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45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玥宝斋郭庆祥:卖出好价钱才算真藏家
相关描述:  在收藏界,郭庆祥以眼光精准、敢做敢说闻名,曾怒揭拍卖内幕,直斥当代“伪艺疯狂”,在蔡铭超以“举牌不交钱”的“爱国行为”对抗圆明园兽首拍卖后,面对争议,又是郭庆祥第一个站出来说,他们做强盗,我们不能再当流氓。   只有小学学历的郭庆祥被称为吴冠中作品最重要的收藏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艺博会以打造画廊品牌为主
相关描述:   6月14日,第40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瑞士小镇巴塞尔闭幕。短短几天的博览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艺术机构、收藏家、艺术经纪人和策展人,预计达到6万人左右。   据悉,参展的300家画廊是从报名的1100家画廊中遴选出来的,其中,有5家中国画廊,共有2500名艺术家参展。然而,金融危机...
李向群当选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十大精英人物”
相关描述:   “他用灵性的艺术实践,消解了具象雕塑的桎梏,从而使具象形式转化为抽象逻辑的注解。从讲坛的耕耘,到艺术的追求;从历史的忧郁,到社会的责任,他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不断为我们的城市寻找美丽的生机。他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向群。”   2009年5月25日晚,第二届北京朝阳文化创...
艺术品市场:泡沫散尽现宝藏
相关描述: 周春芽的《桃花》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迫使中国艺术品市场自我洗牌。挤走了浮躁的泡沫后,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的走向。   面对经济调整,收藏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中国艺术品市场调整势在必行,如今无论是人气还是销售,明显感受到了严寒的气息。不过,现在的低潮只是回归其价值的...
艺术品市场:泡沫散尽现宝藏
相关描述: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迫使中国艺术品市场自我洗牌。挤走了浮躁的泡沫后,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的走向。   面对经济调整,收藏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中国艺术品市场调整势在必行,如今无论是人气还是销售,明显感受到了严寒的气息。不过,现在的低潮只是回归其价值的开始,而对其中的精品而言...
马未都百家讲坛“马扎”说引发争议
相关描述:   马未都,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1981—1995年,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担任编辑。从1980年起,马未都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十余年里他以“瘦马”等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他曾和王朔、刘震云等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工作室,创作出了《编辑部的故事》、《...
2008艺术中国年度艺术人物提名:马未都
相关描述:   在国内收藏市场火热的背景下,2008年1月1日起,号称“草根收藏家”的马未都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家具、陶瓷、玉器和杂项收藏,50场讲座从年初播到年尾,马未都也随之从圈内大腕晋身为收藏热潮中的大众明星,成了人们眼中比学院派专家还灵验的文物鉴赏大师。   上世纪70年代,只有小...
一槌定音人?艺术市场并不简单
相关描述:发言实录:   首届媒体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发言实录——何山   首届媒体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发言实录——王定乾   首届媒体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发言实录——寇勤   首届媒体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发言实录——史国良   首届媒体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发言实录——马未都   首届媒体艺术品市...
艺术品频流标引关注 马未都认为繁荣不真实
相关描述: 马未都   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拖累,刚刚在香港结束的香港苏富比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也遭受了“寒流”的袭击,一些为藏家看重的拍品频频意外“流标”,即便是成交的作品,其成交价格也大大低于业界预期。   市场起伏利于摆脱泡沫   在最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专场...
当下收藏界三大弊病:“三五天”的收藏家太多了
相关描述:  昨天就在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举行的同时,今年后半期重量级拍卖盛会苏富比秋拍也同时进行。下午传来消息,尽管8方乾隆的印章拍出了2亿多元的高价,但最受关注的《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却不幸流拍,该画估价6000万港元,因价格太高无人应价。这说明自今年开始的艺术收藏市场的寒冬还...
乾隆官窑《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
相关描述:   原为一对,曾陈设于圆明园内,供皇帝赏玩。圆明园浩劫之际流出中国,其中一件带出中国后,捐赠法国吉美博物馆,现藏于该馆。 翰海拍卖的这只曾是美国某私人收藏家旧藏。   乾隆时期类似尺寸的官窑大瓶存世仅四件,另外两件分别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收藏。 而翰海拍卖的粉彩大瓶其霁蓝描金技法处理...
艺术品真伪谁说了算?
相关描述:  书画市场的造假之风伴随着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火爆一度甚嚣尘上,史国良打假、韩美林打假、陈逸飞遗孀指假案,都因艺术家的大腕身份备受关注,每一次打假,都能成为业界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近日,由于“假画太多了,忙不过来”而很少打假的吴冠中终于按捺不住,在藏家苏敏罗所购《池塘》上提笔写下“此画非我...
马未都《百家讲坛》新解《静夜思》遭质疑
相关描述:  马未都,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1981—1995年,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担任编辑。从1980年起,马未都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十余年里他以“瘦马”等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他曾和王朔、刘震云等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工作室,创作出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
艺术品投资基金的中国式难题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艺术品投资基金化   ·艺术品基金的运作方式    一面是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红火发展,另一方面却是艺术品投资基金发展的不成熟。   中国国家博物馆创意顾问、墙美术馆的艺术总监王泊乔告诉《投资者报》,目前国内艺术品基金主要是有钱人或者有一些企业将分散的钱集中起来,...
“搞收藏眼里不能尽是钱” 对话民间收藏家马未都
相关描述:  近日,“马未都说收藏”在央视《百家讲坛》热播。马未都,这位一无家传、二无师从,全凭刻苦修炼自学而成的收藏家,在讲坛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以学者的视角,透过藏品表象,探究其人文和社会背景,掀起一阵“老马热”。   昨天,马未都在新街口大众书局南京书城签售《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热情的市...
收藏家马未都认为:文化的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相关描述:  2008新年开篇的央视名牌栏目《百家讲坛》上,“马未都说收藏”带领观众领略了古典艺术品的无穷魅力,马未都本人也成了红人,到哪都有媒体关注。实际上,在收藏圈中,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涉足收藏的马未都,早已是大名鼎鼎的“腕儿”。1996年,马未都在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
投资收藏好不好?马未都发话了“我劝您别”
相关描述:  和《百家讲坛》的其他“坛主”不同,马未都在央视开讲之前,已经在收藏业内闻名遐迩,不算一讲成名。近期,他将在央视的讲座内容整理成书,将先后出版《家具卷》和《瓷器卷》,本报记者在新书上市之际,电话采访了马未都——   曾经的文化人   马未都1955年生于北京,这个年龄特别有意思,上世...
马未都来宁前透露 为看紫檀画桌三下南京
相关描述:  马未都,这个传奇人物越来越多的被媒体所关注,近日又登上了《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人物。说他传奇,一是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二是20多岁时居然凭借一篇小说一夜成名。三是不是收藏世家,也无巨万家资,硬是靠着机遇和胆识,成为一位收藏大家。他创建的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为他赢得“生前身后...
马未都:收藏行业里我是老大
相关描述:  马未都“玩”火了。   未上《百家讲坛》之前,马未都在收藏界算个旗帜,多少人冲着旗帜就过来了,这多少有点像打仗。如今,马未都这支旗已经从收藏圈里插到了圈外。听他说古代历史那些事,多少“马粉”梦回唐朝,要在收藏的世界里探寻历史的博大精深。以前一点都不懂的动了收藏的心,以前动心的开始付诸...
马未都:《百家讲坛》这活挺累人的
相关描述:  春节前夕,收藏家马未都登上《百家讲坛》开讲家具收藏。近日,讲座内容由中华书局结集出版。   昨日,马未都在观复博物馆接受记者采访,谈起上《百家讲坛》的经历,他的体会就是累。   FW:上《百家讲坛》的讲师前期都要先做提纲,听说您写了3000页?   马未都:对,300...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