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413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枣阳吴店发现春秋早期国君级墓葬
相关描述: 一号车坑   枣阳市吴店镇发现春秋早期曾国国君级别墓葬——郭家庙墓地,比曾侯乙墓早了约三个世纪。考古专家从去年10月开始发掘清理。昨日,该考古项目领队、湖北省考古所所长方勤称,发掘工作有了重大发现,首次出土历史上最早的编钟木架以及历史上较早的麻制品。   郭家庙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
枣阳曾侯墓发现最早乐舞遗迹
相关描述:     古瑟被清理出土      出土的曾子鼎     出土的铃钟      车坑显示墓主人地位显赫   最古老的瑟、编钟架、编磬架重见天日 比曾侯乙编钟早数百年   昨日,枣阳市吴店镇郭家庙曾国古墓群考古现场,轻雾笼罩,一号大墓中的大型乐舞遗迹已在考工人员细心清理下,...
枣阳发现春秋早期曾侯墓:出土中国最早的瑟
相关描述:     一号墓发现大型车马坑 再证曾国是春秋早期大国 墓主为曾侯乙祖辈   (记者周治涛 高东起 通讯员胡刚 连红)昨日,省考古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在枣阳市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群,其中一号墓为早期曾侯墓。   经抢救性发掘,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瑟和编钟架等大...
郭家庙墓地发现最早大型乐舞遗存 距今2700年
相关描述:  昨日从省考古所获悉,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发现了一处大型乐舞遗存,年代属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为目前所知最早的乐舞遗存,距今约2700年。   一位音乐考古专家介绍,这处乐舞遗存位于郭家庙曾国墓地曹门湾墓区M1墓内,该墓曾遭多次盗扰,垮塌严重。从初步清理的情况看,墓室内的北部分布着一批彩漆...
郭家庙曾国墓地考古近尾声 出土“曾子鼎”
相关描述:   郭家庙曾国墓地M10出土的曾子鼎   郭家庙墓地一号马坑   记者昨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正在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进行的考古发掘已进入尾声,此次出土的两件带铭文的曾子鼎等多个发现,表明这里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的国君级别墓地。   出土青铜器400余件   郭家...
拍市外热内冷 藏家求新求珍
相关描述: 张路 《山水人物图册》   综观2014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究竟什么让你记忆犹新呢?鸡缸杯、永乐唐卡……还是刘益谦的“任性”。在经历了前两年以追求投资回报为艺术品拍卖主要特征的“疯狂”之后,2014年市场带给广大藏家更多的是理性思考。   外热内冷分化明显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
陈晓烽:宝爱青铜钟情铭文
相关描述: 西周  夔龙纹簋 香港嘉德2014年春拍   如果真有时间机器能够实现穿越,陈晓烽最想拜访的一定是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那个青铜时代顶峰,他可以亲眼见证青铜器的制作,了解哪些今人难辨的钟鼎文真正的含义。可惜的是,现在的科技还不能支撑这样的梦想,好在通过对传世青铜器的收藏,陈晓烽也可...
文化是青铜器的收藏底色
相关描述:   1 商 饕餮纹双羊尊 高43.2厘米 英国大英博物馆   2 西周早期 夔神双鸡鼓 高82厘米 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   3 东周 饕餮纹壶(对) 高48.3厘米 英国大英博物馆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是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皿方罍回归,...
战国青铜鱼币品赏及辨析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1到图5所示的是五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战国时期青铜鱼币,其铸工精致,栩栩如生,鱼眼大多透穿,生坑品,局部有翠绿锈斑,牢结入骨,深褐色包浆润泽幽亮,系久经使用的迹象,沉淀着黄河流域西北地区千古鱼文化信息。鱼币在江...
古锁升值空间大 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
相关描述:  说到古锁,大家并不陌生,以前几乎都是每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古锁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收藏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正越来越凸显出较高的升值空间,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   我国锁具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木锁,西周出现了青铜锁,而到了东...
风雅古琴的收藏门道:名家古琴升值潜力巨大
相关描述:  作为乐器,古琴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偏爱。近年收藏市场的火热,古琴成为众多藏家的追捧热点。然而收藏古琴不同于普通古物,对于许多古琴收藏者来说,他们所收藏的并不是财产,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修养,是对生活、美学、德操的追求。   《诗经》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诗句,可见“琴”在西周时就已...
杏坛美术馆将展出王镛文字瓦当作品
相关描述:  新浪收藏讯 “寸耕堂题跋—天齎楼藏文字瓦当六十”将于2015年1月2日-11日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展出。   序   瓦当是中国固有的文物品类,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艺术价值,对周邻国家也有影响。从已有考古发现可知,早在西周已有瓦当出现,最初的是素面半瓦当,到西周中晚期乃有重环纹等纹饰。至...
雅昌一周(1.2-1.8)展览预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1:1计划系列展首展之苏新平 邱志杰双个展
相关描述:  【编者按】雅昌艺术网扫描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精选未来一周重要展览,不管是油画还是国画,不管是架上还是装置,每一个都用心推荐,让广大网友“先睹为快”。   本周,2015年1月5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将启动全新品牌系列展览“1:1计划”,首展迎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新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国宝文物轮番露脸 私人博物馆内有乾坤
相关描述:  郭汉东的心愿今天终于了了,他数十年珍藏的文物拂去灰尘,在他位于珠海的私人博物馆惊艳亮相。不为世人所知的是,为了这一桩心愿,郭汉东卖掉了家乡房产,历时十余年才建起了这座博物馆的。   每一尊像均有鉴定证书   踏上汉东博物馆的汉白玉石阶经,吱呀呀推开那扇厚重的红色大门,灯光亮了,记者...
《金文名品》 学习书法的好范本
相关描述:  学习书法,好的范本极其重要。彩色放大本《金文名品》堪称碑帖的上乘之作。   书法讲究韵味,与晋韵、书卷气鼎足而三的金石气,源自商周的彝器钟鼎、前代的摩崖碑版。   青铜器之钟鼎文字,或谓金文,上承初民之甲骨文字,下接秦小篆,后渐变为汉隶,实乃中华文字变迁的重要环节。这套西周金文名品...
刻铜墨盒的源流
相关描述:  墨盒的历史不长,如果我们从清道光元年算起,到现在只有180余年历史。刻铜墨盒从清同治元年算起,至今只有140年历史,其中,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墨盒已经消沉。那么刻铜墨盒的真正繁荣期只有90年,在这90年中,有两次前后衔接的刻铜艺术昌盛期,那就是陈寅生为代表的清同光时期,时间长...
一张古画的神秘启示 史前仰流红陶
相关描述:  仰流红陶紫,是件橘红色陶器,高36.8厘米口径20.4厘米。它的造型在上古的千百种陶器中不同凡响。那硕大丰满的袋足,平稳地鼎立于地。宽阔颈部上突出的仰流,笔挺地直指云天。索状的把手附于一侧,加之颈腹粗重的周匝绳纹,宽颈肥足,似乎都被紧紧地扭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全器稳重、劲挺的造型风格,给...
绝人以玦 中国古代玉玦
相关描述:  中国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玉文化包含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石之美...
考古专家称涌山洞穴遗址有可能发现古人类化石
相关描述:  12月27日,由乐平古稀农民徐裕西倾其所有建成的涌山古人类和古陶瓷文化馆正式开馆,吸引了考古专家和古陶瓷研究学者前来捧场。有专家语出惊人:陶器时代始于涌山。只要努力发掘,涌山洞穴遗址有可能发现古人类化石。   修路上山有了惊人发现   乐平涌山洞穴遗址是我省仅有的三处旧石器时代洞穴...
青铜器与金文鉴定理念
相关描述:  笔者从事文物考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几十年,近些年,特别是文物收藏热兴起以后,不少文博考古界的同仁和热衷文物者,常问起青铜器和金文怎样鉴定时代和辨别真伪,如何读懂铭文,等等。   从宏观上看,这些问题可属于青铜器与金文的鉴定范畴,自然也有一个加强学习和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篇小文可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