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53秒
所有结果59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皮道坚:中国抽象艺术需要走自己的路
相关描述:  艺术虫:对于“中国抽象”,您是如何理解的?   皮道坚:现在有“中国式抽象”这个说法,我觉得这个提法是以西方艺术本位来讨论中国当代艺术问题。抽象艺术本来就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命名,所以我历来有一个观点,中国当代艺术应当立足于自己传统文化和自己的历史文脉,应当立足于自己的当代现实生活,...
图像与历史·图像与哲学·图像与文化
相关描述:  图像如何构筑艺术的历史?   图像在艺术史中究竟有何意义?   为何面对艺术史要专门注意图像?   又当如何释读艺术史中的图像?   2006年底,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山大学教授罗一平撰写的一套“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厚厚的四大本,分别是《破碎的逻格斯: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中的图...
造物镕为心象 笔墨化现生机
相关描述:  孔子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夫仁而且智者,可谓之圣人矣。山水者,圣人之所乐也。圣人何以乐于山水者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水之流行如道体之无穷而无息也。夫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是山之高巍生百物而极瞻视也。今夫乐山水者亦多矣,是乐圣人之所乐也。乐圣人之所乐...
笔墨与文化——读罗一平的山水画
相关描述:  前不久,收到了罗一平寄来的他刚出版的四本专著《造化与心源:中国美术史中的山水图像》、《历史与叙事:中国美术史中的人物图像》、《语言与图式:中国美术史中的花鸟图像》、《破碎的逻格斯: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中的图像》,与此同时还收到几十幅他在2006年创作的山水画的照片。我很吃惊,一是吃惊于四部...
美术馆崛起与当代艺术的沉沦
相关描述:  乍一看,这个题目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但这确实是今天中国的社会现实。当然,这个现实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由中国的特殊情境所决定。这就像台球在国外原本属于高雅运动,一到中国便赋予了乡土化特征,成了村头街巷的地摊风景一样。近年来,民营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地迅速崛起,也因国情所决定...
美术馆的崛起与当代艺术的沉沦
相关描述:  乍一看,这个题目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但这确实是今天中国的社会现实。当然,这个现实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由中国的特殊情境所决定。这就像台球在国外原本属于高雅运动,一到中国便赋予了乡土化特征,成了村头街巷的地摊风景一样。近年来,民营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地迅速崛起,也因国情所决定...
应天齐的艺术是一部中国30年的美术史
相关描述:  易英的发言很精采,看得出来他是下了功夫、做了功课、做了研究的。他的很多观点我都十分赞赏。我最早知道应天齐是通过他的《西递村系列》,此一系列作品在80年代中期影响很大。认识他本人是我来广州以后,他当时在编《艺术界》杂志,到我家来取李世南的一张画,有过交谈,那时就觉得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独白的力量:谈张晓刚的九十年代创作
相关描述:  八十年代,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贯穿者集体命运使命意识的主线,在减少了题材上宏大叙事的同时,在精神诉求方面一如既往地表现对于宏大问题的关注,即使在形式探索方面也普遍带有悲壮的宣言样式。在八十年代末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之后,对于艺术的迷惑情绪蔓延开来。   进入九十年代,文化历经近乎...
王栋栋:艺术家才是市场的主体
相关描述:  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主体是拍卖行、画廊、投资人(包括炒家)、收藏家、策展人,而大部分的艺术家相对来说处于外围,也就是说市场的建构者是前面那些人,资源、话语权自然就掌握在他们手里,而艺术家只是顺应着这个系统生产作品。艺术家与他人的合作也就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而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也就必然大...
蔡广斌访谈
相关描述:  库:将“影像”与水墨创作结合到一起,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蔡广斌:先说明一下,我并不是单纯的将“影像”与水墨创作结合到一起的,之所以把水墨绘画形式影像化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尽量最大限度的与我当下要表达的观念一致并准确的画出这一点,因为影像效果的社会直接性与空间图像的强烈或微妙变化...
艺术家才是市场的主体
相关描述:  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主体是拍卖行、画廊、投资人(包括炒家)、收藏家、策展人,而大部分的艺术家相对来说处于外围,也就是说市场的建构者是前面那些人,资源、话语权自然就掌握在他们手里,而艺术家只是顺应着这个系统生产作品。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也就必然大打折扣,这也是常常有画廊老板规定艺术家画什么...
《Hi艺术》封面故事采访提纲
相关描述:  1.您对中国最为本土化、最传统也最朴素的木刻版画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能否讲讲其中的原因,以及您对木刻这种媒介的理解?   木刻首先是一种复制图像的技术,所以木刻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新兴木刻之前复制木刻时期基本上不强调本身的语言特征,仅仅是作为工具来使用。新兴木刻运动之后,木刻...
来自澳门的声音,全艺社的“边界漫游”
相关描述:   策展人选择的是艺术家每个系列成熟之前的作品   从当代艺术版图上看,澳门始终是一个不太被关注的空白地。在地域文化上,澳门虽然作为中国最早的殖民地城市,在500年前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平台。但随着香港在文化沟通领域的日趋重要,澳门的位置被逐渐边缘化,这种状况一直持续至今。另一方...
皮道坚:中国抽象艺术需要走出自己的路
相关描述:   尚扬 其昌计划-33,布面综合材料,270x1080cm,2011年   丁乙作品,十示2011-10,120x140cm,丙烯、画布,2011   周长江作品,《互补09.2》, 200x280cm,布面油画,2009年   艺术虫:对于“中国抽象”,您是如何理解的...
巴塞尔艺博会仍是西方盛宴
相关描述:   第43届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6月17日落幕,纵观这场为期4天的艺术盛宴,号称现当代艺术市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巴塞尔博览会其实还是一场纯西方人的游戏。当我们感叹中国艺术市场是中国人自己游戏的时候,美欧所代表的西方现当代艺术市场也处在这样的循环之中。   官方数据显示,来自全球约300...
徐悲鸿“求真”“求变”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当代艺术
相关描述:  在未来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中,徐悲鸿的价值何在?对此,我们通过分析徐悲鸿先生“求真”“求变”艺术精神的渊源,以及此种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而提出和探讨“求真”“求变”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大胆探索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和本民族化,在纷繁复...
陶瓷、器物转换与隐匿的身体——魏华的装置艺术《瀑布》
相关描述: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告诉了我们,艺术家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对材料的选择是如此重要,以致于材料本身就决定了作品的表达方式、视觉效果与阐释空间。克里斯托夫妇(Christo & Jeanne-Claude)用帘幕在全球范围内制作大型地景艺术,他们对布的选择及其所呈现的撼人气...
行走在中国现代性的平面上---徐红明的抽象绘画个案分析WALKING IN THE PLANE OF CHINESE MODERNITY
相关描述:  何为之“抽象绘画”,就像徐红明先生在平面的画布上探寻抽象精神的真谛。他坚持自己的绘画创作观念,独自行走在中国当下抽象艺术的“大潮”中。中国传统艺术虽然没有抽象艺术的创作流派和独特的艺术创作者,却有抽象艺术的美学特质。比如:老庄美学境界:“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东方韵动—谈魏立刚的艺术探索
相关描述:  魏立刚这个名字很容易被记住,抑扬顿挫而寓意深远,但只有在叫这个名字的人成就一番事业之后,这个名字才能被赋予实际的、真实的内容。我说的这位叫魏立刚的人正在艺术界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个时候他已经41岁了,在今日“出名要趁早”的浮躁社会,魏立刚可以说是大器晚成。更为重要的是,“魏立刚”这三个字...
图像阐释学中的历史哲思和文化美学——读罗一平先生《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
相关描述:  图像如何构筑艺术的历史?   图像在艺术史中究竟有何意义?   为何面对艺术史要专门注意图像?   又当如何释读艺术史中的图像?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钟东   2006年底,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山大学教授罗一平撰写的一套“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厚厚的四大本,分别是...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