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678条信息
- 评艮岳记——历史图像的剧场
- 相关描述:
侯拙吾的画里隐藏着一种当代艺术在水墨画中的实现方向。理解这一点,是我自己在教学相长中,突有省悟。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坚持认为:中国画的造型意义在图像时代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一幅国画要表达社会现实问题,采用其他方式也可以表达,如果其必须直接采用水墨,主要理由只是直接延续了中国...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09/n865904.html
2016-09-09 10:45:04
- 艮岳记 | 朱青生:当代艺术在水墨画中的实现方向
- 相关描述:
当代艺术在水墨画中的实现方向
——侯拙吾评论
文/朱青生(LaoZhu)
侯拙吾的画里隐藏着一种当代艺术在水墨画中的实现方向。理解这一点,是我自己在教学相长中,突有省悟。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坚持认为:中国画的造型意义在图像时代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一幅国画要...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06/n864875.html
2016-09-06 12:25:50
- 曹意强:倘若无爱,便无艺术
- 相关描述: 院 长 寄 语
“ 何为真正的幸福?幸福是爱与艺术的自然融合。世上唯爱无需理由,爱是自由、美和艺术。爱是美之灵魂,艺术是美之显现,倘若无爱,便无艺术。艺术家追求美的过程是超越自我的神圣迷狂,彼时彼刻,万虑皆销,唯爱与美独存。这是‘小我’离席的圣果宴。在每天的生活中,让我们满怀希望...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01/n863595.html
2016-09-01 17:52:55
- 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十七分会场"展示"
- 相关描述: 编者按:日前,大会筹委会的工作会议上决定,为方便国内外专业人士提前了解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内容,秘书处邀请每一个分会的主席分别对各自主持场次的主题进行阐述,并且介绍参加会议的人员和将要做出的报告内容。我们此次大会共设21个分会场,每一个分会场由一位国际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组...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31/n863189.html
2016-08-31 21:42:41
- 盛葳阐释常青藤计划2016·天津青年艺术周 "释放"主题
- 相关描述:
“常青藤计划2016天津青年艺术周”主题——释放/Release在“常青藤计划2016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发布。这一主题究竟缘何而来?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听学术主持盛葳来为我们解读。
对当代艺术终结、死亡或停步不前的判断充斥着国际艺术界。这样的结论不仅仅体现在艺术领域,而且...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9/n862153.html
2016-08-29 18:31:52
- 殷双喜:所有的艺术都不是孤立现象 我读过本雅明大量的书
- 相关描述: 我自己是通过西方哲学进入美学,给我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黑格尔的《美学》三卷我都读完了。
我首先是通过学习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了解美学的。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艺境》。宗白华是位伟大的美学家,他和朱光潜不同,朱光潜是以翻译为主,特别严谨,而宗白华的美学是建...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9/n861891.html
2016-08-29 09:53:39
- 曹意强:我从来没有想到, 一本美术史会带来这么大启示
- 相关描述: 我进入美术史,是受到我的老师和朋友范景中教授的影响。1983年,我调到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学报工作,我与他初次见面,就感觉到他有真正的学者气派,我们很快成了朋友。我是1978年考入浙美版画系的,我们画画的人当时不太瞧得起搞理论的,但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开始觉得理论研究是很有魅力的,我...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9/n861885.html
2016-08-29 09:51:58
- 所有的艺术都不是孤立现象 我读过本雅明大量的书
- 相关描述:
殷双喜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编辑部副研究员,《美术研究》杂志主编。
本雅明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三联书店
戴蒙德 枪炮、病菌与钢铁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术研究》杂志主编殷双喜:
我自己是通过西方哲学进入美学,给我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黑格尔的《美学》三卷我都读...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9/n861804.html
2016-08-29 08:52:32
- 艺术史书籍之《艺术的故事》:每一件作品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 相关描述:
论基础首推的就是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这本《艺术的故事》是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E.H贡布里希,译者范景中/杨成凯(小编一直看的是小版的《艺术的故事》,也是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但是总体感觉不如这本,小版的排版问题导致图片无法及时对比还是很严重的)。它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5/n861105.html
2016-08-25 15:24:32
- 苏天赐的艺术教育主张
- 相关描述: 一 兼收并蓄,因材施教
纵观苏天赐的艺术生涯,作画与教书几乎贯穿他整个艺术生命的历程。苏天赐执教60多年,是一位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高超的艺术技巧和高尚师德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在艺术修养方面的提高,他说:“所有名家都是从前人走过来并超越过去的。当然,要超越,...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5/n860979.html
2016-08-25 12:12:22
- 学术“圈子化”与艺术批评“范式化”
- 相关描述:
“艺术批评”阵地,成了各路英豪闪现身姿的绿荫场。球员们中被不慎踢伤,被裁判罚下和因小动作犯规者,被连连出示“红牌”,“黄牌”——比比皆是。
一个问题一直令人疑惑:艺术批评到底是做什么的?也就是说,在艺术领域,艺术创作常常是先在的,那么艺术理论应该是继艺术创作之后的体系化?还是...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5/n860860.html
2016-08-25 10:08:13
- 艺术史学者菲利普·大卫里奥:不走正路的学术奇葩
- 相关描述: “艺术作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唯一鉴证,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有可能追寻到祖先的情感,无需借助任何媒介的诠释,只要去认真体味和理解就行了。”
——菲利普·大卫里奥
谈起艺术史学者,人们总会拉出来一个长长的名单来。中国美术史就不必说了,从七世纪吴道子引领风尚的画坛传奇,到九世纪张彦...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5/n857230.html
2016-08-15 19:15:55
- 潘耀昌:艺术史翻译和批评的两难
- 相关描述:
在跨地域、历史的文化交流中,语言困惑难免,文艺作品最难译,艺术和艺术史的语言,无论是图像还是词语,都会造成歧义,然而,交流还得进行。这是一个悖论性问题,也是一种两难问题。解读原文离不开译释,各种版本见仁见智。对古人或外国人的思想,我们接触的渠道不外乎原本、译本、译本的译本。由于语言...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811/n856564.html
2016-08-11 20:06:17
- 衣锦尚絅 --萧瑟与供给的另种解读
- 相关描述: 这是个难产儿,生下来果然体格健硕、声壮如钟,原本沉稳有力的作品在它旁边变柔弱,变羞怯,它踢画! 难产儿多因营养好,受宠多,作品创作周期长达两年,增减修改百般淬炼,直到画面出现老铁质感,又嫌整体发闷,于是抱着破坏自戕的念头犹如刀劈斧削般决绝动作,却中途顿住,得了,就是它! 《衣锦》...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810/n1120562.html
2016-08-10 00:00:00
- 投影与混茫——论苏新平的绘画
- 相关描述: 美的观念和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在这变化中所诞生的艺术杰作,在某一个时刻会进入永恒的美学殿堂,为世代所欣赏,而其余的时代作品,不论当世如何器重,皆将被时间无情淘汰。从事艺术,是美好的,也是残酷的,形同美女与野兽的较量。创作者必须把握住观念、媒介等的变化,并在其中特立独行,凸显个性,形成独一...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728/n853834.html
2016-07-28 09:41:36
- 志坚行苦 终有所成---席新志的油画艺术
- 相关描述: 黑格尔说:“艺术家形象表现的方式正是他的感受和直觉的方式”,“正如画家把他的情感马上变成形状和颜色”。故此,画笔挥动的那每一个瞬间、形与色传达出的微妙审美欲望、以及画布上凝结的表层物化肌理,这些均是画家生活轨迹真实而必然的流露。席新志的油画作品之所以离不开码头渔船的质朴风貌与人文情怀,...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726/n853365.html
2016-07-26 11:14:38
- 市场可能激发当代艺术中的伪传统危险
- 相关描述: “传统”几经起伏,如今又越来越热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从最初的对西方亦步亦趋的模仿和抄袭转而开始注意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因素中寻求灵感和帮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感到了自我身份确立的重要性和紧 迫感,感到了学习和挖掘传统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喜欢说自己的作品是“立足于传统”的,是...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711/n850361.html
2016-07-11 21:39:28
-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
- 相关描述: 导读:当前,还有多少艺术家在重视写生?曾经背着画夹走街串巷画写生的艺术家们,如今手拿照相机,随时随地记录下生活中闪现的灵感。照片的普及和泛滥造成视觉的图像化,绘画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图像化,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同时,写生也就越来越不被重视和衰落。
一、图像时代的绘画创作
1...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612/n844085.html
2016-06-12 10:16:10
- 【雅昌专栏】高岭:象与像 视觉艺术的两个维度
- 相关描述: 最近十年大陆艺术理论界关于艺术形态探讨最多的,莫过于抽象艺术。中国有没有抽象艺术?如果没有,那么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墨画和油画领域,特别是最近十几年中不断出现、甚至蔚然成风的非具像性视觉艺术,究竟是什么?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如果有,它是怎样的抽象艺术?是西方抽...
-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525/n839325.html
2016-05-25 08:21:30
- “线索3”圆桌会话实录现场
- 相关描述:
策展人舒可文主持圆桌会话
舒可文: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这次展览的组织者,先简单交代一下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这次展览对于我们来说比较郑重,是因为它已经是这个系列的第三次了。第一次是2005年,同样是这四位艺术家,以他们的工作状态为基本的线索组织的展览;第二次是2011年,大家都知...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523/n839658.html
2016-05-23 17: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