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922条信息
- 王志新:茄鲞——论艺术创作活动的若干要素
- 相关描述: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19/n895120.html
2016-12-19 13:08:18
- 新作“S”:向京作品2012-2016
- 相关描述: 这次展览中,还有蛰伏5年后推出的一批新作“S”。这依然延续她一直以来热衷的核心问题——人性,在“S”中,向京将涉及欲望和关系的讨论。他者是对象也是自我投射的负空间,情欲是种生命本能,我们或许在有限性的泥沼中不断沉沦,或许可以努力寻找“生命本能的力量源头”,向京表示,在性的话题里,有主体...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1215/n894147.html
2016-12-15 16:23:16
- 文化自信之于大景德镇
- 相关描述: 12月12日下午三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学者侯样祥应邀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文化自信之于大景德镇》的专题讲座。
讲座上,侯样祥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从四个“需要”方面谈文化自信问题,二是从优势、自觉、误读等多方面谈文化自信之于大景德镇的问题。
以下,...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1214/n893736.html
2016-12-14 14:09:06
- 千年延续至今 工笔何以当代
- 相关描述: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相传为宋徽宗赵佶所作的《桃鸠图》,画面以“折枝”法画一枝桃花,上栖一鸠鸟,鸠以勾、擦、染、点等技法完成,尤具特色的是鸠鸟用生漆点睛,黑亮而富立体感,神采奕奕、气韵典雅,被誉为“诗情与再现性写实的融合”。在画史记载中,多有各类徽宗一朝描绘花鸟虫鱼灵动精妙、呼之...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12/n892800.html
2016-12-12 09:23:25
- 陶力行:“基弗在场”——一篇案例探讨
- 相关描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艺术家基弗本人发表拒绝参加“基弗在中国”展的声明,而掀动了整个艺术圈。如今,独立评论人、浙江大学哲学系硕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印第安那波利斯分校哲学系硕士陶力行认为,本次事件也许并没有人们脑海中想象的那么惊心动魄,其原因在于最原始资料——基弗本人的声明信在翻译上出现...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09/n892348.html
2016-12-09 14:43:22
- 黄宾虹:一代绘画大家,他的书法成就究竟在何?
- 相关描述: 黄宾虹对其学生石谷风说过:“我的书法胜于绘画”,简单的一句话自信之话,其实背后蕴含的是黄宾虹的“用功之法”。黄宾虹青少年时期,在当时魏碑风气的影响之下,揣摩过很多不同风格的魏碑,而且对于帖学也非常用心;中年时期几乎每天抄书临池,狠攻草书,到40岁左右,其行书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格局。
...
-
http://news.artron.net/20161209/n892342.html
2016-12-09 14:35:09
- 【2016秋拍总结之一】海外拍卖:绕不开的“香港情节”和“高古热”
- 相关描述:
2016秋佳士得预展现场 Fujita博物馆明年3月将在纽约上拍的重器
匡时香港首拍 现场
导言:随着巴黎中国艺术品拍卖息鼓,以及由北京保利领衔的国内第二轮秋拍收槌,各大拍行呈现的大戏相继落幕。雅昌艺术网在亲历2016年秋拍季的喧嚣后能明显感受到,相较过去几年艺术...
-
http://news.artron.net/20161209/n892164.html
2016-12-09 08:05:49
- 有无之间:范西与图像世界的去图像化(上)
- 相关描述: 在《明室:摄影纵横谈》(1979)中,罗兰·巴特给出了他对当代摄影的批判性结论:在这个作为图像的当代世界,图像将世界表面化,放大了欲望。摄影作为一门图像技术,只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写实主义,一条是呼唤情感。(巴特,2010,第184-187页)作为照片的图像固然从一开始便具有其证实的属性...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61208/n891932.html
2016-12-08 10:36:14
- 当代“素人之书”为何不能进入书法史?
- 相关描述:
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著》
书法家提倡学习古代不善书者的文字遗迹,而不学“娟娟发屋”这类当代书写,是因为现实中的利益和保护这种利益的社会体制不鼓励这种学习。每个养鸽子的人都能进信鸽协会,但不是每个会写字的人都可以进入书法家协会。
一个人走在上海繁华的延安东路街头,大概只...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07/n891670.html
2016-12-07 13:57:30
- 试析黄宾虹的书法观及书法
- 相关描述: 进入暮年的黄宾虹,大约八十岁起,开始不断写一些“自叙”、“自传”一类的文字。在他的遗物中有不少这样完残不一的手稿,开篇所记的总有这么一段往事:幼年六七岁时,邻舍有一老画师倪翁,黄“叩请以画法,答曰: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方不至为画匠。再叩以作书法,故难之,强而后可。闻其议论,明昧参半...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07/n891570.html
2016-12-07 10:37:49
- 海派绘画研究中的悖论现象
- 相关描述: 文化社会学家格尔茨曾说过,文化“就社会互动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意义和象征的有序体系。”研究或评述文化现象及艺术史学,也应当遵循这个“有序体系”。
近年来,关于海派绘画的展事、出版、话题、评述,颇为热闹。如年初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大展》、近期上海中国画院为庆祝其成立60...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05/n890696.html
2016-12-05 16:25:48
- 论绘画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再认识
- 相关描述: 从在纸上落下的第一笔开始,很多学画者就认为已经开始作画了,其实不然。笔者的认识是:一个真正的作画过程是看、想、画相结合,眼、脑、手相配合的过程。
看,一直被认为是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指的“看”,不是我们普通认识上的一个动词,而是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解释它在绘画中的意...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05/n890314.html
2016-12-05 12:30:50
- 沈其斌:超越界限的总体艺术
- 相关描述: 人们通常更习惯于从局部来看待和理解世界,于是就有了诸多错觉与误读、以及无法接近本质的距离感。那些局部的真实很容易使人的感觉与思维受到明显的局限与束缚,从而也就无法清楚地看到历史、环境、生存、困境、死亡以及思想、情感与人的那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非正常死亡在我们的社会里每天都在发生着...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05/n890260.html
2016-12-05 12:01:03
- 金锋:我看邱志杰个展
- 相关描述: 等待已久的老邱的个展出来了,大家无不为老邱个展庞大的规模、高投入的制作以及背后大量精细而深入的工作所折服。 展览 现场是撼动人心的。我跟老邱说,你为日后别人的个展“添了很大的麻烦”。
今天静下心来,脑子依然沉静在老邱展览之中。我试图想挖掘出老邱展览真正撼动人心的所在。一些问题是自...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05/n890259.html
2016-12-05 11:59:55
- 焚烧作品·厦门达达
- 相关描述: 黄永砯曾经坦言,现在的自己不会再提达达,因为“达达”已经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问题了,即使这种提法能激励许多处在艺术之路开端的年轻人。“所以我当时(厦门达达运动时期)说达达死了,但是达达是永远不死的。死的东西是永远不死的,我们说不死的才是死的。”
在厦门市文化局拨款支持下,1983年...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02/n889213.html
2016-12-02 17:08:25
- 宋伟光:治史的态度
- 相关描述: 对美国艺术史学家大卫·卡里尔的著作《艺术史写作原理》一书的介绍中说:“本书作者通过艺术史和艺术史学史之间的平行类比,区分了‘艺术史’和‘艺术写作’两种概念,将艺术写作史视为一种与艺术风格平行文体的变化史。类似于对‘在艺术风格变换中艺术是否进步’观念的质疑,------从而‘强调了一些方...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02/n889596.html
2016-12-02 16:42:05
- 去金鸡湖畔领略新锐艺术的魅力
- 相关描述: 在金鸡湖畔领略版画艺术的精彩,12月3日,“锐不可当”全国美术院校新锐版画获奖作品展将在情调苏州金鸡湖店开展。本次展览由苏报集团情调苏州工作室、虚苑美术馆、苏珈美术馆主办,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十家高校协办。
一直以来,版画被认为是最为神秘的艺术形式。但是,版画也被误读为绘画与...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130/n888767.html
2016-11-30 17:20:54
- 潘耀昌:不能依赖黑格尔译本批判黑格尔
- 相关描述: 美术报:您怎么看待跨文化语境下艺术史的写作与研究?
潘耀昌:跨文化间的沟通很困难,包括文字和图像在内,这涉及到翻译与研究的误读和误判。当然,不否认误读误判有其创造性的积极意义,甚至被视为一种现行的理解方式。
但是翻译和判断毕竟还得依据本意,掂量解释的准确性。不是说,肯定创造...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129/n888390.html
2016-11-29 20:35:18
- 迹化自然 造我书象:魏立刚万物察20年回顾展之后
- 相关描述: 我一向敬仰有“士魂”精神的读书人和有革新观念、有远大抱负又为之不懈努力的艺术家,喜欢有正大气象、能承载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内蕴丰厚且作品亮丽、创作手段独到又难以复制的作品。进入后工业时代于当下,传统与现当代对接转换的作品已有了空前发展,艺术家真正做到了与时代同步作品且能直指当下。但真正让自...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1129/n888356.html
2016-11-29 17:21:23
-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的后半生》新书分享会
- 相关描述:
活动时间:
12月3日(周六) 15:00—16:30
活动地点:
涵芬楼书店二层(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主办单位: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未名网
活动嘉宾:
黄天才
资深新闻记者,曾任“中央日报”驻日特派员、社长,驻日采访长达二十四年之久,期间与...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1128/n887960.html
2016-11-28 13: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