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44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专稿】非遗活化 我们走到了哪个节点?
相关描述:  今天,是中国第十三个文化遗产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在天津出差,参加今年非遗日的主场活动,从6月7日开始,持续举办一周的非遗活动。陈岸瑛参加了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他也是文化和旅游部表彰的,对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同时被表彰的还有中国美术学院...
制作精美古董碗 引收藏界关注
相关描述: 越窑青瓷碗 唐 酒具 高5.8厘米、口径12厘米 玛瑙梅瓣式碗 宋 高3.9厘米 口径11.8厘米 底径4.1厘米 五彩仙人渡海图碗 明 陈设品 高6.8厘米 口径15.5厘米 足径5.7厘米   碗是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
裴媛媛:越人陶瓷贸易之路
相关描述:  当中原的青铜文化如火如荼之时,面对铜料欠缺的窘境,务实的越人另辟蹊径,开创了瓷器生产的新纪元。唐宋时,瓷器不仅是浙江重要的经济产业,更是主要的贸易产品。本期我们依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轴,按地区来谈一谈务实越人开辟的贸易道路——“越地宝藏”的陶瓷之路。   嘉兴   造型奇特的人首陶瓶是...
北宋越窑“顶级”窑址被发现
相关描述:  新华社杭州2018年5月10日电(记者冯源)一件刻有“太平戊寅”的青瓷残片,见证了千年之前当地瓷业的繁华;而另一件刻有“秘色”字样的匣钵,更是见证了秘色瓷这一赫赫有名的古代青瓷的原产地。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发现了北宋越窑的“顶级”窑址。   青瓷是...
司岙窑址首次出土“秘色”字样
相关描述:  继2016年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获得全国十大发现后,2017年文物部门又对该窑址进行了发掘。其中在一件瓷质匣钵上发现了“罗湖师秘色木宛”六个字, “秘色木宛”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帐上的文字完全相同。这不仅是在窑址上首次发现 “秘色”字样,同样也再次证明瓷质匣钵就是烧造秘色瓷的重要窑具,秘...
从器物看古人对长寿和永生的追求
相关描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两句诗词让我们感受到在这个重要节日里人们的内心情感。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这里,让我们用实物来了解一下古人对长寿、永生和往生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宋·影青捏塑狮型镇墓兽     影青瓷又称映青瓷,是宋...
邢窑文献馆|启动驻留艺术家工作室项目
相关描述:   2018年5月5日,邢窑文献馆正式启动——驻留艺术家工作室项目。该项目意在吸纳国内外陶瓷艺术家以创作、展览及活动的方式走进邢窑,深入体验邢窑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   “驻留计划”是一种短期的驻地创作交流方式,由机构或个人向邢窑文献馆提交资料申请驻留,经项目组审核通过后,...
唐越窑青釉钵
相关描述:     青州市博物馆藏唐越窑青釉钵(见图),口径18、高10、底径8厘米。侈口,圆唇,唇下饰凹弦纹一周,鼓腹,腹下急收成平底,底微内凹,体施全釉为青釉。胎质细腻,胎体规整,釉面匀净,釉色晶莹。2011年山东省文物鉴定小组鉴定文物时,白云哲先生鉴定此器为唐越窑青釉钵,器型比较美观。 ...
丰城洪州窑青瓷水盂
相关描述:     我国的文房用具有着悠久历史,水盂是文房用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它是专用来盛水以供磨墨写字与洗笔。水盂制作秀美隽巧,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自古倾注了文人雅士的关怀和钟爱。水盂古时称水中丞,最早应出现于三国时期,因越窑在西晋时已能烧制出精美的蛙形水盂,蛙形水盂又是六朝青...
宋代越窑刻花四方瓶
相关描述:     古瓷都上林湖滨湖地区,在晚唐以前为余姚县辖区,晚唐时代划归慈溪县,五代时又划归余姚;而余姚县古代是隶属越州管辖的,故名。越窑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迄今发现的越窑窑址有700多处,分布在今浙江东部的宁波、绍兴地区。主要集中在甬江流域的慈溪、余姚、鄞县、奉化,浦阳江流域的诸暨...
东晋越窑青釉褐色点彩洗
相关描述:     该器高3.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5厘米。青釉,厚底露胎,壁腹斜直,薄唇,外侧壁腹上部刻划有二道直线匝纹,于口唇处着四组对称褐色斑点。口沿外缘做工规整,宽为0.5厘米细边,与器物壁腹的上部二道匝线构成上下呼应,使其显得既稳重简约又轻巧大方。外底为平底(图2),露胎...
工艺精湛的西晋青瓷
相关描述:     越窑,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自东汉晚期烧制出完全成熟的瓷器至北宋末年的衰落,历经千余年的盛衰演变与更替,烧造瓷器历史之久,是我国的一大名窑。   在漫长的烧制瓷器的历史中,越窑出现了两个鼎盛期,其一是在西晋时期,其二是在唐中后期至五代时期。特别是在西晋时期,越窑无论在造型、...
寿州黄釉瓷历经千年显唐韵
相关描述: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寿州窑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唐代烧造瓷器工业中比较重要的窑口之一,向以烧造黄釉瓷著称于世。关于寿州窑的产品,真正追溯其发展历史,应该说其创烧于南北朝的初期,兴盛于隋唐中期,衰落于晚期。早期是用还原气氛烧造出青瓷,釉色为青灰色,胎白质细,有微量的小砂点,到了...
丰城洪州窑青瓷水盂欣赏
相关描述:   我国的文房用具有着悠久历史,水盂是文房用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它是专用来盛水以供磨墨写字与洗笔。水盂制作秀美隽巧,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自古倾注了文人雅士的关怀和钟爱。水盂古时称水中丞,最早应出现于三国时期,因越窑在西晋时已能烧制出精美的蛙形水盂,蛙形水盂又是六朝青瓷中特有...
景德镇窑及青白窑系
相关描述:  景德镇是江西的偏僻小镇,也是历史上闻名的瓷都。它在唐朝时就开始生产青瓷,一些瓷器被列入朝廷的贡品;五代时,这里的青瓷和白瓷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景德镇原先叫昌南镇,其名犹如英语China的发音。宋真宗景德年问(公元1004 1008年),皇帝对这里生产的瓷器爱不释手,就干脆把自己的年号“景...
隋唐时期的窑口
相关描述:  一、柴窑   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
五代“秘色”青瓷美如玉
相关描述:     世界瓷器的发源地在中国,而越州是中国瓷器发祥地之一。越州窑简称越窑,其中心窑场在浙江上虞和上林湖地区 现在属慈溪市 .这个地方是古越人居住地,周代属越国,秦汉以后属会稽县,唐代改为越州。越窑的历史可追溯到商周的原始青瓷时期,东汉晚期创烧出成熟的瓷器,晚唐、五代生产出历史上最...
隋唐时期陶瓷业的发展
相关描述: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   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发掘出的隋墓里,我们可看到大量质量较高...
主题文物勾勒历史记忆 博物馆“三狗”迎新春
相关描述:   青釉狗圈   元代白玉狗   崧泽文化兽首形玉饰   农历“狗”年临近,不少超市的货架上都已经摆满了与“狗”相关的吉祥物,挂饰、贴纸、玩具等应有尽有。这些吉祥物大多以红色作为主色,寓意着红红火火。而在常熟博物馆的展柜里,同样静卧着三只珍贵的“狗”,它们虽不艳丽夺目,却...
越窑器物的鉴定
相关描述:  一  越瓷鉴定的要领   瓷器鉴定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器物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考古发掘的许多古墓、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各窑口的瓷器制品,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器物,这为我们鉴定越窑瓷器的年代提供了典型的标准器。根据考古发掘中所接触到的越窑瓷器,在鉴定时必须掌握五大要领,即越瓷的造型...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