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1355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现场&视频 | “光舟遂航:首届金鸡湖未来媒体艺术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启幕
相关描述:​7月12日,中国首个聚焦未来媒体艺术生态的学术性展览,“光舟遂航:首届金鸡湖未来媒体艺术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启幕。展览由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指导,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办,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承办。展览由知名策展人管怀宾、陈南汐精心策划,汇聚了来自全国十二所顶尖艺术院校的四十三件(组...
雅昌专栏 | 张辉:云头如意腿桌与“宋画”“明画”年代 ——《中国家具史》㊲
相关描述:最精致的古代家具图像,多在“宋画”“明画”中。故家具史叙述中,它们一定出场。但吊诡的是,这些画作真伪难定。据此所云的“宋代家具”“明代家具”,有空中楼阁、梦中美景之嫌。“宋画”即史上曾传为、曾论为宋代之画作,为传世卷轴画。宋代画作上,无作者钤印题款,未见明确著录,出身复杂。真品外,不乏“摹...
岁月断简,时间在别处一一在时间缝隙中拾捡,借艺术锚定生命的裂痕与存在的微光
相关描述:撰文 / 傅榆翔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讲:文明进程是一系列不断发现我们尚未意识到的问题。时间,像是一片柔软而又无边的海洋,在表面阴晴不定的浪涛之下,暗藏着无数层层叠叠的涟漪。而在更深处,沉淀着不为人知的玄妙与秘密。岁月终究会在每个人的身上刻下无法抹去的痕迹,而在我历经六十二年的光阴里,这些痕迹...
重塑的力量 ——《Z世代城市回复与转发》王小双艺术对话
相关描述:由悉尼朱雀艺术(Vermilion Art)呈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彭勇与王小双的双人展 Co-Living:光构之隙(Co-Living: In the Crevices of Light),在7月2日顺利闭幕。正如策展人朱雀艺术总监艾琳(Aileen Moka)在策展引言中提到的:“在光与...
笔墨的在场与超越:老甲绘画中的现代性诠释
相关描述:2025年5月14日,“踏月嘶风——老甲大写意作品展”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通过80余件作品与文献,全面呈现贾浩义(笔名老甲)六十余年艺术探索的成果,这是老甲作品第一次在上海展出,引发学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展览由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担任策展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石墨担任...
《色见·李向阳》在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正式启幕
相关描述:《色见・李向阳》于2025年6月28日在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启幕。这场展览既是艺术家李向阳七十二载人生的视觉自传,更是一场以色彩解构生命、克服偏见的精神探索。当带着时代印记的物件与七方色域展开跨时空对话,愿每位观者都能在色彩交织的褶皱里,遇见生命最本真的模样。“色见·李向阳”文/李晓峰(一)...
结构之下,图像之上
相关描述:​在当代艺术中,设计师与艺术家之间的界限正变得日益模糊。目前工作与生活于伦敦的华人视觉艺术家孙文彬,正是这类边界模糊化趋势的有力见证者。他从平面设计出发,进而进入装置艺术、材料实验与文化叙事的复合领域,以图像系统为基础,构建起一套触觉化、结构化且充满批判性的视觉语言。孙文彬的艺术路径,不仅...
学术评论|傅榆翔装置雕塑《融合》
相关描述:文 / 21世纪雕塑文献库傅榆翔的《融合》作为一件融合雕塑艺术、文化思想与当代技术的装置作品,超越了传统雕塑形式的局限,成为一件触及深层文化与哲学议题的艺术品。作品以金属不锈钢为主材,精细地分为贴金与镜面不锈钢两大元素,在材质与形态的构建中表现出对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深刻对话与反思。通...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 | 吴琼:《文艺复兴艺术史写作的艺术学问题》回顾
相关描述:讲座海报2025年5月23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办的“艺术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在研究生院6408教室进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琼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张冰教授主持。张冰主持吴琼以文艺复兴艺术史写作为切入点,指出传统艺术史叙事存...
栅格间:王贝伊的媒介聆听
相关描述:在后殖民主义理论框架下,文化身份的流动性与混杂性已成为当代艺术实践的重要议题。艺术家王贝伊的创作实践正处于这一理论脉络的核心地带,其艺术语言植根于身份流动性的本体论思考,通过物质性媒介的碰撞与转换,构建起一套独特的文化符号转译系统。王贝伊,《符号性回音》,2025,铝板,43 × 156 ...
雅昌现场|人生有限 求知无尽:“大道箴言”邵大箴先生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央美院举行
相关描述:6月21日,“大道箴言——邵大箴先生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邵大箴先生的学界同仁、故交挚友和历届学生代表,邵大箴先生家属出席纪念会,以学术的方式共同追念这位卓越的美术史家和美术教育家,深切缅怀邵大箴先生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风范。纪念会现场学问,学问,最主要的是通过学习、思考和研...
牟群:从50后到00后的艺术家和批评家
相关描述:文/牟群/四川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今天的艺术生态,呈现多元化多年龄层的混合状态。所以,过去那种艺术批评方法,以线性和断代的方法來面对,肯定就是有问题的。出自人类普遍的弱点。人们.一般都是按自己这一代的经验来看问题。瞧不起其他代际的人。如50后瞧不起70后,60后不屑于50后,更瞧不起80后。...
《无法暂停 / 远古之唤》:傅榆翔2025系列油画评论
相关描述:文 / 薛 萨远古原型的当代转译:史诗性意象的构建傅榆翔《无法暂停 / 远古之唤》系列,以骏马作为精神原型,突破传统写实语境,将马的意象升华为跨越文明谱系的图腾符号。三幅作品通过动态解构,呈现出多维度的视觉修辞与精神隐喻:时间维度:作品中马的形象凝练了史前岩画的生命力、古希腊浮雕的雕塑感与...
第11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11) 发布暨主题论坛“激进的‘风土’:南方叙事与艺术写作”举办
相关描述:6月7日上午9:00,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久事美术馆联合主办的第11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11)发布暨主题论坛开幕式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正式开幕。活动分为第11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发布和主题论坛“激进的‘风士’:南方叙事与艺术写作”...
展览预告|“雕塑小史:时间沉淀物”将在山中天艺术中心开幕
相关描述:​雕塑小史:时间沉淀物A Short History of Sculpture: Time Deposits策展人:张营营艺术家:刘焕章、展望、梁好、王鲁炎、杨鹤、于吉、张淼、刘建华、共代谢 Cometabolism Studio、冯至炫、梁硕、何翔宇、张一、杨光南、吴尚聪、赵要、丁世伟、...
存在、死亡与身份认知:跨学科创作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探讨
相关描述:祝苇杭是一位现居伦敦的视觉艺术家与数字媒体设计师,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其创作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围绕存在、死亡、身份认知和自我塑造展开跨学科研究。她关注个体如何在感知与外界刺激的交织中构建“自我”,以及对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认知过程。她擅长运用实验性媒介和隐喻表现手法,深入探索自我意...
《我负丹青——吴冠中艺术展》时隔四十五年,再度深圳启幕
相关描述:“我负丹青——吴冠中艺术展・深圳特展”于2025年6月6日在深圳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深圳美术馆和浙江美术馆联合主办,以吴冠中先生的自述为线索,为观众呈现两所美术馆收藏的吴冠中佳作、吴冠中师友赠予他的艺术精品、文献手稿等展品,共计六十二件。也是时隔四十五年后,吴冠中艺术展再度在深圳启幕。吴...
黄莎莉个展《火凰∞巨喙》:文化融合的艺术之旅
相关描述:2025年5月25日第二届燕郊双年展的艺术家工作室单元中展出了《火凰∞巨喙》系列作品,这是巴拿马华裔艺术家黄莎莉HUANG SALLY的文化融合之作。美洲热带基因与东方古老魂魄,在莎莉笔下碰撞熔合。从《梦中花园》的印第安手绣到《涅槃重生》系列的布面丙烯,从《凤穿牡丹》的油画细腻到《抽象巨嘴...
王衍成的绘画语言是一种陈述话语
相关描述:总之,我不想排斥主体的问题,我想界定主体在话语的多样性中所占据的位置和功能。—米歇尔·福柯 《知识考古学》陈述既不是可见的,也不是隐藏的。—吉尔·德勒兹 《 论福柯》看到王衍成的新作展,头脑中显现出这样一些文字:“过去一向作为研究对象的线性连续已被一种在深层上脱离连续的手法所取代。”“每一...
雅昌现场 | 火山、场域以及绘画表面 白立方香港呈现萨尔瓦托雷·恩布勒马创作40年
相关描述:已故意大利艺术家萨尔瓦托雷·恩布勒马(Salvatore Emblema,1929-2006),出生于维苏威火山脚下的小镇泰尔齐尼奥,并一生大部分时间于此生活创作,因此他的作品深受意大利南部火山区地貌的启发。5月28日,萨尔瓦托雷·恩布勒马个展在白立方香港空间开幕,展览展出横跨艺术家四十年...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