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412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晋南东周考古的新突破——陶寺北墓地发现“卫侯之孙申子之子书”刻铭编钟
相关描述:  近些年,两周考古发现接连不断,关于两周时期的政治、地理、封国、文化等研究层出不穷。最近发掘的襄汾陶寺北墓地,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藉此契机, 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临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襄汾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两周封国暨晋文化考古学术...
流传至今的宝剑,“宝”在哪里?
相关描述:  剑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剑的历史是源远流长,因其属于非常实用、常用的兵器,流行甚广甚长。   在古代,质地精良的宝剑大多出自...
没 有 纸张之前
相关描述:  在原始社会,人们交换思想、交流经验,通过口耳相传,多半靠记忆行事。后来发展到“结绳纪事”,以帮助人类记忆。而绳结过于简单,不足以表达复杂的事物,于是有了文字画,可以画在树皮、石头或陶器上。后来文字画又逐渐演变成文字。19世纪末以来,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掘出不少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
人工墨的出现与发展
相关描述:  西周时期,人工墨开始出现。据《述古书法纂》记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邢夷是西周宣王时期人,人工墨的出现使得墨的大量运用成为可能。   春秋战国时期,墨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同期出土的实物竹简、木牍、帛书上的文字,经考证有很多是用毛笔蘸墨书写的。   秦汉是中...
张笑荣:江浙砖的藏与玩
相关描述:  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制造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出土的砖见于西周的陕西扶风周原遗址。古砖上的文字和画像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丰富多彩的砖文、画像不但为历史、考古、古文字及书法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还为我们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感性的材料,是与甲骨文、...
陕历博全新基本陈列展今对外开放,展顶级文物
相关描述:   为迎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5月17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丝路盛世”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夜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暨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新展览开展活动。经过精心策划筹备,陕西历史博物馆升级改造后的新基本陈列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与游客见面。开辟“国宝馆”是本次基本陈列升级改造的...
江浙砖的藏与玩
相关描述: 汉 万岁不败旭日东升古砖砚   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制造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出土的砖见于西周的陕西扶风周原遗址。古砖上的文字和画像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丰富多彩的砖文、画像不但为历史、考古、古文字及书法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还为我们了解古代的社会...
冉宏林:试论“巴蜀青铜器”的族属
相关描述:  摘要:蜀族墓葬的墓口为窄长方形,葬具为船棺。巴族墓葬的墓口为宽长方形,葬具以单棺、单椁和一棺一椁为主。二者随葬陶器的种类相近,但组合各有不同。属于蜀族的“巴蜀青铜器”主要有柳叶矛、柳叶剑、三角援戈、无胡戈、双胡戈、荷包钺、斤、凿、凸刃环首削和直刃无首削,属于巴族的“巴蜀青铜器”主要有鍪...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特展
相关描述: 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宝剑致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先生致词 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致词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李季致词   2018年4月28日,北京大学迎来百廿华诞之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多家考古所、博物馆举办的《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正...
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
相关描述: 作者:刘成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8月1日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魏晋以来的艺术观念史讨论得比较充分,但对于魏晋之前中国艺术的发展状况以及理论反思却挖掘得不够。所以,作者选取先秦两汉的艺术观念史作为研究主题,是独具学术眼光的,为中国艺术如何从自在走向自觉理出了一...
文物追索的路 再难也要走下去
相关描述:  英国当地时间4月11日上午,一件中国西周时代的“虎鎣(yínɡ)”在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66万元)价格被拍出。   这件罕见的青铜器疑似为圆明园流失文物,最初估价在12万镑至20万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110万至1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拍卖之...
游离的抉择 ——对“大学美术”公共课的看法
相关描述:  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目的,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判断、审美趣味的提高; 而专业的美术教育主要培养美术创作人才与教师、及其美术研究者。这两者不同的趋向决定了他们培养与教育方式不同,以及如何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所谓“大学美术”课程,游离在这两者之上,再加设这一课程意义...
特展为何会收费 博物馆回应:缓解限流压力
相关描述:  今年是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的第10年。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已有多家博物馆实现门票免费。不过,不少市民反映,“门”免费进了,一些展馆内的特展,仍需收费才能参观。   记者统计了北京25家博物馆门票情况,其中14家门票为免费...
徐良高:两周考古的新思路、新发现与新突破
相关描述:  近两年,两周考古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价值的新发现,大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两周历史的新认识。   西周都城聚落考古进一步深化   近几年来,在聚落考古思路的指导下,利用多学科手段,考古学家对西周王朝的都城——丰镐、周原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初步建立起地...
艺术家卜绍基珍藏力作《金石花鸟十二条屏》瞩目曝光
相关描述:  广东新闻对百诚艺术馆承办的《心迹自然·卜绍基大写意花鸟画展》暨“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报道  继上周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广州市政协书画院协办,中旗集团、百诚艺术馆承办的《心迹自然 · 卜绍基大写意花鸟画展》...
户彝身上的密码信息解读
相关描述:     彝,泛指古代青铜容器,铭文上或称尊、或称彝,或称鼎彝、尊彝。现在一般考古和金石学者多称古代礼乐铜器为彝器。本文所涉的这件户彝(见图)形制为方彝,在古书籍中未见有此名称,宋人以这类器型作方形而名之。户彝这种铜器属大型盛酒器,盛行于商末周初,西周中期衰落,春秋早期以后绝迹。发现...
来自3000多岁的残垣断壁的考古震撼
相关描述:   ▲庙台子商周遗址航拍图。   一段残存只有三四十厘米高的残垣断壁为何让考古专家感到壮观?   几只残破陶器底部的黑色颗粒为何让考古发掘者感到欣喜?   颜色发红的坚硬土墙究竟有什么样的经历?   泥土中大致呈直线排列的黑色圆点又是什么……   1月12日,贾汪庙台子商周遗...
4月21日至24日,西泠拍卖台湾征集藏品
相关描述:  4月21日至24日,西泠拍卖将赴台湾为2018西泠春拍征集拍品。具体行程安排如下:   台北站  公开征集   时间:4月21-22日(周六、周日)9:30-17:30   地点:台北福华大饭店 4楼405室(台北市大安区仁爱路三段160号)   台中站  预约征集   时间...
【雅昌专稿】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西周青铜器“虎蓥”365万元落槌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最新消息,英国当地时间4月11日上午10点,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青铜器“虎蓥(yíng)”在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举槌开拍,经过20多分钟竞价,最终41万英镑落槌,约合365万元人民币落槌,远远超出了最初20万英镑的最高估价!即使这件青铜器可能是盗抢文物,也没有清晰的传承。 ...
走近舌尖上的青铜器 从西周饮食礼仪看“规矩”
相关描述:  西部网讯 (记者 鲁鹏飞 通讯员 闫星) 鼎、簋、甗、豆、盉、觚、爵,这些字你都认识么?这些字都源于古代“吃货”们的创造。与现在我们“锅、碗、瓢、勺”的简单叫法不同,古代的“吃货”们,对食器都有着细致的分类和命名,在博物馆,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不明觉厉”的字。   4月4日起,由宝鸡...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