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41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怀念师傅陈侃大
相关描述:  陈侃大先生,是我当工人时期唯一的师傅。1978年初,我结束了三年的知青生活,被招工回城到吉林市著名的“三大化”之一的102厂,即化肥厂当工人。同时入厂的青工有600多人,并很快地被分配到各个车间做学徒工,唯独我,因为会画画被借调到厂工会。从此认识了师傅陈侃大。因为师傅的庇护,在工厂的两...
寻找精神的安居之所
相关描述: 风花雪月系列一 恋恋花间 王冠军   陶渊明所描述的田园生活,向来为厌倦尘世喧嚣繁杂、官场沉浮的文人的理想,而最让他们心之所向的莫过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悠居。   古代文人入世,源于兼济天下的胸怀抱负,出世,则源于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不管出世入世,不变的是对...
京华泼墨寄乡情——驻京吉林省籍画家新春同乡联谊会侧记
相关描述:  北京的初春,乍暖还寒。但2月18日这一天,全国政协专委楼多功能厅里却暖乎乎,喜洋洋,这天一早,参加由吉林省政协组织的吉林籍驻京画家同乡新春联谊笔会的画家次第到来,和专程赴京出席此次笔会的我省政协副主席魏敏学、原副主席高文等握手问候,寒喧话旧,欢声笑语透着浓浓乡情。   全国政协常务副...
我对方增先老师的情结
相关描述:  袁武   北京画院副院长   我对方老师一直是有情结的。因为我学画的时候,在上世纪70年代。70年代学画的,没人教,就比较喜欢工细、好看的东西,临摹刘继卣、刘奎龄。高考的时候,老师说我不会画写生,我说什么写生,他说你要画真人素描啊、速写啊,你没有。后来借到一本方老师的《怎样画水墨人...
画院积极探索各自模式
相关描述:  日前,“2012年首届昆明美术双年展——云南优秀美术作品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幕,汇集了云南省老、中、青三代知名画家的150余幅精品,迎接龙年的到来。据云南画院院长罗江介绍,今年启动的昆明美术双年展,旨在办成全国知名乃至国际性的美术盛会。   201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十七届六中全会...
我的速写“情结”
相关描述:  学画伊始,是中国大地文化荒漠的七十年代初期,那时的美术书籍对我这个工人家子弟来说比现在的珍藏孤版的善本书还难寻。那时的画家也不像现今这样腾云驾雾一般的天上地下无所不在。少年学画者的我从胡乱涂鸦,到结识山水画家吴士淳先生、鉴藏家程子长先生开始,才有幸得以临摹芥子园画谱,临摹刘奎龄、刘继卣...
袁武水墨人物画二人谈
相关描述:  何怀硕(台湾画家、美术评论家):第一次看到青年画家袁武的画,是他参加枫叶奖的金牌作品《天籁》。他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上有创造性的突破,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次是他得到枫叶奖“薪传奖”的作品《垓下歌图》,是168x200cm的巨制,这一幅描写项羽和虞姬垓下败亡的故事,更令人刮目相看。 ...
影像中的艺术生产
相关描述:  初次拿到这本书,心中纳了一会子闷。这是本什么书?摄影集?还是画册?   但是越翻却越觉得有点意思。   艺术是神圣的,艺术生产,或者用我们通常说的艺术创造,其呈现状态却是日常的。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将艺术创造归纳入生产的范围,艺术不仅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特殊的精神...
盈满心灵深处的生命倾诉
相关描述:  既有水与火的缠绵,又有梦与醒的交织,更有爱与恨的纵横,刚与柔的遭遇,实与虚的交叠,远与近的勾连,白与黑的碰撞,点与线的交错,动与静的咬合……这就是我看到的袁武的画。它们把时空凝固了而神采飞扬,把生命凝固了而情感高翔,仿佛是歌中之歌,舞中之舞,诗中之诗,有夺目的心跳凌空而起。   我至...
生命深处 笔墨精神——评袁武人物画中的时代精神
相关描述:  表现时代精神,似乎已成为当下中国画坛的流行语,时代精神的有无也似乎成为好作品的判定标签,有了这个标签好像什么样的作品都可称作好作品了。就实而言,画家在创作中对时代精神的彰显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时代精神不仅是民族精神某一阶段的体现,也是画家个性的着落点,离开了时代精神的所谓个性,最终将会被...
评论家短语
相关描述:  袁武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为主力军崛起的优秀青年人物画家,他在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读研究生之前,已经在全国美展等各类大展上获得过不少奖项,为画坛所注意。近年来,他的艺术风格愈加趋于成熟和老道,有了突出的个人面目,在当今的中国画领域中,成为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一家。袁武的水墨写意人物画...
何序
相关描述:  第一次看到青年画家袁武的画,是他参加枫叶奖的金牌奖作品《天籁》。他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有创造性的突破,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次是他后来得到枫叶奖“薪传奖”的作品《垓下歌》,是168×200cm的巨制。这一幅描写项羽与虞姬垓下败亡的故事。更令人刮目相看。   《天籁》构图奇险,造型古...
袁武绘画创作三题
相关描述:一   袁武先生是一位处理画面黑、白、灰“视觉交响”效果的高手,仅以他的《老子出关》和《羲之爱鹅》中的“灰调子”为例,即可见出他的匠心独运之高妙--画作中,有以泼墨法表现的大块的“灰调子”,如《老子出关》中的天上的云,《羲之爱鹅》中的芭蕉;也有以淡墨通过一笔一笔的勾勒构成的“灰调子”,如...
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的模式转换
相关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后,哲学、美学等现代人文科学思想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本体论哲学及其主体论美学的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表现为一种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模式转换的特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哲学、美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袁武先生的绘画创作实践,即鲜明地反映出这种“语言...
澄心而赏——从袁昕摄影作品看袁武的艺术状态
相关描述:  袁昕作为画家袁武的女儿是幸福的,她在父亲的影响中长大,见证着父亲创作的过程,这种经历毋庸置疑地启开了她的艺术灵窍。从十几岁起,袁昕偶然兴起,将镜头对准了袁武与他的画。创作中的父亲像一座沉静的大山,冷静,肃默,却又无比丰厚与博大。她被这种气息吸引着一步步走近父亲的画室,用自己的眼光开始了...
笔墨因“底层”而佳
相关描述:  袁武是深有感触之后,才一而再地画他的抗联战士。他曾对我说过:“东北人的硬朗血性,才会有一大堆的抗联战士,他们没有什么部队,没有什么给养,也没有什么组织,几个人上山了,抱几杆枪就打鬼子了。如果已是全民抗战打鬼子,跟一大帮哄起来,那就称不上英雄,那叫大帮哄,谁都会打。抗联战士是在大家快变成...
当代艺术 传统国画同场“对话”
相关描述:  本周日下午3点,在位于航空路的空港10号艺术机构,将隆重举行一场名为“墨道”的艺术提名展,展出王敬恒、谭昌镕、彭先诚、钱来忠、罗其鑫、徐恒瑜、刘朴、吴绪经、张修竹、秦天柱、王川、叶瑞琨、梁时民、林茂森、蔡寅坤、李青稞等16位著名四川国画家的50余幅水墨作品。同时,画廊空间的另一侧也会同...
成都当代艺术画廊向国画敞开怀抱 当代对话传统
相关描述: 空港10号艺术机构   本周日下午3点,在位于航空路的空港10号艺术机构,将隆重举行一场名为“墨道”的艺术提名展,展出王敬恒、谭昌镕、彭先诚、钱来忠、罗其鑫、徐恒瑜、刘朴、吴绪经、张修竹、秦天柱、王川、叶瑞琨、梁时民、林茂森、蔡寅坤、李青稞等16位著名四川国画家的50余幅水墨作品。同...
看申万胜书法的文化境界
相关描述:  元代的郝经在《移诸生论书法书》中说得透彻:“夫书一技耳,古者与射、御并,故三代、先秦不计工拙,而不以为学,是无书法之说焉。道不足则技,始以书为工。后寓性情、襟度、风格其中,而见其人,专门名家始有书学矣。”二千多来年的书法发展,正是一个由技进入艺、由艺近乎道的过程。就每一个书法家而言,正...
《诚者灵:彭先诚画集》11日首发布
相关描述:   《诚者灵:彭先诚画集》11日在藏品汇发布会现场   相关链接:彭先诚自述:我的绘画生涯                           王明明:彭先诚寂寞之道带来的惊喜        (雅昌艺术网讯 文/摄张译丹)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