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54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陕西省美协主席​郭线庐在陕西省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关描述:5月25日上午,陕西省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在省委西院三号楼一楼礼堂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常务副省长王晓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鲍永能主持。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高阳,省文联党组书记张琳,省作协党组书记齐雅丽,省美协郭线庐、陕西省戏曲...
彭德专栏 | 罗平安的皴画
相关描述:​长安画派解体之后,罗平安异军突起,受到中国画坛的推崇。起初,他融会写生与写意,即兼采赵望云的写生作风和石鲁的写意情调,然后摇身一变,摆脱长安画派的所有羁绊,我自为我,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不少人认为,从那以后的三四十年间,罗平安始终停留在成名的时代,境界结了壳。对此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几十年如...
画家赵凤岐(风岐)先生优秀作品赏析系列《七》
相关描述:画家赵凤岐(风岐)艺术简介,河南宝丰人,汉族,民主党派,副教授,陕西美协会员,西安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协会理事,陕西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陕西·西岐雅轩工作室主任。赵凤岐先生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就职于陕西省艺术学院,主讲水粉风景。作品多次发表在《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甘肃日...
“春蚕精神”显现出的文化现象--纪念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研讨会侧记
相关描述:  享誉我国美术界的工笔画大师、著名美术史论家潘絜兹先生离开我们十年之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北京画院和中国画学会于2012年8月27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五楼报告厅,联合举行“春蚕颂”--潘絜兹先生的艺术境界与贡献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著名画家和美术理论家等与会代表从早上八...
程征:要了解赵森首先涉及“传承”
相关描述:要了解赵森,首先涉及“传承”。 “传承”这个词汇虽只有两个字,却包含两个人,一件事——传递者、承继者,和一件值得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事物。赵氏家族即持续着一宗传承了三代的事物。赵森的祖父赵望云先生于上世纪初,中国画面临时代性大变革的时候,坚决地从贵族化、因袭性的强大旧势力中冲杀出来,走向民...
严家宽 || 傅抱石山水画解读
相关描述:  一  这幅画正在武汉美术馆展出,我去看了两次,画是高远法。前景压的很低,只占六分之一,一组松树林,树小。中景占据画面主体,一座险峰山崖,山石用抱石皴,由宋元时期披麻皴、解索皴、石涛拖泥带水皴而演变,比石涛用笔速度更快,下笔力度更大,表达山石结构更准。中景山顶画松多棵,树法用笔同石法,散...
地域文化与中国山水画发展:墨问河山——中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暨论坛在盘锦举办
相关描述:《中国美术报》第238期 专题7月15日,由《中国美术报》社、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中共盘锦市委宣传部和兴隆台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北斗水墨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辽河画院、广厦艺术街协办的“地域文化与中国山水画发展论坛暨墨问河山——中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在盘锦市广...
专稿|范炳南“再书写”不是我绘画的延伸,而是真正的颠覆
相关描述:  这不是我绘画的延伸,而是真正的颠覆。——范炳南  十年前,他谨遵恩师何海霞之言教,至65岁结束隐居生活“出关问道”。又十年,时至75岁,他完成个人创作的蜕变,展呈颠覆性的“再书写”。  他以2011年在西安美术馆举办“粗枝大叶—范炳南出关问道”近百张范式山水画,完成对传统中国山水画的“...
水墨涅槃—晁海水墨经典80幅解读
相关描述:            水墨涅槃        Water Ink Nirvana                   —晁海水墨经典80幅解读                   —A Reading into 80 classic water ink paintings by Chao...
张跃华:彩墨飘扬、梦春飞舞
相关描述:  张跃华不善言谈,笔者不喜欢言谈,一件事,张跃华为了照顾对方的想法,总是反复解释,笔者喜欢"行"、"不行",之后,就不多说了,事实上,都属于不善言谈者,不善言谈者更容易神交,笔者敬重一个卓然自立的艺术家,喜欢一个典型艺术家的艺术,张跃华也很愿意对一个懂他艺术的人无话不谈。  中西绘画都讲...
笔墨中的长安精神-论王金岭的大写意画
相关描述:  笔墨中的长安精神-论王金岭的大写意画  西安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 王珠珠 转载《美术》杂志  王金岭是当代陕西长安画派的代表,是继石鲁先生之后将中国的大写意画的理与法、意与境、笔与墨、情与境处理到一定高度的艺术家,他不但传承了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更是将当代中...
吴爽:石朴博览众家之风,得名家之长,使其作品既有笔墨之功,又具意境之趣,古意盎然!
相关描述:  心像之境  文 | 吴爽(美术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石朴先生习画,未入正规学院,虽经名师指点,却以自学为主。但观其画作,无半点业余之迹,反多有传统之痕,笔笔俱来历。石朴善作山水,亦涉花鸟,其绘画风格之丰,让人甚为感慨。概而言之,其山水画有两种风格:一为由黄秋园、黄宾虹,上追石...
画家赵凤岐(风岐)先生优秀作品赏析系列《七》
相关描述:  画家赵凤岐(风岐)艺术简介,河南宝丰人,汉族,民主党派,副教授,陕西美协会员,西安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协会理事,陕西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陕西·西岐雅轩工作室主任。  赵凤岐先生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就职于陕西省艺术学院,主讲水粉风景。作品多次发表在《陕西日报》《西安晚报》...
专栏|王萌:探索策展语境下的典藏活化与社会美育
相关描述: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馆,被美术界誉为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以美术史的长线视角体现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进程,也作为化育大众的美的平台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以策展的方式,特别是运用策展主题的学术作用和展示框架,在“典藏活化”和“社会美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2021年1月9日,以“...
心纳高山云水近,情系沧海烟雨浓—— 赵凤岐先生的山水世界
相关描述:  中国画,笔墨也,山水画,意境也。胸有丘壑意境生,挥墨走神非易功。  赵凤岐先生,著名中国山水画画家。一个汲取了东西方艺术营养,把画卷当“孩子”滋养的“灵魂画家”。他走遍祖国的大山名川,默默耕耘。春去秋来,匆匆数十载,把对山水的那份真挚情感,落墨于自己的作品。他画笔下的水,从来不曾波涛汹...
【特别推荐】著名画家赵凤岐给全国人民拜年
相关描述:  赵凤岐(风岐),河南宝丰人,汉族,民革党员  1969至1974年从师于赵望云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  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后又追随颜文梁、杨祖述、周本义、丁加生、全山石等先生  同年就职于陕西省艺术学院(原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合称)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
美术学博士盛葳:石朴--创造了一种基于传统,又融入个性和创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品格
相关描述:  盛葳  (美术学博士、《美术》杂志编审、副主编)石朴 春来过半28cm×40cm 2017年  在石朴的同代画家中,艺术经验的来源有几种类型较为普遍,写生对当代中国画产生着重要影响,石朴的从艺之路从速写开始,也游离名山大川,但他创作中的“再现性”因素不强,正如我们都见到《搜尽奇峰打草稿...
美术学博士林夏瀚:石朴山水画中的乡土本色
相关描述:  林夏瀚  (美术学博士,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石朴 温柔原来是故乡144cm×31cm 2012年石朴 温柔原来是故乡(局部 )  石朴先生的山水画苍茫浑厚,在生机勃发之中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情感。乡士本色,是我读他作品的最大感受。这种乡土气息犹如在泥土中自然生发的植...
色染黄土地,墨浸高原情
相关描述:  百年以来,位于陕北地带的黄土高原一直是文学艺术家们执迷与热爱、欣赏与赞美的神圣之地。特别是在近现代中国地域画派中,“长安画派”以及延续生成的“黄土画派”均是以黄土高原的山水形貌与淳朴民风作为主要表现题材,经过诸位名家的描绘与抒写,使得这片热土上所承载的文明与精神不断地感化着后人。  而...
(序)图式与笔墨——读陈芳桂新潇湘山水
相关描述:​在塞纳河边,要一杯咖啡,看着窗外的小雨,耳边是我听不懂的音乐,但节奏很美,问侍者要了几张便笺,掏出自带的中国水笔,开始写一篇中国山水画家的艺评-这真是一种融合古今中外的混搭的情境。这情境其实同我要评的这位中国山水画家的作品蛮搭的。一个月前,我到陈芳桂的工作室,同他的老师李宝林先生看了一个...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