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165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博古斋开启新一轮春季大拍
相关描述:  编者按:李东溟,上海博古斋拍卖有限公司新掌门人。首次打破博古斋单一传统古籍、书画类拍卖的历史,拉动了博古斋2012年春季大拍“精”、“新”、“奇”、“特”的战事。   2012春季大拍即将起槌,各大拍卖公司极具戏剧性的“热战”也将逐渐拉开帷幕。在争抢有限资源、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的拍卖...
关于孔小瑜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关描述:  孔小瑜以其“妙造自然”的绘画及特具的“强记默写”才能和造型能力,将秉承家学的花鸟博古画推向了一个颠峰。被誉称为“任伯年后第一人”。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对孔小瑜艺术进行学术层面上的研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虽然在一些报刊上曾见到部分孔小瑜生前好友及学生的回忆文章。但整个时代...
买鸿钧谈艺录
相关描述:  谈创作   ▲大画宜得得势,小品宜得趣。大画要在夺人眼目、摄人魂魄,故山川形势、草木聚散、道路掩映,皆须得位,失其一者,必致涣散。明人沈周言,吾年四十后方敢作大画。此过来人语。画家行年至此,学养、功力、体魄兼备,方堪驾驭。   ▲作画之先,胸中需先有画意鼓荡,或缘于诗文,或缘于造化...
八论
相关描述:  论书法   今之画家多不为书,唯于技法上下功夫。此又以学院为甚,真大弊也。吾国文艺,大别西方。以写心寄怀为上。书法一道,直抵人心。清人赵之谦于其章安杂说中有云:画之道本于书,书不工而求工画,如小儿未离乳先哺以饭,虽不皆受病,然瘠与驹必不能免也。古画家能画则必工,画家不能书,必有市气。...
吉祥稀有题材书画迭创高价
相关描述:  在艺术品拍卖场上,人们常常会把画家的知名度与其书画的价格联系起来。实际上,影响书画家作品的价格远不止是知名度,比如,书画的题材也能影响画的价格。如张大千的书法,由于市场存量很大,其市场价格很难比肩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人,但是,遇到吉祥题材,价格往往不菲。如2008年北京匡时(微博)...
吴昌硕不断重复自己,缺少更多精尖作品
相关描述:  吴昌硕是当之无愧的大师,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在20世纪,他都是不可超越的。他的篆刻开宗立派,书法开宗立派,绘画也开宗立派——在中国艺术史上,像他这样开宗立派的人物,还是不多的。   评论家刘墨对于吴昌硕的“不可超越”深表赞同,不过,他亦点出这位大师的硬伤——题材方面没有多少开拓,画面俗...
盛世宏篇惊天下 气吞山河动京华
相关描述:  李铎先生的书法体现着雄浑之美。所谓雄浑,即作品的博大沉雄,质朴大气,具有鲜明的阳刚壮美之风,李铎先生说:『我喜欢阳刚大度,喜欢壮志凌云之气,喜欢博大雄浑之风,喜欢跌宕起伏之变化。』他为张家界黄龙洞题碑刻石创作的『绝世奇观』四个大字,字径超过一米,尤如横空出世,古茂苍茫,厚重至极,令人惊...
让优秀的印论遗产不再流失
相关描述: 元代印论专著 吾衍《三十五举》   “当我1980年代开始涉足历代印论这一领域进行考察时,展现在眼前的竟是一片荒芜的田园,许多重要的印论著作,已有孤本之势。资料的缺乏和混乱为研究带来了障碍。于是笔者以为澄清这混乱、整理和研究古代优秀的印论遗产,是当代印章艺术理论研究者的重大课题。” ...
印从书出 胆敢独造(一)
相关描述:  一 从杨柳青版《齐白石三百   石印》说起   二○○九年秋,我应北京画院之邀,负责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书法、篆刻整理工作,有幸于二○一○年二月四日、五日在北京画院获见齐白石家属于一九五七年捐赠的三百方印章原石。三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又率几位善印的学生,在北京画院将这批藏印拓成印谱...
西泠印社二○一一年春季拍卖会概览
相关描述:  西泠印社二○一一年春季拍卖会已于七月十九日在浙江杭州收槌。本次拍卖会推出了『中国书画』『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历代古琴』『中国陈年名酒』『西泠印社首届鸡血石』『近现代名家篆刻』等共二十三个专场,共计三千四百一十八件拍品,总成交额为十五亿二千万元人民币,总成交率为...
收藏专业性强路子一定要窄
相关描述:  随遇而安。我做收藏不执着,不会把一件东西看得那么重。   必须先有了兴趣与知识储备,才能去做收藏;收藏专业性强,杂货铺不是真正的收藏家。   我没有卖出过一幅藏品,没有用这些东西换过一分钱。我是在做真正的收藏。”   ———张铁林   张铁林是影视圈里的“大腕”,但他也是一个知...
齐晓石篆刻的视觉魅力
相关描述:  丽江。  金石长寿。     齐晓石的很多印章我都很喜欢。他篆刻的“十二生肖”,吸收了古代缪篆的营养,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将可读的文字转换成视觉的图形,丰富的线条 变化让汉字结构产生一种独特的韵律和动势:或扁或圆,或长或短,亦庄亦谐,精彩纷呈。后来,又看到他篆刻的“丽江”...
方传鑫书法展:隶书成焦点
相关描述: 方传鑫隶书作品   知名书法家方传鑫“书法篆刻展”3月3日起将在上海朵云轩(南京东路)展厅对外展出。   此次展览的作品真、草、篆、隶均有,而尤其让人关注的在于隶书。正如书画评论人江宏所言,书法界知道方传鑫,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曾主持过《书法》杂志,还在于他写得一手出类拔萃的隶书。“上...
大雅久不作,其衰竟谁陈——略识曾来德先生书法小品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经历了殷商的发端和秦汉的开拓,到魏晋时始大量用毛笔在纸帛上书写,起初多是书函往来,短札尺素,尽是小幅,今日所见遗留较早的墨迹,如索靖《出师颂》、《三希堂法帖》、《二王手札》以及天下三大名帖无不是篇幅短小。何也?一是造纸技术所囿,二是欣赏形式之异。其时书法多为士大夫案头把玩,书写...
从全国第二届隶书展获奖作品看新时期隶书创作的发展方向
相关描述:  汉朝末年,随着更简便易行的楷书、行书、草书的出现,隶书逐渐走向衰落。清朝末年,在康有为等人的倡导下,碑学大兴,人们对隶书的学习研究兴趣又开始提高,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更是获得了书法界的普遍重视。其表现在于以下几点:一是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一些原来鲜有人注意、与正统隶书写法差距较大的碑...
海上画派巨擎任伯年书画的艺术价值
相关描述:  时下,“海派”一词可谓深入人心。艺术市场上,从“海上三任”到吴昌硕、虚谷,这些名字个个如雷贯耳。尤其任伯年这一海派巨擘,更是从来就不缺乏“粉丝”。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局部   任伯年的作品基本是最早进入艺术市场的,但随着多年来的市场沉浮,当人们一次次质疑中国古代书画家欠缺...
两个木匠的一段奇缘
相关描述:  德国波斯尼亚裔建筑师塞尔曼·塞尔曼纳吉奇(SelmanSelmanagic),喜欢齐白石的绘画或许不是一个偶然。   1905年,塞尔曼出生在德国乡下。是年,齐白石41岁,诗画篆刻已渐渐成名。一日,在朋友黎薇荪家见到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于是齐白石始摹赵之谦篆刻,并游走于桂林、阳...
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
相关描述: 赵之谦《岁寒三友》   近代我国绘画流派中,以上海画家的“海派”时间较早,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说起“海派”,一般都以赵之谦(1829-1884年)、吴昌硕(1844-1927年)为开山人物、领军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吴昌硕虽是浙江安吉人,但在上海时间长、活动多、成就大,说他是“...
拍卖两极分化行情加剧
相关描述:  随着极具戏剧性的2011年的落幕,艺术市场自2009年开始的一轮繁荣周期已告一段落。回看这3年的市场发展,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2011年。   从2009年起中国艺术市场就进入了“亿元时代”,然而,“两极分化”却是这一轮行情最大的特点;遗憾的是,经过这一轮盛衰周期,以北京为中心的北...
拍卖两极分化行情加剧 南北落差引人注目
相关描述:  随着极具戏剧性的2011年的落幕,艺术市场自2009年开始的一轮繁荣周期已告一段落。回看这3年的市场发展,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2011年。   从2009年起中国艺术市场就进入了“亿元时代”,然而,“两极分化”却是这一轮行情最大的特点;遗憾的是,经过这一轮盛衰周期,以北京为中心的北...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