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152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出土大量龙山文化陶器
相关描述: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的鞍子山积石冢考古项目完成。此项工作历时3年,发掘总面积约为2700平方米,共清理墓室133座,整个墓地出土陶器156件、玉器82件、石器470件、骨器30件。其中,出土的大量龙山文化陶器...
华侨城西安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正式启动 总投资达670亿
相关描述:  2月25日上午,沣东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正式启动。据悉,该项目是西安市与华侨城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西咸新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力举措。   沣东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鸟瞰图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 华侨城西部投资有限公司)...
陕西3项目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相关描述: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陕西三项考古项目入围2017年终评。   据了解,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10张,收回有效选票195张,根据投票结果,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6的项目入围2017年度终评。2017年度重要考古成果众多,竞争激烈,各项目之间票数差...
2017年福建博物院考古和文保项目工作汇报会纪要
相关描述:  2018年2月9日上午,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2017 年度考古和文保项目工作汇报会在福建博物院影像厅召开。福建省文物局、福建省文物鉴定中心、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全体在职职工以及部分退休专家等50多人参加了会议。 ...
唐代宗元陵发现大型下宫建筑基址
相关描述: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考古专家去年对唐代宗元陵的神道石刻和下宫基址进行了发掘和清理,共完成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清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1处,清理石刻24处,采集文物标本近50件。此外,新发掘出土了27件石刻。专家称,本次发现的元陵下宫1号建筑基址,对研究和复原唐代的宫殿建筑具有...
16个项目入围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终评
相关描述:  日前,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评审活动初评工作顺利结束。根据投票结果,北京故宫宝蕴楼修缮工程等16个项目进入终评。   本届评审活动的对象为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文物本体保护项目,于2017年10月30日启动。初评采取函审、实名投票的形式,评委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考古发掘收官 清理墓室133座
相关描述:  距今约4000年的大连鞍子山积石冢于日前完成项目考古发掘,此项工作历时3年,发掘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共清理墓室133座,整个墓地出土陶器156件、玉器82件、石器470件、骨器30件。   积石冢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盛行的墓葬形式之一,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西部地区均有发现。...
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相关描述:   文献记载,秦人之都先栎阳而后咸阳。据春节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消息,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三座古城,确定三号古城遗址为秦汉栎阳所在。   秦汉栎阳城是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陕西省...
良渚文化“活”了
相关描述: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的古文明,因1936年在浙江杭州余杭区良渚镇首次发现而得名。80余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良渚文化时期有先进的稻作农业与手工业、统一的信俗、宏大的宫殿与古城遗迹,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水利系统。良渚古城遗址是整个良渚社会的权力中心,是良渚...
多样态走近百姓—— 良渚文化“活”了
相关描述: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鸟瞰图   本报记者  连晓芳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的古文明,因1936年在浙江杭州余杭区良渚镇首次发现而得名。80余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良渚文化时期有先进的稻作农业与手工业、统一的信俗、宏大的宫殿与古城遗迹,以及世界上...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开展春节前“田野文物安全巡查月活动”
相关描述:   按照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旅发委《关于加强近期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于春节前开展了为期一月的“田野文物安全巡查月活动”。此次巡查重点主要针对雍城秦公陵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前陵园区内发现盗洞的地方,以及监控覆盖不到的国人墓葬区和部分城址区。   雍城遗址是19...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考古发掘 清理墓室133座
相关描述:  距今约4000年的大连鞍子山积石冢于日前完成项目考古发掘,此项工作历时3年,发掘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共清理墓室133座,整个墓地出土陶器156件、玉器82件、石器470件、骨器30件。   积石冢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盛行的墓葬形式之一,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西部地区均有发现。...
平水兰若寺宋代贵族墓被公布为柯桥区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描述:   日前,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公布平水兰若寺宋代贵族墓为文物保护单位。   平水兰若寺宋代贵族墓位于柯桥区平水镇东桃村,座落于平水兰若寺水库西岸,皇坟山东麓。2016年11月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考古处对墓园范围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经考古调查表明,平水兰若寺宋...
《茜茜公主与匈牙利》来华巡展 陕西首次引进匈牙利文物展
相关描述: 陕西文物代表团赴匈牙利访问   2月3日至6日,应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邀请,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率陕西文物代表团一行5人赴匈牙利布达佩斯访问,在匈期间与多家文博机构进行系列交流活动,对增进我省与中东欧尤其是匈牙利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相互了解、提升和拓展合作水平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陕西发现现存最大唐代陵园建筑基址
相关描述: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勘探发掘,唐代宗元陵取得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下宫1号建筑基址,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唐代陵园建筑基址,对研究、复原唐代的宫殿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始于2006...
“城摞城”奇观展现开封历史变迁
相关描述:  “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千百年来,黄河的多次泛滥给开封带来无穷劫难,但也缔造了今天“城叠城”的奇观。地下叠压的六座古代城池,数千年的历史,八个王朝的更迭变换……都展现了古都开封的兴衰变迁。   揭开“城摞城”考古序幕   在开封当地一直流传着“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
海昏侯墓新发现:见证古丝路和中西文化交流
相关描述:  港媒称,江西南昌的汉代海昏侯墓考古近日取得新进展。考古学家除在墓园五号墓中找到一枚“刘充国印”,结合此前在刘贺墓中出土的木牍与《汉书》等文献记载,推测五号墓的墓主极可能是刘贺的长子刘充国,此外还在墓内寻获逾百件珍贵文物,其中韘形珮、玉剑彘等两千多年的精美玉器重现世间。   据香港...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发现秦代大型国家府库
相关描述:   唐人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用“秦爱纷奢”来描述秦帝国的富庶。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考古工作者在秦咸阳城遗址北区发现秦代大型国家府库遗存,数量庞大、做工精细的编磬,见证了秦帝国的辉煌富庶。   据主持发掘的陕西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这处大型国家府库遗存是继20世纪70至80年代发...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发现大型秦代国家府库
相关描述:  唐人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用“秦爱纷奢”来描述秦帝国的富庶。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考古工作者在秦咸阳城遗址北区发现秦代大型国家府库遗存,数量庞大、做工精细的编磬,见证了秦帝国的辉煌富庶。   据主持发掘的陕西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这处大型国家府库遗存是继20世纪70至80年代发掘秦...
陕西首次发现秦代大型国家府库遗址
相关描述:   考古人员在秦咸阳城胡家沟建筑遗址考古工地上清理残瓦(1月24日摄)。   近日,考古工作者首次在秦咸阳城遗址区域内发现秦代大型国家府库遗存。这是继20世纪70至80年代发掘秦咸阳宫遗址以来,在秦咸阳大遗址保护区内再次发现秦代大型官署建筑遗址。   此次发现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咸新...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