、老藤、老梅等,为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他于1915年出生在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一个富商之家,自幼痴迷书画,一生不慕名利,远离画坛,潜心艺术世界70余载,2003...
中法重要艺术家“握手中国”
相关描述:  日前,由中法两国多家权威艺术机构联合主办的“握手中国——雷米·艾融、林若熹巡回画展”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开幕,共展出雷米·艾融与林若熹的300余件作品,展览至3月31日结束。代表着法国艺术主流的雷米·艾融先生和绘画实践、画学研究齐头并进的林若熹先生,此次超越空间的握手,意义特殊而重要。 ...
中法重要艺术家“握手中国”
相关描述:  日前,由中法两国多家权威艺术机构联合主办的“握手中国——雷米·艾融、林若熹巡回画展”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开幕,共展出雷米·艾融与林若熹的300余件作品,展览至3月31日结束。代表着法国艺术主流的雷米·艾融先生和绘画实践、画学研究齐头并进的林若熹先生,此次超越空间的握手,意义特殊而重要。 ...
雷米·艾融 林若熹巡展 首站粤省博
相关描述:   此次“握手中国——雷米·艾融 林若熹巡回画展”是中法交流的重要项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及中国美术家协会、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法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文化厅、广州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广东省博物馆承办。   雷米·艾融先生与林若熹先生的握手并非偶然,他们有着共同的艺术理念,同是从传统走向...
修·行/张羽指印作品1991-2011——张羽、刘骁纯、皮道坚对话
相关描述:  张羽:两位老师应该是第一次来到我的工作室,我很高兴。20日的个展我只展示了在现场完成的空间装置指印作品,而这件是最早的指印作品,以焦墨为基础,你们可能以前没有见过。   刘骁纯:那个时候是不是都是这样的作品?   张羽:这一阶段类似于这样。在宣纸上按指印,要对传统水墨画有一定的认识...
“长风万里西部情—中国美术馆藏精品展”在西安举办
相关描述:  由文化部艺术司、陕西省文化厅主办,中国美术馆和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承办的“长风万里西部情—中国美术馆藏精品展”,于2008年9月19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作品共计128件,以“前辈足迹”、“西部风情”、“大河寻源”三个版块对20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的西部美术创作进...
关于我的几个敏感话题
相关描述:  徐:访谈之前,首先恭喜你考上了田黎明先生的博士,这应该又是你一个更高阶段的开始。   杨:谢谢,谢谢,既是机遇又是运气,很荣幸又能追随田先生再学习三年。   徐:你每天会用多少时间来画画?你给自己安排计划吗?有没有什么压力?顺便请你描述一下一天的工作与生活情景,在所有画家中,你的书...
当代中国画处境危机:为什么没有大师?
相关描述:  一个在中国拥有上千年悠久传统、数百万群众基础的画种,在当下面临怎样的处境?日前,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画双年展学术论坛上,“当代中国画”的处境危机成为各方专家争议的焦点。   陈佩秋、朱颖人、潘公凯等29位艺术家出席了开幕式,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员郎绍君评论说,“当下没有堪称大师的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