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44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东京中央2015春拍台北预展将亮相沉香系列
相关描述:   日本闻香源于中国,东汉杨孚的《交州异物志》最早提及沉香:「蜜香,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外皮烂,中心及节坚黑者,置水中则沉, 是谓沉香」。古时沉香受士大夫推崇,常举行香会,品鑑沉香散发的馥郁气味;至唐代,熏香文化传至日本:初时,仅供寺院燃香供佛之用,后来,贵族三条西实隆奠定香道的基础,...
越窑——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
相关描述:东晋 越窑 青釉褐斑四系壶,高17.9cm,口径8.4cm西晋 青釉双系卣,高23.7cm,口径11.7-10.6cm,底径16.4cm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
越窑器物的鉴定要点
相关描述:越窑青釉菱花口盘,五代,高2.1cm,口径10.7cm,底径5.3cm西晋 青釉双系卣,高23.7cm,口径11.7-10.6cm,底径16.4cm东晋 越窑 青釉褐斑四系壶,高17.9cm,口径8.4cm越窑 西 晋青釉双系罐,高23.8cm,口径21.4cm,底径13.7cm东晋 青釉...
收藏陶瓷 玩到高古便高雅
相关描述:  “古玩”二字,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古玩的精髓在于古,趣味在于玩,赏玩到高古便高雅,赏玩到高古瓷器便更有境界。   徐俊和介绍说:赏玩青铜器的藏家们通常都是从历代钱币入手,继而追溯到汉唐铜器,再赏玩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收藏陶瓷 玩到高古便高雅
相关描述:   “古玩”二字,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古玩的精髓在于古,趣味在于玩,赏玩到高古便高雅,赏玩到高古瓷器便更有境界。   徐俊和介绍说:赏玩青铜器的藏家们通常都是从历代钱币入手,继而追溯到汉唐铜器,再赏玩到商周时期的青铜...
瓷器中的羊形器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羊,自古以来是人类驯养的六畜之一,古人以为羊性情驯良,形容清俏,“群而不党,跪乳有家”。是一种祥瑞动物,受人崇尚。《说文》:“羊,祥也。”《春秋繁露》:“凡贽,卿用羔,羔有角而不用,如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谤,类死义者。羔饮其母,必跪,...
宋青花瓷省油灯碗鉴定功略
相关描述:  灯盏是古代照明用具。瓷制灯盏始于东汉,盛行于三国以后。六朝时的灯盏,通常由油盏、托柱、承盘3部分组成。三国西晋的越窑青瓷制品,有的将托柱做成人形和熊形、羊形、牛形等动物形,承盘下安3个兽形或蹄形足。南朝的灯盏多无足,而托柱变得很高。唐代常见的造形为碗碟状,内壁有一圆环。据陆游《斋居纪事...
历代各窑口陶瓷气泡的特征
相关描述:  以肉眼观察而言,我国古代陶瓷中绝大多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气泡特征均不是很明显,有的甚至观察不到气泡,仅有少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才具有比较明显的气泡特征。以下对历代陶瓷的气泡情况予以简要说明:商周及秦汉原始瓷的釉层较薄,釉中基本上无气泡。六朝时期的青瓷,由于器表布满密集的开片,只在聚釉处能...
“懒窑”传说
相关描述:  魏晋名士流行身着大肘袖袍与束长宽腰带的大管裤,坦胸露怀,以示不惧礼法束缚,追求内心充分的自由洒脱,表现出以嵇康为精神代表的文化阶层,懒于投好权贵的高雅人格。   只有无欲无求、身心松弛,才能享受到淡然、舒适的“懒洋洋”。一个“懒”字改变了当时社会的审美习惯,宽松肆意的袍服随便地披在身...
鉴定专家也要“接地气”
相关描述:  我们必须承认专家鉴定的权威性,毕竟专家们理论知识颇为丰富,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些藏品的鉴定,他们是可以做到引经据典、触类旁通的。   然而,也有个别专家因为偏重于书面知识,偏重于理论知识,且鉴定的东西有局限,因而对一些区域性较强的藏品,尤其面对真假难辨的藏品时,他...
文物揭示梅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渊源
相关描述:  提起“海上丝绸之路”,不少人会以为它仅与沿海城市密切相关,而与梅州山区少有瓜葛。其实不然。日前,我市民间收藏家魏金华向记者展示了他所收藏的部分文物,揭示了梅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频密的交流。   水车窑:梅州出口商品的“鼻祖”   魏金华收藏的“唐代水车窑青瓷四系罐”在2...
上海博物馆修复十件青龙镇陶瓷
相关描述: 长沙窑变形莲瓣纹碗 上海博物馆修复十件青龙镇陶瓷 越窑青瓷大碗   在美银美林“艺术保护项目”的赞助下,上海博物馆精心修复的10件唐宋精美陶瓷近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经修复后的文物不仅完美展现了上海的历史丰姿,也让子孙后代在鉴赏珍宝时有物可循。  美银美林“艺术保护项目”旨...
10件青龙镇唐宋陶瓷器完美亮相 修复首试电脑建模技术
相关描述:   宋代龙泉窑长颈瓶 唐代长沙窑变形莲瓣纹碗 唐代景德镇褐釉瓷拍鼓 (资料)   10件青龙镇出土的唐宋陶瓷器,完美修复后昨天在上海博物馆集体亮相。电脑建模技术首度被引入上博陶瓷修复,专家透露,今后有望通过3D打印令修复更上一层楼。   青龙镇位于青浦区青龙村,曾是唐宋两代贸易重镇...
龙泉窑瓷器成古董瓷器拍卖市场中的潜力股
相关描述: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据博纳古董拍卖网统计多生活用具为主,...
浅析中国古代陶瓷款识的发展及艺术性
相关描述:  何谓陶瓷款识?注解为:在陶瓷的底部或其他部位,标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性的图案,这些统称为陶瓷款识。   在陶瓷款识出现之前,中国古代最早的款识反映在青铜器的铭文上。在《汉书·效祀志》中记述有:“鼎细小,又有款识。”其...
唐、五代时期青瓷的杰出代表越窑青瓷
相关描述:  唐代制瓷业在隋代的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如冰似玉”的越窑青瓷和“如银似雪”的邢窑白瓷,即“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制瓷业的生产面貌。其实,唐代瓷器生产面貌远比所谓“南青北白”的简单概括更为丰富多样,迄今考古调查与发现的唐代瓷窑窑址遍布大江南北,当时的古瓷名品如长沙窑...
陶瓷书法的发展历史
相关描述:  陶瓷书法的发展,就是其所采取的形式和内容的发展,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陶瓷书法的形式和内容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发展的。   1,原始青瓷发轫于商代中期,据现有考古资料,原始瓷器上未见铭文。   2,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出现了比较成熟的瓷...
陶瓷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相关描述:  进入汉代后,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绸之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
青瓷茶具的起源与历史
相关描述: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拥有莲花纹饰。唐代的茶壶又称“茶注”,壶嘴称“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时的鸡头流子。相传唐时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了一种茶碗的碗托,她以蜡做成圈,以固定茶碗在盘中的位置。以...
陶瓷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相关描述:  进入汉代后,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绸之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