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58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西安碑林文物搬新家
相关描述:  具有920年历史的碑林,馆藏4000余件碑石、墓志,近年来又新收集了千余件石刻文物。由于空间有限,此前这些文物只能堆积在简陋的库房里,甚至有些在露天存放。   昨日记者从碑林博物馆了解到,这些文物都搬进了新家——8个高科技新库房。   新库房能够更好地保护文物   作为一个历史悠...
西安碑林建成8个文物库房 确保文物安全
相关描述: 具有展示功能的精品墓志库 记者 冽玮 摄   中新网西安12月27日电 记者27日从西安碑林博物馆获悉,该馆已建成8个文物库房,地面有孔庙文物库、版本书画库、拓片资料库,地下有半开放精品墓志库、石刻造像库、画像石库、密集式墓志文物库、砖墓志库,总面积1600余平方米、柜架体积1066...
透过桂林摩崖石刻遗迹看传统书法的精神
相关描述:  桂林地区留存有丰富的摩崖石刻,其文物价值弥足珍贵。桂林摩崖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低于元、繁荣于明清。从唐至清,石刻延绵不断,延续时间长久,形制巨大,收集历代众多名人佳作,全国罕见,尤其以宋代摩崖石刻的数量和质量为国内首屈一指。   据不完全统计,桂林的古代摩崖石刻近3000件...
西安举办韩国当代书家书法展
相关描述:  为加强中韩书法界的文化交流,“韩国当代书家书法展”近日在古城西安举行,共展出书法作品35件,其中不乏“汉字”精品。   据了解,由于汉字在韩国应用普遍,作为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汉字书法受到韩国民众喜爱。韩国书法源于汉字的书写形式,每一个字都是在一个想象的方块中由一些形状不同的线组合而成...
颜真卿之父写的墓志
相关描述:    图片说明:颜惟贞《萧思亮墓志》(局部)   颜真卿之父写的墓志 ——《萧思亮墓志》   颜惟贞(669—712),字叔坚,唐京兆万年人(今属陕西西安)。颜昭甫次子,著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之父。生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卒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辛亥七月。在科考...
西安碑林馆珍藏金女真文书手稿 首都博物馆展出
相关描述:  日前,“白山·黑水·海东青——紀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的金女真文书手稿之一在此次展览中展出,展期将至2014年2月。   据了解,该展览由首都博物館与黑龙江博物馆联合主办,集中了东北、华北地区的诸多精美文物,主题旨在展示金代女真人创造的灿烂辉...
“天博讲堂”推出“秦汉唐文化季”活动
相关描述:  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中最辉煌的时代,西安在当时叫做长安,是两朝都城,也是当时少有的几个世界性大都市之一,同时这里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10月至12月,天津博物馆大型公益系列讲座“天博讲堂”将力邀陕西省文化厅5个直属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碑...
碑林博物馆回应售卖拓片行为:重要碑刻禁止锤拓
相关描述: 昨日,碑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做拓片本报记者陈团结摄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刻里有千百年来诸多名家的书法作品,很多甚至还是国宝级文物。很多书法爱好者都愿意花几百元买几张名家作品拓片回家临摹。但长期这样锤拓,是否会对这些碑文造成损坏?10月15日,时评人魏英杰就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经常拓印会破坏碑刻吗
相关描述: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刻里有千百年来诸多名家的书法作品,很多甚至还是国宝级文物。很多书法爱好者都愿意花几百元买几张名家作品拓片回家临摹。但长期这样锤拓,是否会对这些碑文造成损坏?10月15日,时评人魏英杰就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网友发问:碑林拓碑是否会破坏文物?   魏英杰在微...
咸阳缩头乌龟碑逗乐网友 没脑袋或因石料不够了
相关描述:   “背负石碑的乌龟一般都是有脑袋的,不知为何此物要当缩头乌龟?”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中晒出了一张咸阳博物馆的石碑图片,石碑的底座是一只缩着头的乌龟。微博一发布,立即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围观。有网友猜测,莫不是因为碑上的事情并不那么光明磊落,才找了这么一只缩头龟?   网友猜测:“缩头...
“缩头乌龟”碑引围观 专家:没脑袋或因石料不够
相关描述:  乌龟底座在本该伸出脑袋的地方只剩了几个圈圈,样子有些滑稽。 网友“洛漓”大胆猜测,因为碑上的事并不是那么光明磊落,才找了这么一只缩头龟?   “背负石碑的乌龟一般都是有脑袋的,不知为何此物要当缩头乌龟?”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中晒出了一张咸阳博物馆的石碑图片,石碑的底座是一只缩着...
名家碑拓亮相晴川阁:主打古代名家名作
相关描述: 名家碑拓亮相晴川阁   9月10日,汉阳晴川阁(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从西安碑林博物馆引进“墨石经典——西安碑林名碑名拓展”,展出黄庭坚、张旭、颜真卿等书法家名碑拓片。据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座艺术宝库,被誉为“书法艺术圣殿”。此次来汉参...
碑拓专家武汉演示中国最早碑拓“复印”术
相关描述:  中新社武汉9月12日电 (廖咏琴 曹旭峰)中国古代如何在不损伤书法作品情况下,将书法原作“复印”至石碑之上?西安知名古碑复制专家景一泉12日在武汉演示中国最古老碑拓“复印”术。   景一泉演示说,碑拓时先用白芨水润湿宣纸后,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然后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
古代书法大家66幅名碑拓本精品露脸
相关描述:  王羲之、苏轼、韩愈、米芾、颜真卿等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的66幅名碑拓本精品,9月10在武汉晴川阁大禹文化博物馆展出。   记者展出现场看到,名碑拓本中有苏轼的《归去来辞诗碑》、韩愈的《五箴》(《游箴》、《言箴》、《行箴》、《好恶箴》、《知名箴》),米芾的《四条屏》,以及颜真卿壮年及暮年所...
王羲之等古代书法大家碑拓本再现中国书法石刻史
相关描述:  王羲之、苏轼、韩愈、米芾、颜真卿等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的66幅名碑拓本精品,9月10在武汉晴川阁大禹文化博物馆展出。   记者展出现场看到,名碑拓本中有苏轼的《归去来辞诗碑》、韩愈的《五箴》(《游箴》、《言箴》、《行箴》、《好恶箴》、《知名箴》),米芾的《四条屏》,以及颜真卿壮年及暮年所...
西行记【二】八月十八日(晴)
相关描述:  距比什凯克约八十公里处,有一个古城遗址,这个城中国人叫它碎叶城,是古丝路上的重镇。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我们参观古碎叶城遗址,已经是沧海桑田,一片荒芜,就连当年的皇宫遗址也只是几垛残墙,似乎还有佛寺院的遗迹,只是根据交河故城的经验判断的。而位于城中心的布拉纳塔经过翻...
首届“西安碑林奖”评选结果揭晓
相关描述:  8月21日,第一届“西安碑林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评选结果揭晓。本次大赛共评出入选作品200件,其中获奖作品10件,来自广东的沈桂林获得第一名。陕西有58人的作品入选,为入选人数最多的省份。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不仅是中国古代文...
陕西新增11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相关描述:  昨日记者获悉,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我省的西汉“皇后之玺”玉玺、唐昭陵六骏石刻等11件(组)文物在列。至此我省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增至23件(组)。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公布了94件(组)一级文物,种类包含青铜器、陶瓷、玉器、杂项等四类。列入目录...
西安碑林大门“碑”字少一撇 或因书法美感
相关描述:  进入西安碑林大门,可以看到一座碑亭,上面写着“碑林”两字。最近眼尖的网友发现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这是为什么呢?记者获悉,目前流传好几种“传说”。到底哪种说法才贴近事实?   网友观点 各有说辞   说法一: 宋代前的“碑”字没有一撇   有网友认为,这个碑字是唐代题的,在唐代...
李寿墓:难以解开的千古之谜
相关描述:   李寿石椁正面的双开门。   李寿石椁、墓志。   有许多人在历史上并无建树,却由于其墓葬的殊异,在逝世千年后名声大噪,李寿便是其中之一。凭借一合国内罕见的兽首龟形墓志,一具堪称唐代石雕艺术典范的石椁,一批内容丰富、极其精美的唐代壁画,名不见经传的李寿跨越千年成为现代人走进西...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