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413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夏商玉器的鉴别
相关描述:  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祥于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发祥于南方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原始社会晚期中国玉器制造的高潮。   处于奴隶制社会初期及鼎盛期的夏及商朝,由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青铜制工具的使用,形成了中国文明史上玉器制造的又一高潮。夏商玉器,就玉材的选择而言,略有不同,而形...
陕西西周镐京遗址发现制造青铜器的工具
相关描述:  近日,陕西省考古人员在对西周镐京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西周时期制造青铜器的工具,这在文物大省陕西尚属首次发现。   2015年7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事处花园村进行考古发掘,在村东40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灰坑80余座、墓葬6座、房址1座,出...
去台北故宫 你一定要看这100件玉器
相关描述:  玉单柄杯   汉   玉角形杯   汉至六朝   旧玉双耳谷纹斛式水盛   汉   黄玉兽匜式洗   宋   玉杯   宋   黄玉降龙伏虎图笔筒   宋   旧玉蟠龙觥   宋   玉单柄杯   宋   白玉...
夏商玉器的鉴别
相关描述:[摘要]:处于奴隶制社会初期及鼎盛期的夏及商朝,由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青铜制工具的使用,形成了中国文明史上玉器制造的又一高潮。夏商玉器,就玉材的选择而言,略有不同,而形制、纹饰、砣玉方法等则大同小异,本文将这两个朝代一并讨论。   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祥于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
上马山古墓葬入选年度“浙江十大考古”
相关描述:  上月27日,由浙江省考古学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首次评定的2015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揭晓,我市安吉上马山古墓葬入选其中。   安吉上马山古墓群距古城3.5公里,因天子湖工业园区建设,2007年至2015年抢救性清理墓葬608座,出土陶瓷器、铜铁器、漆木器、玉石器等各类随葬器物6...
陕西西周镐京遗址首次发现制铜工具
相关描述:  近日,陕西省考古人员在对西周镐京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西周时期制造青铜器的工具,这在文物大省陕西尚属首次发现。   2015年7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事处花园村进行考古发掘,在村东40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灰坑80余 座、墓葬6座、房址1座,...
陕西西周镐京遗址首次发现制铜工具
相关描述:  近日,陕西省考古人员在对西周镐京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西周时期制造青铜器的工具,这在文物大省陕西尚属首次发现。   2015年7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事处花园村进行考古发掘,在村东40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灰坑80余 座、墓葬6座、房址1座,...
西汉玉器继承了战国“浪漫主义”的遗风
相关描述:   两汉时期是我国玉文化大发展时期,尤其是西汉玉器直接继承了战国以来浪漫主义的遗风,各种精美的西汉玉器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佩饰类玉器中除了普通几何造型的璧、璜、觿等之外,还涌现出诸多生动精巧并具有象征意味的单玉佩,笔者就在这其中择取造型精美且少见者试举一二。   1、蝉形佩   古人...
陕西首次在西周镐京遗址发现制铜工具
相关描述:  近日,我省考古人员在对西周镐京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西周时期制造青铜器的工具,这在我省尚属首次发现。   今年7月到12月,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对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事处花园村进行考古发掘,在村东400平方米范围内,出土了80多个灰坑、6座平民墓葬和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器等。在...
西周玉戈收藏鉴赏
相关描述:  西周玉戈收藏鉴赏   西周玉戈形制与商晚期相似,普遍不饰纹饰,制作不及商代精细。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西周玉戈,长7.3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西周后玉戈趋于消亡,春秋战国时零星可见的玉戈,仍保留了周代的特点。春秋玉戈锋作三角形,援身上刃微外弧,下刃稍直,刃颇锋利,中...
青铜器收藏与鉴赏:西周凤鸟纹提梁卣
相关描述:   凤鸟纹提梁卣是商末周初时的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从之前的考古发现看,这种器型都出土在陕西宝鸡地区的戴家湾墓地和石鼓山西周墓地。存世的也并不多,除宝鸡外,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美术馆、弗利尔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各藏有一件。也就是说,这种器物的华丽程度在青铜器群中可以称得上绝无仅有,并且其时...
从西周蚕丝的考古发现看丝路文化传播
相关描述:  现在一般的都认为,古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昌盛于隋唐。然而,早在商周时期,养蚕、缫丝和织绸的生产,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生产与加工已经相当成熟。如《夏小正》中说:“三月……摄桑,……妾子始蚕。”还有《诗经》中也有许多诗篇提到蚕桑。例如《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
保护复建遗址 打造邢国文化名片
相关描述:  2010年,邢氏宗亲成立了邢台市邢侯研究会。2014年,邢氏宗亲会召开,决定推进以邢侯公园为核心的邢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邢氏宗亲已经形成了投资“邢侯公园”项目的初步设想。   据全国邢氏宗亲理事总会副会长邢学东说:“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项目规划、申报等工作,力争将邢侯公园建成邢台的...
两件被盗青铜器追回 文物稽查队与警方开始巡查
相关描述:  西安长安区拥有丰镐遗址、明十三陵等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数百处田野文物和民间散落文物,因此这里也是盗墓分子垂涎三尺、频繁光顾之地,而冬日夜长,盗墓者大多会选择把它作为作案的最佳时间,为了保障文物安全,从昨天(12月23日)晚上开始,长安区文物稽查大队和长安警方将文物巡查改为常态巡查...
圆明园兽首抵达长沙 28日将亮相长沙博物馆首展
相关描述:  12月24日下午3时许,滨江文化园,长沙博物馆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一列车队缓缓驶入人们的视线,身着蓝衣的工作人员们立即迎上前去——圆明园兽首、青州石造像……车上所载的,是近百件从北京的保利艺术博物馆远道而来的海归精品文物。   保利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大陆首家由大型国有企业兴办的博物馆。...
砚中奇葩辟雍砚
相关描述:   在我国文房四宝中,古砚可能是最早出现,它有着悠久漫长的发展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便知道使用研磨器形制颜料、绘制图案,这种研磨器就是砚的雏形。发展到汉代,砚的形制已基本规范,当时便有用石、陶、铜、漆为主要质地做成圆形三足砚,嗣后砚足逐渐增多。三国时期,由于瓷器业的迅猛发展,这...
寻根溯源话徽墨
相关描述:   墨是我国古代写字绘画不可缺少的黑色颜料,因而成为文房四宝之一。   墨的问世,传说是始于西周人形夷。那么徽墨又是谁创造的呢?根据安徽省《歙县志》记载:李廷王圭,易水人(今河北易县)。与父超,唐末流离渡江,睹歙中多松,可居造墨遂家焉。宋仁宗嘉佑中,宴近臣于群仙殿,尝以李超墨赐之曰:...
模仿——古陶瓷文化的共同情结
相关描述:   对中国古陶瓷作一番深研细究后,就会发现奇特的文化现象:模仿。这模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伪,而是一种对他人艺术成果的认同、改良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也没有日后中国陶瓷的辉煌。   按常人看,中国的陶瓷是从模仿青铜器衍生出来的。但事实正好相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日常生活用...
和田玉兽面纹饰
相关描述:  一般而言,和田玉籽料经过雕琢会更有魅力和价值,当然也有一些天然形状外观很奇特无需雕琢,但毕竟是极少数的。兽面纹也是和田玉雕中比较常见的。   兽面纹就是指动物的头部图案,牛头、羊头、虎头图案都是很常见的,由于只有动物的头部没有身体,所以被称为兽面纹。 这种纹饰在商代至西周早期十分盛行...
瓦当的收藏与鉴赏
相关描述:   瓦当俗称瓦头,是指简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其种类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为古建筑瓦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我国瓦当的起源和发展,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应追溯到西周时代,当时瓦的制作是先制成圆筒形的陶坯,然后剖坯筒,入烧造,四剖或六剖为板瓦,系用于屋顶;对剖...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