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32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魏平远:从董希文到姚钟华,牵恋那份泥土的气息
相关描述:  董希文先生1963年创作了《千年土地翻了身》一画,后来他的学生袁运生也就同一题材创作了同名作品,时在1981年。后者的画显然刻意吸收了汉唐造型艺术的趣味,与董希文作品不类,倒是董希文的另一位学生姚钟华的《啊!土地》表面上与董希文的《千年土地翻了身》更像一些。两画在场景设置、牛和人的形象...
中国壁画困局亟待改变
相关描述:  中国当代壁画的生存,正面临一种颇为尴尬的局面——许多公共场所完成了尺幅巨大的壁画工程,但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加上粗糙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导致壁画创作概念化、图解化,一批模仿、拼凑痕迹很重的平庸的壁画诞生,占有、浪费大量公共资源。这直接导致壁画在美术界的影响力弱化,其社会服务功能...
山西长治欲打造“中国彩塑之都”
相关描述:  “长治市拥有中国寺观彩塑艺术的完整体系,我们将对传统彩塑造像进行文化研究和保护性发掘利用,打造‘中国彩塑之都’。”28日,山西省长治市副市长郜双庆在“中国传统雕塑传承与复兴学术论坛”上如是说。当日,来自全国的160名专家学者齐聚长治市长子县,深入挖掘悠久历史文化,深化古代彩塑认识,并就...
刘巨德:借看得见的“物”画看不见的“道”
相关描述:  中国画画什么?画“道“,画“天地之道”,“人性之情‘   不是画“物”。用看得见的“物”为载体,画看不见的“道‘。就像李政道先生所讲  “物为道之成,道为物之行,天地之艺,物之道。”为此中国画的-道-  不是一种法则,不是一种程式,也不是一般的知识,它是一种境界。它要求画家的心灵和大...
温玉鹏: 读画随笔
相关描述:  去岁访北京,在僻巷冷摊拾得《读画随笔》一册,黄茅著,开本18.5×13cm,1949年香港人间书屋出版,为人间文丛之一。封面左侧有墨水笔签名“叶浅予”,已褪色。前环衬右页有作者题字:   浅予大师指正   作者敬赠   一九四九.十.廿三.香港   黄茅,即黄蒙田,又名草予,广...
齐喆:壁画困局亟待改变
相关描述:  中国当代壁画的生存,正面临一种颇为尴尬的局面——许多公共场所完成了尺幅巨大的壁画工程,但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加上粗糙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导致壁画创作概念化、图解化,一批模仿、拼凑痕迹很重的平庸的壁画诞生,占有、浪费大量公共资源。这直接导致壁画在美术界的影响力弱化,其社会服务功能...
【雅昌专稿】首届安仁双年展十月启幕 在古镇回望“今日之往昔”
相关描述:   首届“安仁双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7年9月13日,首届“安仁双年展”新闻发布会于古镇安仁举行,宣布首届安仁双年展将于10月28日正式举行。   首届“安仁双年展”海报   首届“安仁双年展”的主题是“今日之往昔”,顾及到历史、今天与未来。从艺术展览和相关的学术安...
《周冰洋与徐善循论艺对话录》2014-2017
相关描述:  (徐善循简介:徐善循,1960年12月生于吉林省农安伏龙泉镇,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曾任北华大学教授、艺术学院院长,现任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现已出版《善循画线》、《美术赏析》、《设计速写》、《徐善循画集》等。)  周冰洋:简称“周”  徐善循:简称“徐”  20...
栗宪庭:林自然流动的优美与纯净——谈肖惠祥及线描人物
相关描述:  80年代初,肖惠祥以首都机场壁画《科学的春天》和一批线描人物在美术界引起极大的反响。在经历了几十年革命写实主义一统化的束缚之后,它像一声春雷,第一次向美术界证明:通过优雅的装饰风格和拉长的人体造型,可以将东方情调转换出一种现代意味。同时,这种成功也使美术界趋之若鹜,装饰风及水蛇腰的人物...
史延春:一个传统彩塑传承人的时光印记
相关描述:  戴有山   中国彩塑艺术源远流长。彩塑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其彩绘陶制塑像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构成了中国古代彩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进入明清,各地保存的数量众多的彩塑,尽管不乏佳作,但总体已趋向程式化、世俗化格局。明清彩塑中尚能见到一些精...
徐福厚:意象油画面临的三个精神背景
相关描述:   意象油画,或称写意油画,或曰油画民族化的努力,其实几乎是在油画传入中国的同时就开始了。从林风眠到董希文到吴冠中到袁运生直至尚扬先生,他们的贡献已有鲜明的成果。此时若一再申明其正当性已无意义。   我们要思考的是意象油画必须面对的精神背景是什么,而不是用油画的方式简单回归中国的绘画...
16项目入选2017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相关描述:  日前,文化部办公厅公布2017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名单,根据《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实施办法(暂行)》有关要求,经专家小组认真评审,并报文化部审核通过,共有16个项目被列为2017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分别是:   中国美术馆:   “常...
杨卫:认识萧惠祥
相关描述:  今天的艺术青年,认识萧惠祥的恐怕已经不多了。但在二十多年前,萧惠祥和她的艺术却是驰名艺坛,誉满京师,尤其被许多艺术青年所称道。我还记得1980年前后,首都机场壁画出炉时的情形。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道视觉帏幕,机场壁画挣脱了多年政治题材的束缚,将形式探索放在首要位置,呈现出一种优美的装饰风格...
杨卫:枯木逢春
相关描述:  在我所认识的艺术家当中,王利丰是在材料试验中走得最远的一个。如果说有些艺术家对材料发生兴趣,是基于视觉感受的需要,那么王利丰对材料的运用,更多则是出于对材料本身的理性认知。这是王利丰独到的地方,也是他经过风起云涌的各种当代艺术思潮过滤后仍然享有一席特殊位置的原因。我看过王利丰早在八十年...
素人艺术家汪化个展:十道
相关描述:   Tabula Rasa 画廊将于2017年5月6日举办素人艺术家汪化个展:十道,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6月17日。此次展览将展出汪化的10幅长卷作品《十道门》,这亦是汪化此系列作品的首次集中亮相。   汪化是一名从未受过学院训练,自发开始创作的艺术家,虽然30岁才提起画笔,但在无...
美术基础教育须回到以本土文化为根基的审美
相关描述: 始祖像 袁运生   80岁的画家袁运生似乎又站在了中国艺术界争论的中心。上一次是在1979年,他为首都机场创作的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由于大胆绘入3个傣家女裸体洗浴的场景,成为当年美术界乃至思想界广泛争论的话题。这一次是近几年,他提出要重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日...
中国美术馆再掀“写意的热潮”
相关描述:  清明节期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四个展览震撼登场,刷爆朋友圈!   “意象、写意”四人个展齐聚中国美术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袁运生先生八十岁诞辰之时举办中国美术馆(作品捐献及大型个展),袁先生为人耿直,一生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他的作品量巨大,探索路线清楚,观点鲜明!展览现场气场感...
关心人类命运的艺术
相关描述:  没有一个真诚的艺术家是不关心人类命运的。   从贝多芬的“命运”、“悲怆”、“第九”到毕加索的“基尔尼卡”。   袁运生是个真诚的艺术家。从青年时代起他个人的命运便十分坎坷,但他却总是关心人类的命运。很早便热爱墨西哥大师里维拉和西格罗斯。在中国文化复兴的早春时节,诞生了“生命的赞歌...
约会“大咖”——山水画家丁杰:用画笔追寻梦想
相关描述:  狼山,玲珑娇小,秀丽多姿,千百年来,为多少文人墨客所赞颂。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游狼山后,发出“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的感叹。如诗如画的风景,深厚的人文底蕴,加之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为南通的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涌现出了一批活跃于当今文艺界的书画名家,形成了中国美术“南通...
面壁图墙 笔底自有气象万千:“图墙——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师作品展”开幕
相关描述:  2017年3月1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图墙——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师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一方面用文献展的方式呈现壁画系自成立以来历代名家、师生参与国家公共文化空间的创作,同时采用“图墙”这一全新的展览方式,由18位壁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