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131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司岙窑址首次出土“秘色”字样
相关描述:  继2016年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获得全国十大发现后,2017年文物部门又对该窑址进行了发掘。其中在一件瓷质匣钵上发现了“罗湖师秘色木宛”六个字, “秘色木宛”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帐上的文字完全相同。这不仅是在窑址上首次发现 “秘色”字样,同样也再次证明瓷质匣钵就是烧造秘色瓷的重要窑具,秘...
古人茶器都这么潮?到黄龙岘来,领略魏晋气度、唐宋雅韵、明清风华
相关描述:   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中国人从五千年前就开始饮茶   而茶器的演变,也见证了一部中国文明史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饮用茶叶的国度。商周时期,已有了茶叶的记载,早期的陶罐陶钵是茶具的源头。   “烹茶器具”、“武阳实茶”,根据汉代王褒《...
瓷片收藏的种类与价值
相关描述:   在整器赝品泛滥、真伪难辨的今天,收藏瓷片别有一番风景。眼下“瓷片族”大体可分为3类:一是以收藏瓷片釉色取胜,这类藏家专收一些高古名釉瓷片,如越、汝、官、钧、定窑瓷片,以及龙泉、耀州窑瓷片等;二是收藏明清民间绘画青花瓷片为主,据说南京有一大批这类“瓷片族”;三是“御瓷片族”,北京、南...
唐代其他釉色瓷
相关描述:   唐代生产黄瓷的窑口主要是安徽准南寿州窑、萧县白土窑,此外河北内邱窑、曲阳窑,河南密县窑、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也兼烧一些黄瓷。寿州窑黄瓷可以作为唐代黄瓷的代表,它的基本特征是:胎体厚重、坚硬粗糙,胎色为白中眨黄或黄红色,为了掩饰胎质粗恶,往往在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器物底...
从器物看古人对长寿和永生的追求
相关描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两句诗词让我们感受到在这个重要节日里人们的内心情感。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这里,让我们用实物来了解一下古人对长寿、永生和往生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宋·影青捏塑狮型镇墓兽     影青瓷又称映青瓷,是宋...
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
相关描述:   展览名称: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   展览时间:2018年4月28日~2018年10月15日   开馆时间:9:00—17:00(16:30停止进场) 免费开放(凭有效证件)   展览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校本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
北大120周年校庆 山西博物院镇院之宝鸟尊"飞翔而至"
相关描述:   西周 晋侯鸟尊   山西曲沃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   4月28日,北京大学迎来百廿华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多家考古所、博物馆举办的“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   展览通过370余件(组)文物、图版、照片、报告、论文、...
邢窑文献馆|启动驻留艺术家工作室项目
相关描述:   2018年5月5日,邢窑文献馆正式启动——驻留艺术家工作室项目。该项目意在吸纳国内外陶瓷艺术家以创作、展览及活动的方式走进邢窑,深入体验邢窑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   “驻留计划”是一种短期的驻地创作交流方式,由机构或个人向邢窑文献馆提交资料申请驻留,经项目组审核通过后,...
南朝青釉 覆莲六系盖罐
相关描述:   罐通高24.3、口径11、底径11.1厘米。胎土白净。腹部浮雕一朵覆置的莲花,肩贴六个桥形系,盖呈伞状,顶设莲瓣方钮,装饰具有典型的南朝风格。青釉泛黄,垂釉若珠,釉质疏松,密布细碎纹片,带有浙江温州一带瓯窑青瓷特征。   瓯窑,在历史上有“缥瓷”之称,系瓯窑青瓷那微带褐色的青绿色...
唐代白瓷
相关描述:   邢窑白瓷在唐代与越窑产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此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胎质坚硬,釉色洁白莹透,通体素净,有 "美银类雪"的美誉。   唐代白瓷窑口多集中于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五代时期,...
宋代龙泉青釉琮式瓶
相关描述: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特展
相关描述: 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宝剑致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先生致词 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致词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李季致词   2018年4月28日,北京大学迎来百廿华诞之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多家考古所、博物馆举办的《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正...
西晋越窑青釉蛙形尊
相关描述:        越窑烧造历史悠久,窑场遍布宁绍平原,产品数量众多,销往全国以及东南亚各国,为中外文化和经济交流作出贡献。   六朝时期是越窑的兴盛时期,特别是三国吴及西晋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在绍兴、上虞、余姚、鄞县、宁波、奉化、萧山、余杭等地都发现有越窑窑址,是我国最先形成的窑...
【展览预告】莫兰迪的瓶子、五代秘色大碗…“物之华—宋瓷与静物画”4月14日亮相光达美术馆
相关描述: 物之华—宋瓷与静物画 艺术总监:司徒立 策展:兰友利、韦九谷 开幕时间:2018年4月14日 展览时间:2018年4月15日-2018年10月13日 主办单位:光达美术馆   光达美术馆2018新展以“物之华”为主题,并列展出西方静物画和中国古代宋瓷为主的器物。其中静物画部分...
婺州窑酱釉双系罐
相关描述:  婺州窑乃历史名窑,位于浙江境内,在唐以前的瓷业中,其地位仅次于越窑。与瓯窑媲美。根据资料,婺州窑创烧于东汉,发展于六朝,唐至北宋是它的鼎盛时期。婺州窑以其出色的表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收藏有一件婺州窑酱釉双系罐,该罐高35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2厘米,...
历史遗物虽残犹珍
相关描述: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它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历史的前进推动了瓷器的发展,瓷器的发展又见证了历史的演变,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精神等状况,因此古代瓷器具有丰富的历史时代信息,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今天人们了解认知历史十分...
越窑器圈足的时代信息
相关描述:   中国古陶瓷器的底足,随着时代的变化,窑口互相借鉴传承,陶瓷器圈足形状也有相应变化。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足有玉璧底、圈足底、卧足底、外卷八字足等,折射出圈足发展变化的历史,且越窑瓷器圈足的变化,在中国陶瓷器底足变化发展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图1为唐代越窑青黄釉玉璧...
古代陶瓷碗类
相关描述:  平底碗又称实足碗,碗式之一,东汉至唐均可见到。其平底是在制坯过程中对碗足部采用平切工艺制成。东汉时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内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内敛两种,腹上部鼓,下部内收。三国时期的平底碗内有叠烧支钉痕。西晋碗口较大,腹浅,小平底。东晋碗底出现足台,平底宽大。南朝时足台明显,此式一直沿用到...
老窑瓷:越窑是青瓷中最重要的一支
相关描述: 青瓷是中国陶瓷家族中最大的一支,中国陶瓷最早就是从青瓷开始的,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的青瓷。 早期人们对瓷器色彩的追求是被动的,还不能主动地对烧造色彩进行掌控,所以只在偶然的情况下瓷器才呈现出青色。不过这种青色与后世青瓷的青色有天壤之别,有的时候呈现黄色,有时候呈现褐色,有的时候只是闪着...
浅说梅瓶
相关描述:   梅瓶是我国酒器瓶式之一,远在唐宋时就广泛使用。这种瓶式的出现,可能与隋唐时的“鸡腿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早期梅瓶为小口、短颈、丰肩,肩部以下渐收敛,圈足,附盖以保持酒香不外溢;体修长与梅杆瘦骨相称而得名,与鸡腿瓶近似,作为盛酒之用。   唐宋时我国南北地方名窑均有生产梅瓶。据史料...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