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424条信息
- 杜洪毅:作品不好卖?艺术市场问题出在哪?
- 相关描述: 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里,任何商品要想成功的进入交易流通环节,都不能无视基本的商业法则。艺术作品虽完全不同于批量化生产的工业产品,可一旦进入市场,其本身的商品属性仍不得否认。在完全遵循自由贸易原则的市场中,艺术作品的价值(价格)是由其本身的稀缺性、市场需求、供给方自我定位等因素决定的。与...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08/n865640.html
2016-09-08 10:08:18
- 艺术家工作室之:刘亦嫄和素人艺术展
- 相关描述:
艺术家冯藏予涂鸦墙
“素人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曾被称为“原生艺术”(Art Brut)或“局外人艺术”(outsider art)。最早这个词用来形容精神病人或通灵者的艺术。
1949年,法国艺术家乔治·杜比菲指出了这种艺术最经典的特性:匿名。杜比菲对于这一特性的描述成...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07/n864904.html
2016-09-07 08:19:00
- 隐喻的手痕——关于孙尧的创作浅谈
- 相关描述:
后现代艺术发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对现代艺术反思的同时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冲突、交流和融合。如今的当代艺术更是个人主义逐步强化的产物,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背后同样充斥着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经历的各种诉求。若你有机会面对70后艺术家孙尧的作品,便能深刻感受到一股强劲的视觉张力扑...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905/n864544.html
2016-09-05 15:47:00
- 第三届CAFAM双年展“第三次方案协商会”
- 相关描述: 以“开放思想、自由协商”为突出特点的第三届CAFAM双年展已于6月29日和7月29日成功举办两场方案协商会。来自美术馆、策展、艺术创作、艺术史论、传媒、文学、哲学、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协商员与方案提交人及公众充分对话,不同视角不同领域的思维交汇碰撞、彼此启发,使得每次协商会都成为思想火花酝...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30/n862395.html
2016-08-30 11:17:52
- 殷双喜:所有的艺术都不是孤立现象 我读过本雅明大量的书
- 相关描述: 我自己是通过西方哲学进入美学,给我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黑格尔的《美学》三卷我都读完了。
我首先是通过学习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了解美学的。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艺境》。宗白华是位伟大的美学家,他和朱光潜不同,朱光潜是以翻译为主,特别严谨,而宗白华的美学是建...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9/n861891.html
2016-08-29 09:53:39
- 曹意强:我从来没有想到, 一本美术史会带来这么大启示
- 相关描述: 我进入美术史,是受到我的老师和朋友范景中教授的影响。1983年,我调到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学报工作,我与他初次见面,就感觉到他有真正的学者气派,我们很快成了朋友。我是1978年考入浙美版画系的,我们画画的人当时不太瞧得起搞理论的,但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开始觉得理论研究是很有魅力的,我...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9/n861885.html
2016-08-29 09:51:58
- 所有的艺术都不是孤立现象 我读过本雅明大量的书
- 相关描述:
殷双喜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编辑部副研究员,《美术研究》杂志主编。
本雅明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三联书店
戴蒙德 枪炮、病菌与钢铁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术研究》杂志主编殷双喜:
我自己是通过西方哲学进入美学,给我影响最大的是黑格尔。黑格尔的《美学》三卷我都读...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9/n861804.html
2016-08-29 08:52:32
- 专访:国博副馆长陈履生:任职6年,自评80分
- 相关描述: 近日,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在京发布了包括学术著作、随笔、画册在内的7本新书,他以此作为自己60岁的生日礼物。同时,这也意味着,陈履生将于年内从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这个职位上退休。昨天,陈履生在其办公室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的专访,他给自己这6年在国博的工作生涯打80分,不足的20分中,有10...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826/n861492.html
2016-08-26 15:27:48
- 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
- 相关描述: 作者简介
方闻:1930年出生于上海,海内外著名的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化史学者。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座教授、艺术考古系主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席(主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等职务。195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国艺术与考古方向的博士培养项...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3/n859932.html
2016-08-23 11:44:15
- 艺术史的危机和当代艺术走向
- 相关描述:
委拉斯凯兹晚期重要作品《宫娥》
取这个题目,其实并不是想耸人听闻,因为它其实也是一种事实。但是,当大家听到“危机”这个概念的时候,肯定还是会问危机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危机主要是西方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终结论,其实终结论就是一种危机。危机简单来说就是乱象,或...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2/n859548.html
2016-08-22 15:36:11
- 当“艺术的终结”成为传统:关于德•迪弗和《杜尚之后的康德》
- 相关描述: 在许多人眼里,马塞尔·杜尚是一位神奇而独特的西方艺术家。他就像一个思想离经叛道、行动变幻莫测的古怪巫师。在整个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中,似乎没有哪个艺术家比他更有颠覆性的影响力。他的《泉》是如此吸引我们的眼球,刺激我们的神经,以至于今天任何脱颖而出、一炮走红的艺术家的作品,在他的那个传奇面前...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9/n858889.html
2016-08-19 11:34:56
- 方闻:艺术即历史
- 相关描述: 我们如何开始观看古代的中国绘画?一个答案是:我们以考古学的视角研究出土的文物,并以艺术史的视角,研究那些挂在博物馆展墙上的艺术作品。
方闻
中国与欧洲,拥有两个最古老的再现性绘画的传统,但他们各自遵循迥异的轨迹——对于涉及解释这两种图像系统的学术传统也是如此。在西方,经过考...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9/n858224.html
2016-08-19 10:08:43
- 高名潞:艺术史的危机和当代艺术走向
- 相关描述:
高名潞
取这个题目,其实并不是想耸人听闻,因为它其实也是一种事实。但是,当大家听到“危机”这个概念的时候,肯定还是会问危机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危机主要是西方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终结论,其实终结论就是一种危机。危机简单来说就是乱象,或者失去了标准。大家看到今...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8/n858319.html
2016-08-18 10:42:58
- 方闻|艺术即历史
- 相关描述: 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自序
我们如何开始观看古代的中国绘画?一个答案是:我们以考古学的视角研究出土的文物,并以艺术史的视角,研究那些挂在博物馆展墙上的艺术作品。
中国与欧洲,拥有两个最古老的再现性绘画的传统,但他们各自遵循迥异的轨迹——对于涉及解释这两种图像系统的学术传统...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60818/n858305.html
2016-08-18 10:28:01
- 高名潞:艺术史的危机和当代艺术走向
- 相关描述:
委拉斯凯兹晚期重要作品《宫娥》
取这个题目,其实并不是想耸人听闻,因为它其实也是一种事实。但是,当大家听到“危机”这个概念的时候,肯定还是会问危机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危机主要是西方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终结论,其实终结论就是一种危机。危机简单来说就是乱象,或...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6/n857576.html
2016-08-16 15:40:05
- 艺术史学者菲利普·大卫里奥:不走正路的学术奇葩
- 相关描述: “艺术作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唯一鉴证,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有可能追寻到祖先的情感,无需借助任何媒介的诠释,只要去认真体味和理解就行了。”
——菲利普·大卫里奥
谈起艺术史学者,人们总会拉出来一个长长的名单来。中国美术史就不必说了,从七世纪吴道子引领风尚的画坛传奇,到九世纪张彦...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5/n857230.html
2016-08-15 19:15:55
- 衣锦尚絅 --萧瑟与供给的另种解读
- 相关描述: 这是个难产儿,生下来果然体格健硕、声壮如钟,原本沉稳有力的作品在它旁边变柔弱,变羞怯,它踢画! 难产儿多因营养好,受宠多,作品创作周期长达两年,增减修改百般淬炼,直到画面出现老铁质感,又嫌整体发闷,于是抱着破坏自戕的念头犹如刀劈斧削般决绝动作,却中途顿住,得了,就是它! 《衣锦》...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810/n1120562.html
2016-08-10 00:00:00
- 自始至终,我所参与的“实验水墨”这场称不上运动的运动(一)
- 相关描述:
任何艺术现象、艺术运动或艺术流派的发生,都存在于它当时的具体语境及解决问题的针对性,还有解决问题的学术方向,“实验水墨”也不例外。“实验水墨”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代水墨”运动的抽象水墨、抽象表现主义水墨逐渐派生出来的。我们今天所谈的“实验水墨”,是那个时代语境的思想认识所...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808/n751440.html
2016-08-08 15:53:43
- 张羽:自始至终,我所参与的“实验水墨”这场称不上运动的运动(三)
- 相关描述: 今天对“实验水墨”发展过程梳理时,我在罗列相关事实之后发现,其实真正与“实验水墨”有关的活动都是“实验水墨”群体的学术活动,而且是有限的几次。从出版上看以“实验水墨”命名并确实是属于“实验水墨”艺术家范围的仅有5次。从展览上看也只有4次。而几次大型的艺术展和水墨展中,如1997年“中国...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808/n855838.html
2016-08-08 15:29:58
- 【雅昌专稿】陈迹:“广东美术百年陈列”展应被提上重要议程
- 相关描述:
广东画院美术馆馆长陈迹
导言:从2000年到2005年,陈迹在广东美术馆研究部任研究策展人,在那里工作了整整五年时间。在他的回忆中,那时的广东美术馆开馆不久,从馆长王璜生到一众员工,都富有朝气、充满理想激情,有共同目标。当然,这种“魔鬼训练”既与原本闲缓安静的美术馆环境形成反差,...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06/n855460.html
2016-08-06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