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88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认识出谱钱币是厚积薄发的考证过程
相关描述:  了解什么是出谱钱币,是需要做很多功课的。要有历代钱币年号的基本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收藏经验,还要夯实古代钱币学理论基础。这样你才能及时发现出谱钱币,增加捡漏的机会,把稀世名珍收入囊中。   当今钱币收藏者中,大家都很注重珍稀钱币收藏,名望很大的“名泉”的收藏,这也不是什么错误。但是有些...
荧屏掀起文化遗产热 以文物看文明 以文明扬自信
相关描述:  3000年前,周朝贵族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他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用122字铭文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姬诵的功绩。3000年后,当考古学家在122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4个字的时候,无异于在方寸之间看到埋藏了千年的谜底——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数以亿计的文物...
一座“价值连城“的瓷藏艺术博物馆,落户重庆!
相关描述: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浩瀚的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瓷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代表我们祖国的国名——中国(CHINA)。   所以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
以文物看文明 以文明扬自信
相关描述:   3000年前,周朝贵族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他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用122字铭文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姬诵的功绩。3000年后,当考古学家在122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4个字的时候,无异于在方寸之间看到埋藏了千年的谜底——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数以亿计的...
唐代的山西浑源窑瓷
相关描述:     唐初,唐高祖李渊对占领大同的军阀刘武周“北面称臣”,至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李勣率10万大军击败20万突厥军队,贞观元年设云州(今大同)。永淳元年(682年),薛仁贵再攻云州。开元18年(730年)仍置云州,后又建“国寺”开元寺。根据这一史实推断,山西大同市的浑源窑应在这一...
明中晚期瓷片上的儿童体育及游戏纹饰
相关描述:     明代的儿童体育游戏活动主要有习武、摔跤、蹴鞠、冰戏、秋千、风筝、扑蝶等。这些儿童体育游戏活动除在绘画作品中有所反映外,表现最多的当为明代的民窑青花瓷器。   一、习武。武艺、武术是我国的一门传统技艺,是集实践、表演和健身于一体的活动形式,它源于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
五千年前的小麦 匈奴时期的城址 2017中国考古揭开哪些谜底?
相关描述:  五千年前的新疆人吃什么?东周在哪里经营矿产资源?匈奴时期的“三连城”什么样?2017年中国考古重大发现揭示了这些谜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北京举行,揭晓了国内6项考古新发现——新疆吉木...
估价两亿元国宝文物曾被用来盛米腌鸭蛋
相关描述:  元青花(又称元青花瓷),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兴盛于元代,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的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的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
中国玉雕大师翟倚卫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相关描述:火爆上海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刚刚结束,艺坛近期又发生一件大事:包括海派玉雕大师翟倚卫的《别寻方外去》在内的七件当代中国玉雕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并已注册为大英博物馆的永久馆藏作品,即日起向公众展出。“这对于中国玉雕界来说意义重大,这是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中国当代玉雕作品,也是首次收藏中国在...
严陆根175万元拍得末代皇帝文房重玺
相关描述: 拍卖现场   12月18日晚,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禹贡(二)——康熙御制黄花梨大四件柜唐英督陶与大清的辉煌时刻”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行,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件藏品——清宣统御制鸡血交龙钮无逸斋精鉴玺竞争尤为激烈,起拍价95万元,1分钟内举牌价已突破115万元,最终以150万元落槌...
今年北京发掘保护古代墓葬3000余座 考古规模创纪录
相关描述:  北京市文物局14日披露,今年北京开展考古勘探183项,考古发掘67项,发掘面积66000平方米,相当于9个足球场。   北京市文物局新闻发言人于平表示,今年是北京有史以来开展考古勘探项目最多、面积最大的年份。保护各时期古代墓葬3000座、窑址140座、灰坑905座、房址30座、井14...
2017北京地下考古成果发布 勘探面积历年最多
相关描述:  12月14日,北京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17北京地下文物保护成果。2017年,北京市共开展考古勘探183项,勘探总面积达2206万平方米,相当于3090个足球场。为历年最多的一次。考古发掘67项,发掘面积66000平方米,相当于9个足球场。保护各时期古代墓葬3000座、...
倒装壶的结构特点及其源流发展
相关描述:  在漫长的陶瓷烧造历程中,古代制瓷工匠曾经创造了许多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巧之作,倒装壶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器物。   倒装壶,又有倒灌壶、倒流壶、内管壶之称,这一名称的得来,与其独特的使用方式有关。倒装壶虽然具有壶的形貌,但壶盖却与器身连为一体,无法像普通壶那样从口部注水。原来,...
天朝万顺契丹文大钱鉴赏
相关描述:  契丹文字创造于公元916-1125年期间,分别为大字和小字两种。大字创制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年),小字创制年度稍后。由于辽金之间长期的民族战争,金章宗时期还“诏罢契丹文”,使得契丹文字在当时就已失传。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契丹文字著录的文史资料大多都已经湮灭,仅见罕有的辽契丹文碑...
宋仿汉镜材质不同纹饰不清
相关描述:     汉代西王母神兽纹铜镜(资料图片)   青铜器鉴定要了解青铜冶炼和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冶炼和铸造水平、表面处理技术都发生了变化,各时期的青铜制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材质和表面处理的痕迹。   笼统地说,商周青铜礼器多为铜锡合金、铜锡铅合金。锡和铅的比例都...
周口珍贵宋代文物首次赴外展出
相关描述:   记者今日获悉,由山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等联合主办的《山河相依 窑火辉映——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特展》,已在山西运城博物馆开展。其中,河南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宋代白釉剔花罐亮相此次展览,这是周口市博物馆开馆以来首次赴外地展出。据悉,此次展览将免费开...
三门峡市博物馆馆藏4件瓷器亮相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特展
相关描述:  近日,由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四省文物局主办,运城市文物局、运城市博物院承办的“山河相依 窑火辉映——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特展”,在山西运城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汇聚了四省58家文物收藏单位宋辽金元时期精美瓷器200余件(套),这其中就有三门峡市博物馆馆藏4件宋元精品瓷器,分别为宋珍珠地...
嘉德秋拍推荐:养研楼藏拓
相关描述:  中国嘉德2017秋拍古籍部征得养研楼裒集历代碑帖善拓102种,册间多钤“劫灰余物”,多为周均亭先生旧藏。今承惠允,以无底价形式起拍,想此102种历朝碑帖法书,定能誉享书林,嘉惠来学。   养研楼旧藏碑拓多得贾景德、胡汉民等人题签,承王懿荣、张祖翼、邵章、陆恢、张伯英、王同愈、陆和九、...
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展在运城博物馆开幕
相关描述:  11月16日,由晋陕豫冀四省文物局联合推出的《山河相依 窑火晖映—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展》在运城博物馆开幕。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等58家文博单位的古瓷珍品齐聚运城。   晋陕豫冀四省地缘相近、文化相融、人文相亲。宋辽金元时期,四省名窑迭出,诸多窑口...
晋陕豫冀4省联手在运城展出213件陶瓷文物
相关描述: 不少运城人前来参观宋辽金元陶瓷特展   本报11月16日讯(记者 胡增春)由山西、陕西、河南、河北4省文物局主办,运城市文物局、运城博物馆承办的《山河相依窑火辉映——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特展》于15日在运城博物馆开展,展览将免费开放至2018年3月5日。   本次展览分“青”“白”...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