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192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快讯】“英盟在梵木 | 雷&陈铖作品展”呈现一场特殊的空间体验
相关描述: 开幕式现场   2017年12月16日下午4点,由英盟艺术机构、正火艺术中心主办,丙火创意、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协办,唐红萍担任策展人的“英盟在梵木 | 雷&陈铖作品展”在成都梵木创艺区2号馆拉开帷幕。展览展示了艺术家雷的色粉画作以及陈铖的雕塑作品。 现场的音乐和舞...
【艺术人物】那个容易被误读的——徐冰
相关描述:艺术家 徐冰  2017年12月1日开幕的艺术家徐冰同名个展“徐冰”,展现了从1987年开始创作的《天书》,到2017年创作的《蜻蜓之眼》,时间跨度三十年。通过这次具有回顾性与专题性的最大规模徐冰个展,可以看到每个阶段的作品都与不停变化的世界发生对话,但又随着变化而不断的实验和推进。  人...
写生即创作——傅松华
相关描述:  对每个艺术家而言,写生不仅是一个创作的活动,更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生经历。写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到达一定状态后突破自我的途径。所以写生说到底还是一种艺术家的内在状态,让眼睛随着心一层层递进,捕捉到最为直观和敏感的东西,让艺术创作自在前行。   依然还记得学生时代时的写生创作...
让传统礼乐成就今天的风雅中国
相关描述:   西周组玉佩   西周形成规范的礼仪制度,服饰被纳入到一个稳定的表意体系。即审美和象征共同构成了它相对稳定的艺术特征   周礼国子乐教图   乐教不仅是音乐教育,且涉及西周时期对音乐的整体定位,标明了一条音乐从技术到德性、到政治的路径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
60年代书家经历了诸多生活磨难,但是他们的起点却是较高的
相关描述:  20世纪60年代书家已成为当今书坛创作理论的中坚力量和组织活动的骨干队伍,他们承先启后,作用不可低估。   ——编者按   虽然从一般意义上,以年代划分当代书家阵营似乎缺乏一定历史感,不过,对当代书家代际加以梳理,则当代书家的代际构成却是非常显明的。如果说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书家...
叶浅予20世纪30年代为《时代漫画》画的时装画
相关描述:  我超级喜欢叶浅予,怎么看、什么时候看都喜欢,不论是画家下笔过程中的感觉心性、观看之道,还是其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丰厚得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生命,抑或是图像证史的文献性。   就说那些再普通不过的只用毛笔、铅笔头勾画的人物众生相,让你总觉得他有一种把人、把社会画活了的大本事,还有一种非学...
“东风西渐:樊枫欧洲采风水墨作品展”正在展出
相关描述:  “东风西渐:樊枫欧洲采风水墨作品展”作为“第五届湖北美术节暨第三届湖北国际当代艺术节邀请展”的展览之一,日前正在武汉美术馆1楼(武汉荣宝斋展厅)展出,欢迎各位朋友前往江岸区中山大道保华街2号观看原作。   现为大家在线分享此展览的部分参展作品,欢迎在文章末尾留言进行互动。   ...
【雅昌快讯】跨度25年作品集中亮相 宋冬个展即将登陆首尔佩斯
相关描述:  12月6日,宋冬最新个展“无用之用”即将在佩斯首尔开幕,不仅展出其过去25年中具有代表性的数件作品,同时还将首次公开展出宋冬2017年新作。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宋冬开放性的创作过程及贯穿其中的东方式哲思使其作品呈现出了举重若轻的独特个人风格,并为其赢得...
尚辉:图像时代造型艺术的困扰与重返
相关描述:  在没有发明凸透镜机械成像的照相术之前,绘画就是人类通过眼手的能动作用创造出平面视觉图像。那些图像既有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开始而至文艺复兴渐臻成熟的崇尚再现的造型艺术,也有中国尊崇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象性的绘画艺术。但不论是哪种图像,那些绘画无疑都是人类创造的体现了人类精神与情感的对自然...
姜寿田:从笔墨到观念——60年代书家的书史形塑
相关描述:  20世纪60年代书家已成为当今书坛创作理论的中坚力量和组织活动的骨干队伍,他们承先启后,作用不可低估。   ——编者按   虽然从一般意义上,以年代划分当代书家阵营似乎缺乏一定历史感,不过,对当代书家代际加以梳理,则当代书家的代际构成却是非常显明的。如果说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书家...
【雅昌专稿】李亚鹏:艺术无须生活化,艺术就来源于生活
相关描述:  【编者按】在不断变换的历史境遇中,传统与当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混杂而密切,如何在这个宏大背景中找到与中国人生活、精神二者之间的共振,使千年文明的中国文化资源在当代中国得以转化发展,是近几年大家共同的话题。恰逢其时,11月11日刚刚结束的《书斋·追古——中国生活艺术展》从中国人的“书房”...
从笔墨到观念--60年代书家的书史形塑
相关描述:20世纪60年代书家已成为当今书坛创作理论的中坚力量和组织活动的骨干队伍,他们承先启后,作用不可低估。——编者按 虽然从一般意义上,以年代划分当代书家阵营似乎缺乏一定历史感,不过,对当代书家代际加以梳理,则当代书家的代际构成却是非常显明的。如果说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书家算得上当代书法启...
将演绎现实进行到底——聚焦杨福东的影像世界
相关描述:  库艺术(以下简称库):作为当代最受国际瞩目的影像艺术家,您是怎么看待中国当代实验影像艺术现状的?   杨福东(以下简称杨):国内的实验影像艺术家越来越多,很多艺术院校也都开设了新媒体实验影像的艺术课程,现在已经过了初期普及的时间段,影像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呈现方式,我觉得挺好。简单地说...
学习书法, 师碑还是师帖?
相关描述:  古今学书者,有的师碑,有的临帖,倾其心力,皆有所得。所贵者在于碑帖结合,融会贯通。在“师碑”还是“师帖”这个问题上,启功先生注重临帖——“师笔”,但他并不反对别人写碑——“师刀”。他认为:“碑与帖,譬如茶与酒,同一人也,既可饮茶,亦可饮酒。偏嗜兼能,无损于人之品格,何劳评者为之轩轾乎。...
再叙述:——对一种新绘画的观看与解读
相关描述:  绘画的主体性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即使是绘画最坚定的拥护者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而且事实也已经证明,其他视觉产品的相继推出,虽然打破了绘画的统治性地位,但对绘画对自身的突破却未必是件坏事,比如像立体派、野兽派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照相技术对绘画记录功能的取代,绘画因此可以沿着自身的逻辑...
荣宝17秋拍:唐勇力作品赏析
相关描述:  闻法同修共觉迷,   善缘众生心菩提。   六道辗转缘深厚,   一朝顿悟求皈依。   唐勇力,1951年出生,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
以书入画:回归与重塑中国画的笔墨本体意识
相关描述:  如果从1917年康有为提出“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之论算起,到明年,中国画主动接受西画“改良”的历史刚好是一百年。一百年,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算太长,但也不算太短。对于一个理性、成熟的民族而言,一百年即便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至少也足以形成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然而,近百年...
博物馆文创:多元互动 让文物“复活”
相关描述:  近两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仅已成为文博机构的共识,而且也正真切地成为现实。随着文创产业的兴起,具有文化内涵又有时尚创意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亮点。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民众高度关注的新背景下,各地文博机构各出新意,探索利用丰富多元的文创产品...
艺术史终结的逻辑叙事 ——《艺术终结之后》译后记
相关描述:  阿瑟·C·丹托(1924年-)现在是美国当下声望日盛的艺术批评家,他早年学*过绘画、艺术史,后读哲学,一生都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而且属于分析哲学。40年代游学巴黎,研究萨特,著有《萨特》(1975年)一书(有中译本);二战后,英美英语世界对尼采多有蔑视和攻讦,丹托著《作为...
抽象是一种系统知识
相关描述:  我们经常把抽象归结为直观视觉的结果,甚至我们也是在视觉的判断中来讨论抽象。这样,抽象就无疑首先是一种视觉为先并为主的艺术。但是,我们忽略了视觉是可以塑造的,是可以被改变的,如果我们在面对抽象的艺术时,不肯改变我们的视觉经验而只以直觉的反应来判断,恐怕抽象是无法延展、也无法再增加丰富起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