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63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郑小云篆刻:挥毫走刀如有神
相关描述:  篆刻艺术除了基本的刀法之类技艺外,更要求篆刻家具备书法家的结构线条功底,具备画家布局、构成、形式之审美感受。篆刻家兼通书画者,成就必大。郑小云即是这样一位具有高度修养的书画篆刻家。最近,他的作品入选“西泠印社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七届篆刻艺术评展”,能在高手如云的篆刻竞赛中脱颖而出,可见他...
纪念闻一多诞辰111周年 其自刻印章及手稿现世
相关描述:  为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11周年,湖北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23日宣布,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自刻印章和四页面《九歌》手稿已由该馆征集收藏。   据了解,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曾以治印补贴家用,虽多为名章,但件件皆为精品。此次由其故乡纪念馆收藏的这枚印章为红褐色石料,长1cm 、宽...
闻一多纪念馆藏闻一多印章和九歌手稿
相关描述:  11月16日,记者获悉,一枚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自刻印章和四页面《九歌》手稿日前被浠水闻一多纪念馆收藏。   据了解,该枚自刻印章长1cm 、宽1cm、高1.3cm,朱文,印文为:闻一多印,边款为:时在西南联大家骅甲申秋自刻。闻一多纪念馆几经周折,多次与上海古玩收藏爱好者戎先生商...
十二生肖艺术印章创作心路历程
相关描述:  因中国文字的起始是雕刻在骨、贝、石等硬器上,由此推断,中国的篆刻艺术应与文字同样久远。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印章篆刻完成了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嬗变,至明清时代,印人辈出,蔚为大观,迎来了篆刻艺术的高峰。   笔者从事篆刻艺术多年,深感要超越前辈印人,实属不易,而局限于模仿前人,则心有不甘...
叩开大匠之门(代序)
相关描述:  齐白石(一八六四|一九五七)是二十世纪中国最负盛名、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在诗、书、画、印四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艺术继承了文人画的精髓,又融会民间艺术,以雅俗共赏的形式真切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二十世纪艺术文化的新追求。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齐白石的...
精舍聚英
相关描述: 与台湾艺术大师欧豪年谈艺   秦孝仪先生于张大千先生故居摩耶精舍举行宴会招待我,有岭南国画大师欧豪年兄和文坛巨擘杨选堂先生、王效兰女士等应邀出席。宴会之前,秦孝公带来几件自己珍藏的文物,令大家惊羡不已。其中一轴题《凛烈万古》的长卷,为弹劾明熹宗时权倾一朝、自称九千岁的太监魏忠贤的奏折...
齐白石:书从印入, 印从书出
相关描述:  在行书成熟的同时, 齐白石画上出现了篆书。齐白石篆书风格的形成与他的印章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其篆书是得力于印章的审美而发展,而印章的审美又依托其篆书的风格。后人在总结邓石如的成就时, 曾概括为八个字: 『书从印入, 印从书出。』这里的『书』字特指『篆书』。这八个字的意思是说, 邓石如的...
“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9日召开
相关描述:  2010年10月15日,“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2010·北京)”将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京画院承办。2010年是北京画院美术馆暨齐白石纪念馆建馆五周年,在此期间隆重推出“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大型学术活动。以传统艺术大师齐白石为代表...
印章篆刻收藏开始火爆 最高价格飙升至80万元
相关描述:  “方寸之地”融合各类艺术于一体的印章,凭着其自身材质、印文篆刻等独特优势,颇受玩家及专业人士的认可。特别是随着2006年西泠拍卖秋拍首次推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采用独特的中国古代印章形式“中国印”,篆刻的民间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扩大,其品鉴地位逐步提升。如今,...
印章篆刻渐入主流的收藏品(图)
相关描述:    新快报见习记者 史晓红 记者 程辛文 图   “方寸之地”融合各类艺术于一体的印章,凭着其自身材质、印文篆刻等独特优势,颇受玩家及专业人士的认可。特别是随着2006年西泠拍卖秋拍首次推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采用独特的中国古代印章形式“中国印”,篆刻的...
基本功不等于上台演出——与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戴卫的对话
相关描述:  采 访 人:张魅力 中国文化报记者   采访对象:戴卫   问:您是西画进入,又做过装帧设计?   戴卫:基本上是这样,附中学的是基础,后来下乡写生画些头像,又调当地文化局创作室,已经相当于专业画家了,在彝族地区,写生也很方便。后来才调到出版社画插图、封面,在出版社工作了十年,又...
谈赵之琛的篆刻
相关描述:  赵之琛(1781-1852),清乾隆四十六年生,咸丰二年卒,浙江钱塘人。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斋号补罗迦室。   赵之琛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继“西泠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刚)之后,入列“西泠后四家”(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前后四家合称“西泠八家”。为陈...
展方寸之能---读《中国当代篆刻家精品集》
相关描述:  《中国当代篆刻家精品集》日前由河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可喜可贺。说隆重,并非浮词之赞,因为要编辑和出版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作品集,着实不是易事,而且,眼下图书市场已然与市场紧密接轨,竞争也日见激烈,不少出版单位在滑坡和式微的当口,不得已而退求其次,开始追逐短期利益,无暇顾及出版社的整体规划...
韩大星印艺缀语
相关描述:  柯文辉序《韩大星篆刻集》有句赞之,云“侠怀义胆,能急人难,言不知忌,亲朋重其磊落,依然莫逆”,信然。我知大星,从其印艺始;我识大星,从其为人始。   集中有《雄县徐光耀印信长寿》一印,其边款有谓:“余自知不才,然于艺事尚能刻苦,不敢一日怠,虽居困境,亦复如是。所作虽不堪登大雅之堂,却...
大味若淡 其光长明——读赵海明篆刻与书法
相关描述:  摆在我眼前的这部书稿,极为独特,虽然还是璞玉毛坯,但已散发出古朴幽雅的气味。我希望尽快看到它的成型付梓,摆在书案,随时翻阅、享受、思索。   这部书就是赵海明书法与篆刻合璧的新著,内容则选的是洪应明《菜根谭》中的句子。抚之,皆在乎警戒世人,为素为朴,知足少欲,其道明明,其善明明。 ...
序《篁村印稿》
相关描述:  我喜欢艺术,也喜欢喜欢艺术的人。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能接触到的人毕竟是少数,这大概是“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外的一种大遗憾。认识一个生动的人,总比读一本书有意思。周围存在着那么多优秀的人,有时竟就离得那么近,只是不曾认识而已,于是,开始觉得忐忑不安。见识寡陋而妄发议论,甚至自以...
刀下留真—— 印人白石老翁
相关描述:  近来,为编几本白石老人的印集,几次想找到一张完美的老人治印照片,但一直未能如愿。找来找去还是感到此幅照片比较能反映老人治印中的那份专注和刀下留真的瞬间,一种深思后行刀的刹那。   其中,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波澜起伏,没有故弄玄虚,展示的是一位平静的老人,在刻一方平凡的印章……   作...
《梅斋鸟虫皕印》在京出版发行
相关描述:  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知名书画、篆刻家曹心源先生的篆刻新作《梅斋鸟虫皕印》在京面世,并同时向港、澳、台及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发行。   该书为特种长度12开,封面设计典雅大方,全电脑制作,进口铜版纸印刷。书中收入作者近十年来的鸟虫篆刻精品及边款200余方,其中大多是为当代著名学者...
蜡石收藏的大胆突破
相关描述:   我邑清嘉庆郑昌时著作《韩江闻见录》中,有这样的记述:“西山中多蜡石,有大坑,约一二十里,每大雨后求之,必得奇致,备象人物器皿之类,大者可取为板、为几、为屏、为假山,小者可为杂物玩具……有人出数十事示予,皆佳妙:”收藏蜡石,作为潮人厅堂几案的清供玩物和庭院花园的假山,历史有多悠久没法...
西泠印社第一位欧洲社员 捐献35件珍贵印谱印章
相关描述:  12日,孤山四照阁,西泠印社第一位欧洲籍社员、热爱中国印学的法国人龙乐恒,向西泠印社捐献晚清、近现代篆刻家印谱、印章、书法、印屏及自刻印,共计35件。   龙乐恒此次捐赠的印章一共30方,其中有10方从法国巴黎古董店购买的印章(包括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唐醉竹的刻印),4方为启蒙老师马名振...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