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8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双墩遗址2018年秋季考古发掘在蚌埠启动
相关描述:11月13日上午,双墩遗址2018年秋季考古发掘启动仪式在淮上区双墩村双墩文化遗址现场举行。该次发掘是在今年春季发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考古发掘成果,梳理不同时期遗址文化内涵并形成考古发掘简报,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据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赵兰会介绍,双墩遗址2018年秋季考古发掘由中...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相关描述:经过三年田野工作,广东省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月10日至11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湖南、广西、福建、江西的相关领域十余位考古专家,考察了青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仔细观摩出土文物标本,并听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参...
厦大师生在平潭岛考古发现商周时期聚落遗址
相关描述:日前,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福建平潭岛的考古发掘了一处距今约1500年的南朝墓葬和一处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  平潭南朝古墓由红卫村一村民偶然发现,今年9月起,厦大考古专业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于近日发掘出一处距今1500年左右的南朝墓葬。这一墓葬随葬品保存完整,墓砖上的纹...
周日来川博,考古“金爵奖”得主李飞带你走进“江口沉银”
相关描述: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江口沉银展回娘家,你去四川博物院刷了几次展览?随着江口沉银古战场遗址的发掘,4万多件文物陆续出水,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而“石牛对石鼓,黄金万万五”的民谣,也变成了展厅里真金白银的文物。这些出水的文物,搅动了蓉城市民的观展热情。自10月21日江口沉银展亮相川博以来,...
乌兰察布出土500余件新石器文物
相关描述:10月30日,记者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获悉,国家授权内蒙古考古发掘的乌兰察布四麻沟遗址目前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出土古代房址16座,有圆形、长方形、方形,并有早晚关系,出土文物500余件,有石器、骨器、陶器、动物骨骼等。通过发掘推断,四麻沟遗址文化时代从距今8400年左右延续到7800多年...
殷墟发掘90年: 一代代考古人和汉学家为之痴迷
相关描述:考古学家与中学生对话,讲述殷墟发掘的背后故事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参观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妇好墓​本报记者  李  雪  文/图90年前,1928年10月13日,史学家董作宾带人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挖下一铲浮土,正式揭开商代都城的一角,为长达90年的殷墟发掘拉开序幕。90年后,2018年10...
人物 | 绘画是慢快门,而摄影是快绘画
相关描述:​德莱顿·古德温,“出 - 土”展览现场 ©OCAT 西安馆,2018德莱顿·古德温的作品都始于“观看”。当观察对象被确定,他会围绕着回应观察对象的动作来展开项目——这些动作不仅是指“看见了什么”,也包括受邀参与的对话。因此,德莱顿接受 OCAT 西安馆的邀请,成为了“西安肖像”艺术家驻留...
科技助力安徽肥东刘小郢遗址发掘
相关描述: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半年多的发掘,安徽肥东刘小郢遗址野外发掘工作顺利完成。目前遗址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发现了房址、墓葬、灰坑等重要遗迹80处,出土了石器、陶器、铜器等小件器物130件。为适应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的发展需要,刘小郢遗址首次使用“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对发掘的...
石兴邦先生获得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相关描述:2018年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兴邦先生获得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石兴邦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发掘、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让石兴邦先生很快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田野考古学者,也使他开始了行走天下、解读地书足...
石棺葬文化研究获突破性新材料——会理县猴子洞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相关描述:猴子洞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新安傣族乡马鞍桥村六组,处于城河西岸二级阶地。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猴子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遗址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此次发掘4100...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 发掘取得新收获
相关描述:考古发掘出土的铜鼎​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1年的考古发掘,甘肃宁县石家墓群发掘取得了新收获。石家墓群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的早胜原上。201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家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2座、车马坑1座、窑址1座。遗址发掘墓葬均...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发掘取得了新收获
相关描述: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1年的考古发掘,甘肃宁县石家墓群发掘取得了新收获。石家墓群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的早胜原上。201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家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2座、车马坑1座、窑址1座。遗址发掘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
刘化石 高寒:石棺葬文化研究获突破性新材料——会理县猴子洞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相关描述:猴子洞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新安傣族乡马鞍桥村六组,处于城河西岸二级阶地。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猴子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遗址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此次发掘4100...
湖南史前白陶的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 编者按  湖南史前白陶是距今七千年前湖南地区的伟大发明,其独特的工艺、繁复的纹饰、奇诡的图像,造出一个远古世界神秘美术与信仰图景,使人叹为观止。湖南史前白陶与彩陶、琢玉并称中国史前三大艺术浪潮而居潮头之首,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2018年10月,湘、浙两省考古所联手在萧山跨湖桥...
石兴邦先生获得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相关描述:2018年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兴邦先生获得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石兴邦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发掘、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让石兴邦先生很快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田野考古学者,也使他开始了行走天下、解读地书足...
秦陵博物院邀请李新伟讲授科潘遗址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10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学术讲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作题为《玛雅名城科潘考古记》的学术讲座。秦陵博物院副院长张岩主持讲座,博物院相关业务人员听取了讲座。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曾提出:“中国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实际上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
使出土文物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相关描述:湖北苏家垄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是沟通古今的重要一手资料,是研究和还原历史的直接物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无数珍贵的文物不断出土。对于这些发掘出土的文物,目前在管理、利用以及部门协同保护等方面尚存不健全之处。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和公众考古学中心日前举办了...
中学生的“田野”课堂——“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公共考古活动纪实
相关描述:2018年10月15日,“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正式开幕。此次文化节内容包括马家窑学术论坛、马家窑文化小镇精品展览展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等地现场观摩、中学生考古体验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弘扬了马家窑文化,积极推进对马家窑遗址的理解、保护和利用。...
张小筑:阅不尽,是殷墟——“殷墟科学发掘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侧记
相关描述:自1928年10月13日挖下殷墟第一铲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岁月的动荡沉浮还是炮火中的漫长跋涉、抑或是海峡相隔殷墟在梦里,考古学者探索殷墟的脚步却始终未曾停歇过。九十年过去了,于2018年10月13开幕,为期2天的九十周年纪念大会如同一次对殷墟考古的检阅,大会上50余位学者做了主旨报告...
张荣蓉 秦大树:琉球王国时期中国瓷器的发现与研究述论
相关描述:摘要:本文对琉球出土中国陶瓷的考古工作与发现情况,以及琉球本土学者和日本学者对相关问题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涉及到对出土陶瓷的分类与分期研究、产地研究,以及对琉球发现的元青花与东南亚陶瓷的探讨,使读者可以较全面便捷地了解琉球出土中国瓷器发现和研究情况,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