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67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读书心得——答雅昌艺术网王搏彦先生问
相关描述:  1.请给艺术爱好者推荐几本书籍。受众:喜欢艺术但了解的不深入,需要通俗易懂却又不枯燥的书籍。   (英)马丁·坎普主编、余君珉译《牛津西方艺术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宗白华著《美学散步》、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吕澎著《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等。   2.请为当...
观看西方抽象艺术时,到底要看什么?
相关描述: 马蒂斯设计的旺斯教堂,1951年建成。   人们十有八九会在欣赏抽象艺术时,说这样的话:“这我也能画。”以为抽象艺术只是毫无理由的乱涂乱画,这其实是对抽象艺术的误读。观者如何才能找到观看抽象艺术的角度和方法。首先要了解的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家到底想做什么。   让我们回到抽象艺术...
艺路漫漫,行慢慢
相关描述:  又是一年毕业季,年复一年,作为美术学院的教师,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在这里完成着人生角色的一次重要转换,莘莘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新的身份开始新的人生。可喜!可贺!也可叹!艺途漫漫,且行且珍惜,逆水行舟,一路顺风谈何易!   年轻一直是值得期待的。《大卫》被视为西方美术史上最优...
艺路漫漫,行慢慢
相关描述: 资料图片 (杨素平 摄)   又是一年毕业季,年复一年,作为美术学院的教师,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在这里完成着人生角色的一次重要转换,莘莘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新的身份开始新的人生。可喜!可贺!也可叹!艺途漫漫,且行且珍惜,逆水行舟,一路顺风谈何易!   年轻一直是值得期待的...
写生即人生:吴长江先生的艺术解读
相关描述:  吴长江先生的艺术创作最初被美术界所熟知和认可是通过他1982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时创作的石版画《西藏组画》。在随后留校的执教生涯中,他又长期担任基础课的教学,创作了大量的速写和素描作品,其中既有与他石版画、铜版画相似的坚实造型,也有融汇中国传统艺术的洗练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版画和...
刘建平看夏逸飞的画
相关描述:  就算是在油画院,除了必要的上课,我和夏逸飞也没有遇上几次,我看他的画只是在微信上,偶尔是他发过来,多数是在朋友圈,看着他的努力和变化,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他关心着眼前的事物,多数是静物,也有更远一些的,就是风景,人物见得不很多,也在“浅近”空间里,也有他本人形象的自画,见过...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5级本科写生展
相关描述:     2017年5月19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5级本科写生展在27号楼北厅开幕,建筑学院肖毅强副院长代表学院宣布展览开幕,并向同学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然后展览赞助方“关内外”教育、策展老师衣国庆、学生代表杨天朗分别对展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建筑学院的下乡写生展作为北厅展馆的常规...
【雅昌专栏】罗怡:认识美术馆——作为文化主动创造力与推动力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相关描述:  作者手记: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原定今天出版的《艺术博物馆》因为各种原因,将会推迟到今天秋天面世。距离2009年我和张子康馆长一起初版《美术馆》已经过去8年的时间,我作为专业从业者也过12个世界博物馆日,这期间,中国的美术馆——艺术博物馆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绝大多数改变都是积极的...
杨振宇:作为文化史的绘画史——潘天寿的中国绘画史写作与观念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艺术史学史与视觉文化方面的拓展性研究,关注近现代以来中国艺术史的写作与观念,发表有相关主题论文与译文数十篇,主编有“艺术世界”丛书等。参与组织“贡布里希纪念讲座”和“潘天寿纪念讲座”等重大学术项目。2...
孔令伟:“浙派”的现代意义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 ,获博士学位。已发表的论文有:《近代历史科学对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写作的影响》、《海派“博古图”初探》等。译文有《艺术史与艺术科学》、《西耶那的圭多和1221年》、《艺术批评对艺术史——斯托克斯和贡布里希的通信与著作》、《历史及其图像》序及第七、八、九章等。   2017...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史论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顺利完成
相关描述:  4月27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在2201教室顺利开展,答辩委员会成员包括闫爱华副院长、韦秀玉博士、陈建毛博士、曾莉老师、苏阿嫦老师、赵嘉老师、唐可星老师,闫爱华副院长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经各答辩委员评审,共34名本科生顺利通过答辩。   答辩首先由学生进...
袁宝林:中西之间——司徒安的启示
相关描述: 司徒安《莎士比亚胸像》铸铜 860×300×500厘米,2008   在中国美术馆的后院园地,一座巨大的莎士比亚胸像(铸铜,860×300×500厘米,2008年)静静坐落在洒满阳光的梧桐树边。这是曾担任英国肖像雕塑家协会主席的著名艺术家司徒安(Anthony Stones,1934...
姜庆共:50本日常艺术读物
相关描述:  香格纳图书馆和雅昌艺术图书邀请上海设计师姜庆共在世界读书日之际带来关于艺术和设计图书的专题讲座:50本日常艺术读物。   姜庆共不仅设计了丁乙、余友涵、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等艺术家的画册,还编著了多本关于上海城市文化的通俗读物。此次讲座讲解读他参与的10本艺术书籍的设计过程,以及他收集...
彭德:中国创造为什么不行?
相关描述:  中国创造总是造不起来,首先是国家与国民意识积弱不振的结果。这种状态不仅仅表现在艺术界。近三十年来,中国各个行当冒出来的新式产品,几乎都打着假洋鬼子的烙印。中国名副其实地变成了仿制欧美文化的国度。明明是给国人用的东西,标注的却是蒙骗国人的外文,中文名称则像是洋商品的译文。如果禁止使用某些...
【雅昌专栏】孙欣:“头号人物”中的最佳关系 释读曾健勇水墨的新方向
相关描述: 曾健勇   “半成品”时代   2012年的暮春午后,我受何先生的嘱托,跟随艺术家曾健勇、张天幕夫妇拜访他们新近搬入的环铁工作室。这是一个挂满了“半成品”的空间——“半成品”,乍一听上去仿佛是在表述艺术家“未完成”的创作形态。而事实上,它是我对曾健勇自2007年起创作的描述“大队长...
大象无形:评杨晓阳的“大写意”
相关描述:  创新是艺术最可贵的品质,杨晓阳的“大写意”理论与实践是朝此方向的尝试。   在中国艺术的脉络中,“写意”一词随时代与语境而变,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些含义的共通之处,即在于对形似的超越。   实际上,不独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中极少有哪种文化、哪个时代的艺术仅仅以外观的逼肖作为终极目标...
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
相关描述:  编者按   今天我们分享一位艺术家在国内的观展经历、体会。他从当下展览出现的众多“语言成熟却画味寡淡”的作品出发,认为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相对于当下的主流,都是以非典型的方式开始的。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或许对我们当下艺术的欣赏、创作有所启示。    仿佛出自一人之手的画展  ...
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
相关描述:  编者按   今天我们分享一位艺术家在国内的观展经历、体会。他从当下展览出现的众多“语言成熟却画味寡淡”的作品出发,认为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相对于当下的主流,都是以非典型的方式开始的。   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或许对我们当下艺术的欣赏、创作有所启示。   仿佛出自一人之手的画展 ...
陈建军: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
相关描述:  编者按   今天我们分享一位艺术家在国内的观展经历、体会。他从当下展览出现的众多“语言成熟却画味寡淡”的作品出发,认为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相对于当下的主流,都是以非典型的方式开始的。   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或许对我们当下艺术的欣赏、创作有所启示。   仿佛出自一人之手的画展>...
非典型绘画
相关描述:  现在看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感受,譬如最熟悉的油画展览,写实画展基本上都是人物众多的大场面,题材大多是农民和农民工,人物都是用照片P图组合而成,人物的造型、表情皆是照片原样,处理手法也相似,人很多,画幅很大,但不打动人,人的心理气息、精神气息完全没有,只是空洞的外壳。而且千张百张皆如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