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67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侯伟师生作品展“润物无声”亮相上海
相关描述: “润物无声——侯伟师生作品展”展览现场   “润物无声——侯伟师生作品展”于2014年2月27日至3月11日在徐汇艺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展出的是侯伟老师和六位研究生的作品。   侯伟老师的作品,以传统的方式从画种或者材料的角度来作区分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他在创作的时候具有更多的灵活...
万千气象意味生——浅识田卫平《如歌的行板》系列作品的语言与人文特征
相关描述:  2013年6月以来,不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田卫平油画新作,令人们倍感亲切又分外陌生。说“亲切”,是因为画面上那山,那水,那绿野如茵的丘陵,那婀娜多姿的白桦,都是黑土大地特有的风景;那深秋的山色,那初冬的雪影,那向远方蜿蜒的坡地,那向天际伸展的云霭,都是大美龙江典型的写照。我们因熟悉而感到...
高居翰:中国艺术的翰墨知音
相关描述: 高居翰近照   美国时间2014年2月14日下午2时,被誉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的高居翰(James Cahill)教授,在加州家中安详去世,享年88岁。之前不久,高居翰教授的好友、同为中国美术研究权威的牛津大学苏利文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王伯敏教授先后谢世,让艺术史研究的...
书香永存 惠泽后学
相关描述:  2009年7月,经孔令伟老师推荐,我为《艺术评论》翻译高居翰教授的文章《致用与怡情的图像——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这让我有机会与高居翰、洪再新两位先生结缘,因为文章译完之后高先生请洪先生为我的译稿进行校对,并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修改意见!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读过高先生的一些著作,也在中...
高居翰教授与中国美术学院
相关描述:   摄影/张坚   在2013年秋举行建校85周年纪念活动前,作为这所名校师资、生源和图书三大构件之一的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迎来了寄自大洋彼岸加州伯克利高居翰(James Cahill)教授家的2000多册图书。这笔宝贵的财富,曾陪伴一代中国艺术史家度过非凡的学术人生,现在成为“高居...
与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的谈话
相关描述:  1、首先,我想了解一下你这次展览的创作灵感是什么?为什么选择第零空间?你还有没有在国内和海外有过艺术展览?   这次展览属于机缘巧合,随着2011年《镜子中的地平线》个人摄影作品集的出版,可以说作品展的雏形已经成熟了。我不迷信缘分,但相信缘分的存在——随缘。一方面第零空间做过很专业、...
基于触觉的摄影(方式)
相关描述:  浮雕般的、画像砖拓片式的,一种突出部位的映像,其不再是摄影的光与影的“真实”视觉复制,而是基于触觉的更加真实实在的,仿佛可以触摸的影像。突出的部分由于受光,变得浓重,而细节分明;靠后的部分、位于缝隙中的部分,由于受光少之又少,变得透明甚至显现纯粹的纸基,其视像不再是真实世界、不再是光影...
写生——发觉形式中的生命
相关描述:  对于画家来说,没有比写生再质朴的表达方式了,以至于有时我们觉得太平淡无奇,只视为“伟岸”创作的辅助手段,或是学生习画的过程。但同时没有比写生更神圣更具有绘画的快感,那种本能式直抒胸臆的欣慰,这其中会有冒险与刺激,可当我们在把握那波澜不惊的气象中滕然于心中的啸傲淡定让我们感到一种生命的充...
关于《绘画迹象论》
相关描述:  迹象论前所未有。   迹象原理的运用却早已存在。   尽管我们正处在一个造词运动空前蓬勃的时代,几乎每天都有新异的词语出现,但是,“迹象”作为艺术概念的提出无意于标新立异;相反,这个陌生概念所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它所涉及的内容贯穿于视觉活动的过程之中。这本书只是把读者带...
中国艺术的现代美学言说
相关描述:  十几年前,叶朗就曾感叹,“对于中国传统美学所包含的东方智慧,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丰富性、深刻性和民族独创性,国外的知识界、文艺界可以说基本上一无所知”。“更值得我们严重关切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对中国传统美学也了解得很少。”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传统美学,不仅西方人不懂,中国人,中国当代人也不...
对于刘野的误读
相关描述:   刘野作品   在一本有趣的艺术史书《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中,作者丹尼尔·阿拉斯对于学院式知识的艺术解读进行了批评。从委拉斯凯兹、提香、勃鲁盖尔、到丁托列托,作者用一系列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调侃了所谓“解读”是如何蒙蔽作品本身进行的误读,同时告诉读者——其实绘画艺术想要昭示给我们的,...
沈语冰:在“当代艺术思想论坛”颁奖仪式上的演讲
相关描述:  感谢“当代艺术思想论坛”把“艺术理论奖”这个重要的奖项颁给我。艺术理论非常重要。过去是这样,现在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当代艺术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理论驱动的。1917年,当杜尚将一个现成品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大展上展出之时,他发动了对古典美学的最后颠覆。康德建立在与日常对象相区别的审美对象...
"误绘"不止于真实:从《虞山林壑》到《一河两岸》
相关描述:  好画总有一些不对的地方,不对的地方才有“意思”,有意思的画大概就是雷子人所说的“误绘”。   很多人觉得自己了解现实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每天就身处其中。每个人的手机都可以拍照,每一个客户端都在实时推送全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新闻。那些抓拍的现场和晃动的影像,你真的认为那就是真实吗?  ...
何为画?存于画中的秘密
相关描述:  有关艺术和艺术史的误读从未停止过,发生在《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 中的故事不止为“艺术”勾描了某种存在史,也同样可能为理解有关“风格”之外的艺术增添了另一种背景书。英国艺术史家E.H.贡布里希认为:“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但“艺术家就像个诡辩家...
雷子人访谈之三
相关描述:  雷子人访谈(节选,据原载2011年2月21日《装饰》官网稿重新整理)   采访者:李馨   时间:2011年1月22日14时   装饰:你好,我是《装饰》的编辑,感谢你能抽出时间来与我们谈一谈你的艺术。你的作品,特别是前期作品,多是以表现女人为主,在你看来,是否女人的气质更容易入...
写生日课——谈造型
相关描述:  自《尔雅》“画,形也”至魏晋顾恺之“传神写照”,谢赫“六法”之“气韵”,形神举要日渐明朗。及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均论述了要重视表现各阶级的不同人物性格和不同精神状态;苏轼《传神记》和陈造《论传神》提出了如何捕捉人物神态,陈郁《藏一话腴.论写心》将写形与写心作了区分,传...
殷雄—具象油画的独特坐标
相关描述:  具象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是正如西谚所说:“从一粒沙见整个世界”,我们不妨从某个个案说起,譬如:殷雄的具象油画。在具象油画的坐标系中,殷雄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特殊位置,从某种意义来说,他自我设定了一个相对于整个具象体系中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独特坐标。   科班出身的殷雄,有着正统学院派...
从具象到新具象
相关描述:  马琳V.S.殷雄   马:具象绘画是写实绘画发展、延伸后对于平面的、有具体形象为特征的绘画形态。这是一个大的范畴。但是究其起源,绘画却是起功能性作用的。而能起到功能性作用的手段就是其写实。于是,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它又被认为是对自然的忠实的描写,是对自然现实以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艺...
质朴画语构建时代的笔墨观——从史一墨的作品拍卖后所想
相关描述:  论文摘要:   从2013年保利拍卖看史一墨作品。不得不说史一墨是一位用质朴画语不断探索艺术奥秘的人;史一墨质朴的笔墨点滴都是为心声的表达;史一墨是一个有不竭艺术激情的人;史一墨地域的成长和强烈的责任促使他对社会人与环境的思考,也铸造了他自己的追随时代的笔墨观。由此可以肯定,史一墨将...
魏惠东:在诗意栖居中守望白马精神
相关描述:  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来阐释存在主义:“如果我们把这多重之间称作世界,那么世界就是人居住的家……作为人居于世界之家这一尺度而言,人应该响应这种感召:为神建造一个家,为自己建造一个栖居之所。如果人作为筑居者仅耕耘建屋,由此而羁旅在天穹下大地上,那么人并非栖居着。仅当人是在...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