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412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时隔85年再发掘 河南鹤壁辛村遗址首次发现铸铜及制骨作坊
相关描述:辛村遗址出土的骨铲、角器、骨梳、蚌镰、蚌饰等。新华社记者李文哲摄制骨作坊区、两周铸铜作坊区、一般居住区……时隔85年,河南鹤壁辛村遗址(原浚县辛村墓地)重启大规模考古发掘。一系列新的重大发现,使这里由单纯的墓地被确认为具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聚落遗址,为研究卫国都城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线索。81岁...
何尊: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青铜器
相关描述:​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其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赵林祥:红陶三足鬶
相关描述:​这件红陶三足鬶(如图),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巩寺村西坡之老坟茔。此处乃是西周王朝肇基区域,亦是新石器时期遗存较为集中的属地。该器高约半尺,通体土黄,从胎体的残口处尚能清晰辨识出原始的土红色,虽有残损,但其所能反应的时代基本特征均保留完整。器身呈壶状,向上斜伸着的圆形壶嘴紧依着椭圆形壶...
艺术空间Space229开幕 举办吴冠中“人间风景”专题展
相关描述:中新社香港11月26日电 (韩星童)华艺国际(香港)综合艺术大楼暨艺术空间Space229于26日开幕,并以《吴冠中:人间风景》作为开幕专题展。9月7日,中国嘉德香港2018秋季拍卖会部分精选拍品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公开预展,北京民众在现场观看吴冠中油画作品《遗忘的雪》。全数拍品将于拍卖前在...
“EAST-科技艺术季”再启,从这里进入连接现实与未来的实验室
相关描述:2018年第二届“EAST-科技艺术季”现场© EAST-科技艺术季“每个教室里面,这里在写科幻,那里在做AI,另一头在弄戏剧……整个气氛都被带动起来,我能够感觉到有种能量互相在串,有一种很激烈的感觉,觉得每小时历史都在往前推进。”邱志杰这样说起今年的EAST-科技艺术季。在接受《艺术新闻...
探访江源文明之四:这些“沉睡”了3000多年的石棺,藏着哪些神秘信息?
相关描述:川西北龙门山脉主峰九顶山之下、岷江河谷之上的二级台地,座座石棺葬掩藏在李子林深处。寻访江源文明,石棺葬文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在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的上层,竟然覆盖着数万座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石棺葬。记者看到已发掘的少量石棺葬横排或竖排都间隔较密,石棺多用六块石板相隔而成,...
案头珍玩——西汉青铜虎席镇
相关描述:席镇侧视图席镇俯视图镇,《广雅·释诂》解释为:“镇,重也。”就是用重物安定物件。而席镇则是用来压席子角的。中国古代室内家具的种类不多,比较讲究的房间里,也不过陈设矮床、几案、屏风等。在高架家具传入中国之前,人们一直习惯于席地而坐,席子也一直是古人常用的生活用具。用藤子、芦苇、蒲草或竹条编织...
牙雕酒令牌及筒:宜宾人饮酒的风雅颂
相关描述:作为中国酒都,宜宾不仅酿酒历史悠久,而且历代都很注重喝酒的情调。汉代的酒桌上,热闹程度堪比“春晚”,飞剑、倒立、跳丸、冲狭等杂耍方式十分助兴;到了东晋,“流觞曲水”的诗酒唱酬让文人墨客的酒会平添风雅。民国时候的宜宾人怎么喝酒?在成都博物馆的《双城记》展览上,来自宜宾市博物院的牙雕酒令牌及筒...
螺钿嵌漆管妙笔自生花
相关描述:​“螺钿”是漆工艺的一种手法,为汉族所特有。螺钿的“钿”字,《辞海》中注释为镶嵌装饰之意。螺钿的工艺是先将形状各异的贝壳内层贴于器物表面,再饰以漆绘,一层一层,直至用漆将贝壳片淹没,再磨光,使漆面与贝壳面处在同一水平线。由于螺贝系天然之物,可谓天生丽质,视觉效果十分强烈,因此螺钿也成了一种...
一件铜壶上刻画200多个人物 这就是战国版“清明上河图”
相关描述: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上,画家张择端在5米多的长卷中刻画了5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汴京的城市风貌,这幅作品也被誉为国宝级画作。在四川博物院,有一件青铜器被称为战国版的“清明上河图”,它就是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的水陆攻战纹铜壶。在这件只有40厘米高的铜壶壶身上,竟然刻画了200多个不同...
南京中华门西街地区发现西周环壕遗址
相关描述:南京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在南京建造的第一座城池便是越城。公元前472年,范蠡在濒江临淮的长干里筑越城。一直到南朝,越城都在,但此后神秘消失,只剩传说。中华门外西街地区,被认为是越城遗址所在地。果真如此?11月12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南京市考...
“清华简”最新成果发布 再次发现失传古文
相关描述:清华简《摄命》图片 资料图片​《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17日在京发布,新整理出的8篇失传两千年的文献面世。清华简研究团队表示,其中《摄命》当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证明今本《尚书》中的《冏命》系“伪古文”。此次整理出的8篇战国佚籍分别为《摄命》《邦家之政》《邦家处位》《治邦之道...
从商周青铜器的审美意识反观当下中国美学
相关描述:​  审美意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自主状态,受客观存在和观念因素的影响与牵涉。商周青铜器的审美意识牵涉一条历时性和精神性的文脉遗绪,包含造型本体和精神意象,暗合主体认知及客观存在,显现先民对生命宇宙、生存环境的朴素认知与物化观照。  人类造物活动的本源动机不外乎为自身生产、生活提供...
千文万华 | 上博时隔40年再度推出漆器大展,首次完整展出200余件馆藏珍品
相关描述:▼▼▼上海博物馆的漆器大展要来啦~小编第一次看到官宣就激动了很久。因为以前去上博,看瓷器,看青铜器,看书画印章,看家具,但就是没有怎么见过漆器,也不知道上博的漆器收藏到底如何。这些年在其他博物馆的主题特展上有看到一些上博馆藏漆器的影子,却还是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这次看到官方宣布,“’千文万...
介绍两件薄胎刻纹铜器
相关描述:图1 薄胎刻纹铜匜图2 薄胎刻纹铜匜纹饰摹本图1 薄胎刻纹铜匜  图2 薄胎刻纹铜匜纹饰摹本  图4 青铜刻纹盘纹饰摹本图3 青铜刻纹盘青铜,在中国古代主要指铜与锡的合金,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制品。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冶铸工艺技术达到...
考古“谜团”:哪里来的锡铸就了先秦青铜器
相关描述:  近日,国家文物局、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国法院博物馆举行划拨文物移交活动,国家文物局将公安机关罚没移交的6件商周青铜器划拨给中国法院博物馆作为永久馆藏。青铜器再次引发关注。  众所周知,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在青铜生产中,锡料是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时至今日,考古学家只在中原地区发现有先秦铜矿...
西湖传形拓毛公 鼎 兼及全形拓“二次反转法”技艺
相关描述:​近日,一幅非遗全形拓作品《西湖传形拓毛公 鼎》在杭州完成。这幅作品为纪念故宫文物南运70周年而制作,由全形拓技艺传承人屠燕治与书法家蔡云超、篆刻家沈立新三人联袂推出。全形拓技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一朵奇葩。清晚时期全形拓创始人释达受(六舟)曾执掌西湖净寺住持,留下大量作品。杭州成...
福建出土的这件3000岁“国家宝藏”,当年差点被当废品卖掉
相关描述:去年,央视制作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彻底火了!豆瓣9.0分,B站上的弹幕更是刷的停不下来。当然,片中的文物更让人印象深刻。今年10月,《国家宝藏》第二季开拍啦,大家有没有很期待呀!节目上映前,不如先来了解下,福建版的《国家宝藏》!来认识认识这位三千多岁的主角,青铜铙(náo):它和咱大福...
成博秦蜀之路青铜展本周日撤展,再不去看何尊就要回宝鸡了
相关描述:国宝何尊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11月11日(本周日),“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即将告别成博。展览呈现的关中、汉中、巴蜀三地的青铜文明体现出不同文化内涵和文化交流、互动的存在,既表明了其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同时为探讨古代秦岭南北的交通线路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三个多月以来,让观众见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两周时期青铜壶撷英
相关描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两周时期青铜壶形态各异,特征鲜明,包含了两周时期中原文化、北方文化、齐鲁文化及楚文化等地域特色,是研究两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资料。青铜壶自商代早期至战国末,由兴起、盛行到没落,经历了一千两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是商周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青铜...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