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412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付强:小盂鼎铭文“赞邦宾”小考
相关描述:  先把鼎铭写出来:“隹(唯)八月既朢,辰才(在)甲申,昧丧(爽),三左三右多君入服酉(酒),明,王各(格)周庙,□□□邦宾,延邦宾(尊)其旅服,东卿(向),盂以多旗佩,鬼方子□□入三门,告曰:王令盂以□□伐鬼方,□□□馘□,执嘼(酋)三人,只(获)馘四千八百又二馘,孚(俘)人万三千八十一...
付强:谈谈大唐拍卖上的一件凤鸟纹青铜卣
相关描述:  最近由于偶然的机缘,我们在香港大唐拍卖上见到一件凤鸟纹青铜卣,异常精美。查吴镇烽先生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和《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1]发现这件卣并没有着录,乃为首次出现,特介绍出来。   这件卣呈椭方形,直口垂腹,矮圈足沿下折,盖两端有犄角,捉手作圈状,颈部有环钮...
黄怀信先生访谈
相关描述:  本采访稿是《孔子文化》编辑部主编和编辑同仁草拟、确定访谈提纲,与孔子文化研究院黄怀信先生通过笔谈的形式完成的,部分内容已发表于台湾《国文天地》杂志上。在草拟、确定访谈提纲,整理访谈资料的过程中,编辑部丁凯强、田春燕、张巧巧、曲琳等同仁付出诸多辛劳,今将全稿刊于此,以飨同好。   一、...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前言
相关描述: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是在作者的《商周金文資料通鑑》檢索系統的基礎上改編充實而成的。《三代吉金文存》、《殷周金文集成》和《金文總集》只收錄青銅器銘文拓本,並不收錄其所在青銅器的圖像、釋文,以及相關的背景資料。這種僅僅印行拓本的方法,並不是一種完美的方法,讀者面對一大堆拓本,雖然排...
付强:谈谈守宫鸟尊盘与祼礼
相关描述:  1929年,河南洛阳马坡村(今属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瀍河乡),出土有一组西周早期后段的守宫组铜器,计有爵2件,鸟尊1件,卣3件,盘1件,觥1件,共8件,这组铜器现已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本文我们打算讨论其中的守宫鸟尊与守宫盘这两件铜器,先把尊盘信息写出来:   守宫鸟尊,失盖。...
付强:谈谈商周青铜器上圈足的镂孔现象
相关描述:  在商代铜器和西周早期的铜器上,常常会看到带有圈足的器物,圈足有的会有一个孔洞,孔洞的形制有圆形的、十字形的、不规则圆形的等,如簋、觚、盘、豆、尊、罍、瓿、卣、觯、壶等,如下:   最近,我们读到刘煜先生的《圈足上的镂孔试论商代青铜器的泥芯撑技术》一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她的...
妙而不可言
相关描述:  西周散氏盘今藏于台北故宫,余昔年曾去观赏,深为佩之。散盘字形宽博,开张取横势,疏放恣肆而见端庄。此盘以“绵劲”胜,孙虔礼所谓“篆尚婉而通”正合此。秦诏版多“瘦劲”,成纵势,与此盘形异而用笔一脉相沿也。   八大山人每以名号闲印表其心迹。“净土人”“枯佛巢”“雪衲”“释传綮印”“灯社綮...
【雅昌快讯】“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亮相成都博物馆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2018年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一楼的一号临展厅与观众们见面。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中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位于秦岭两侧的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
书画造假:千年难题仍难解
相关描述:  有人送一件青铜器去鉴宝,号称西周遗存,专家仔细鉴定后说,这哪里是什么西周的,明明是郑州的,而且是上周的,出自老周的,你是孙子小周吧?(必须申明,我对郑州和周姓没有丝毫不敬)   千万不要把这个段子视为一个笑话。   艺术品造假史,尤其是书画造假史恰如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所指出的:...
成都博物馆推出“青铜文明特展” 国宝何尊人气高
相关描述:  国宝何尊亮相成博   “哇,‘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这个青铜器上啊。”昨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国宝何尊惊艳亮相,引来众人争相参观。该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55件一级文物。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1...
成都博物馆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 暗含一条古蜀道
相关描述:  7月27日,《秦蜀之路——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馆,250多件青铜器沉稳厚重,反映了中国商周时期的大国气度;多件展品雕刻有云雷纹、兽面纹,昭示了当时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特别是“何尊”这一国之重器,更是首次阐释了“中国”的来源。   本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魏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展...
古建筑斗拱识别指南
相关描述:  在参观古迹时,您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屋顶下一层一层的结构是什么啊?这个结构,就是传说中的斗拱。   斗拱,作为古建筑中吸引人的神秘结构,到底有什么玄机?接下来,让我们来解密斗拱。   ❖   斗拱位于屋顶和立柱之间,起到将房檐的重量传递到立柱的作用。重要的或是纪念性的建筑,大都有...
铸有“中国”二字的国宝“何尊”驾到
相关描述: 青铜器“何尊”。 成都博物馆供图   “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即将在成博开展   青铜,作为人类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一直被视为文化的标志、文明的象征。记者7月26日获悉,一个专门的青铜器展——“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8月初将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展,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次展览...
玉组佩——把世界戴在身上
相关描述: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摘登】   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   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串接成闪光的句子,在身体上被佩戴成段落,组成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龙的鳞片和大...
三国吴越窑青釉瓷鸡笼
相关描述:     图2     图3     图1   上古时期,鸡与鸟被视为同类,野生为鸟,家养为鸡。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8000—9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养鸡了,如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中出土有鸡骨。陶塑鸡的造型最早出现在湖北荆州石家河文化的邓家湾遗址中...
杜洁芳 :实验室考古的“精耕细作”
相关描述:  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墩墩山上发现一处西汉时期的墓园。经过数年考古调查与发掘,2016年下半年,当墓主人——海昏侯的身份确定后,关于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便在考古圈成为热议焦点。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海昏侯墓的考古中运用的实验室考古,多位专家评价认为,这一考古方式的运用“将成为中国考古...
杜洁芳:实验室考古的“精耕细作”
相关描述:  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墩墩山上发现一处西汉时期的墓园。经过数年考古调查与发掘,2016年下半年,当墓主人——海昏侯的身份确定后,关于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便在考古圈成为热议焦点。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海昏侯墓的考古中运用的实验室考古,多位专家评价认为,这一考古方式的运用“将成为中国考古...
高江涛:如何理解“最初中国”
相关描述:  近些年,有关“最早中国”、“最初中国”等的讨论逐渐成为相关研究中虽歧义纷呈却难以回避的一大热点。最早中国与最初中国,就基本内涵而言是一样的,都是探讨“中国”开始形成或最早出现的问题,这恐怕是每个中国人都最想了解的问题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最早中国”的称呼更加侧重时间节点,而“最初中国”...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相关描述:  2015年8月至9月,为配合中新广州知识城南片区狮龙大道工程项目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东省和广州市文物局的组织下对项目全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确认沙岭有先秦墓葬和明清窑址等遗迹分布。沙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汤村南部,为一西北—东南走向的椭圆形低矮小山岗,海拔高程45.6...
河南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已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相关描述:  近日,河南省义马市上石河村古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初步进展。据河南省考古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3个多月的考古发掘,现已清理出春秋时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21座、马坑6座,出土铜、陶、玉等各类文物近500件。   2017年7月,为配合义马开祥化工有限公司厂区扩建,三门峡市和义马...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