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1164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专稿】80、90后青年艺术家们的后疫情时代生活
相关描述:“后疫情时代的青年艺术”论坛海报  【编者按】2020年是个非常特别的年份,全球遭遇新冠疫情。在疫情之下,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行为,大家开始重新审视个体、集体、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这些原有既定的概念。因此,也出现不确定的种种因素和节点的到来,不得不站在有形的、无形的界碑前,去思考未来。...
画家王小燕:文化交流有信使 衔来春泥更护花
相关描述:著名旅日画家王小燕谈艺录:艺术创新 不断攀登促友好:成为中日交流民间大使亲孝行:侍奉国宝级父亲感天动地燕和会:弘扬中国画艺术殚精竭虑著名旅日画家王小燕,生于西安,从小受到父亲、著名画家王子武先生的教育和熏陶,在绘画方面表现出天分。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88年赴日,于东...
艺术对话 | 许华新:当代水墨艺术的开拓者
相关描述:  水墨,是东方艺术的重要文化符号,也是中国艺术在当代国际语境中的经典传承。水与墨的交融、变幻、共生不仅能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更能为当代艺术增添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艺术家许华新,便是水墨艺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创新的“积水法”,既蕴藏有传统的笔墨技法,又有当代元素糅入其中,呈现出虚...
【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彼时寒露:石涛巨幅墨竹《翻风滴露图》浅析
相关描述:“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322年前的今日,康熙三十七年(1698)的寒露,翻风滴露,秋意渐浓,石涛写就此幅墨竹巨轴——《翻风滴露图》。Lot 4037石 涛(1642-1708) 翻风滴露图立轴 水墨纸本 228×99 cm1698年作题签:释道济写翻风滴露墨竹图。时年六十八岁...
第三届AAC(2008)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全部获奖名单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 本网记者) 2009年2月28日晚19:30,第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08)颁奖盛典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范曾先生获得第三届AAC艺术中国(2008)年度特别奖  获奖理由:汶川地震发生后,范曾先生第一时间从巴黎返回北京,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
姜宝林:变与通的艺术探索
相关描述:姜宝林  佛尔蒙特3号  纸本水墨  233×105cm  1999年  变与通的艺术探索  --以姜宝林新抽象水墨为轴的检索  文 / 聂 松  《易》有三“易”:一曰不易,二曰变易,三曰简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它所指向的是大道,而大道往往落实于最为具体的理。变易之“易”与恒常之理的相...
唐伯虎:风流才子不风流,泪染桃花花换酒
相关描述:说起唐伯虎,马上会让人想到风流才子、倜傥诗人。周星驰主演的喜剧《唐伯虎点秋香》里有一个经典片段“比惨”,唐伯虎与书生一口一句“我最惨”,喊得撕心裂肺、肝肠欲断,大家都一笑置之,可“惨”却真真实实伴随了唐伯虎的一生。▌《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伯虎唐寅,字伯虎,小字子畏,出生于烟雨迷离、小桥流水...
一脉相承:重现消失的黄公望画迹
相关描述:▲张宗苍(1686—1756) 仿子久夏山图 局部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中贸圣佳一脉相承:重现消失的黄公望画迹文/ 同古堂黄公望绘画独树一帜,被誉为“元四家”之首。其一生所绘画作颇多,然流传鲜见,如今所见者,多巨帙也。如《富春山居图》即极富盛名,后世画坛推崇备至,...
挽一卷山水,悠游繁华市井
相关描述:都市喧嚣已经渐渐深入人心的角角落落,为了更好地生活,或者更出色的事业,我们被现代化的步伐催赶着,停不下脚步地匆匆向前,偶有闲暇便只想酣睡一场,舒缓蔓延全身的疲倦。而那些听琴赏月、吟诗作画的古典浪漫生活,早已被丢到那些不知名的小角落里,再难记起。其实,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太忙太忙而没有时间去精神...
自古华山一条道——记山水画家任大庆的艺术之旅
相关描述:有一种画家是天生的画者,绘画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要求,作画是他们生命最出彩的一部分,任大庆就是这么一位。现代人做事流行高效率,处处走捷径,而大庆在攀登艺术高峰的过程中,却舍近求远选择了一条艰险的道路,他坚信,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能够看到最美的风景。走上绘画之路的人常常忆起在书本上画满各色人...
孟新宇|儿子眼中的我
相关描述:  入山十年孟新宇在太行深处创建了工作室林虑山房与五代山水画大师荆浩隐居地为邻在孟新宇眼中这方山水就是荆浩《匡庐图》生活中的现实版每年有大半年时光孟新宇在此读书、散步、思考、写生、创作  孟子琛  孟新宇的儿子  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山中日记  文 / 孟子琛  2019年9月...
对话刘亚明:艺术是在心灵与时代的共振中孕育的
相关描述:认识刘亚明是通过北京的一位失联了三十年的高中老同学,当他在电话里向我陈述亚明的情况时,我是属于那种有所保留地礼貌地倾听,因为我一向对一切“宏大叙事体”所持有的比较消极之观望态度。然而今年四月在国内出差,正好有机会去北京,于是顺道跟老同学去拜访了刘亚明在怀柔的画室。见到了他本人和他的画,受到...
【技与道】郑雅风:探索笔墨 礼赞生命
相关描述:【编者语】技与道,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蕴含的一对核心的相对相生的概念,这也是艺术创作中不断被探讨的话题,也是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家不断在艺术实践中不断要思考的问题。北京画院建院60多年来,一直聚集着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精英画家群体,他们不但是艺术创作的主力,同时也是涵永中国艺术精神、传承绘画...
【艺术号·专栏】冯玮瑜:一只马钱特旧藏清乾隆豆青釉刻缠枝牡丹纹大碗入藏记
相关描述:“能够与苏富比携手协办清代御瓷的拍卖,为事业生涯画上句号,本人实感幸甚。回首过往六十七载古董生涯,自觉其乐无穷。转眼已达退休之年,如今正是向马钱特(Marchant)道别之时。敞公司创业九十五载,现在由家族人第三代长子司徒特(Stuart)、第四代成员森美尔(Samuel)及娜塔莉(Nat...
​展览简介 | 劳动中的男人们——王文明绘画展
相关描述:展览前言在广州美院流传着许多关于老师们、先生们的轶事,其中王文明老师是个平日里为人低调,但作为艺术家那种鲜明的个性却十分耀眼的存在。几乎所有认识王文明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和他在一起时他很少会去主动打破沉默,如果没人出声搭话,甚至可以一天都不说一句话。 纵观老王几十年的艺术实践:...
嘉德香港2020年秋拍:胡康乐堂藏中国书画赏析
相关描述:中国嘉德香港2020秋季拍卖会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10月9日|上午10:00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3DE胡康乐堂主人,英才、少裳伉俪,出身艺文世家,浸淫诗文书画数十载,案牍之余雅好书画收藏。与艺文界人士多有交游。于右任、溥心畬皆为座上宾。此专辑作品多来自于书画家写赠,或由著名政治家、收...
【专访】王古今:学习“美术考古”如同开盲盒
相关描述:王古今Q:就个人理解而已,您觉得“美术考古”专业是什么?它的核心在于哪些因素?A:虽然“美术考古”这个词近些年很流行,但是也有不少的先生老师们关于这个词本身进行了一些讨论。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的郑岩老师发表过一篇文章《论“美术考古学”一词的由来》,对“美术考古”的历史由来有所讨论,而这其...
“汉画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高文学术研讨会在蓉举行
相关描述:学术研讨会现场2020年9月12日,在高文先生九十寿诞来临之际,成都汉风堂、四川汉文化学会筹备委员会在成都市草堂西市古玩城四楼举行了高文先生学术研讨会,以此总结高文先生为文物和汉画研究勤勤恳恳、殚精竭力的大半生。省内众多专家学者及汉风堂门人与会祝贺并表示由衷敬意,并祝愿高文先生健康长寿,为...
【开学季④】美术考古究竟学什么?
相关描述:几天前,考古界新晋团宠钟芳蓉到北大报到了。收到偶像樊锦诗先生赠予的口述自传后,她曾激动地连夜回信:…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人生浪漫,不过如此。咔!浪漫能当饭吃吗?好问题。美院里“考古”?想当年,读到知名考古界段子手郑嘉励先生所著《考古者说》里...
王焕波与昆嵛山
相关描述:·  贾又福先生题字  王焕波陈传席 · 文 今人作画,凡有三路,一师于洋,二师于古,三师于造化。师于洋者,虽与传统异,或新奇于一时,然仅得洋人余绪,而失吾国传统笔墨之奥,终为洋人笑,复为国人弃。盖吾国开放之民,渐见洋人之画,知其来路,不复奇之,故终弃之也。师于古者,或未窥古人之奥妙,仅得...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