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4秒
所有结果11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古玉器确定其年代归属鉴别
相关描述:  中国有一些早年出土的玉器,由于几经辗转流传,已经和传世品等同了,近年学者依据考古新发现的资料,选择出土地点和时代明确的标准器为尺度,找出一些传世古玉器与上述标准器在形制、花纹上的相似性,从而归纳出某些古玉的地域性,重新找出正确的时空地点,这种鉴定断代方法已为研究者所采用。各级博物馆和文...
君子之美高古玉
相关描述:  2015-03-02 10:40:17来源:海南日报作者:彭青林 宋文辉收藏的唐代和田白玉梳(髮飾) 西周和田玉琮 宋文辉收藏的战国早期楚式龙纹玉佩 西周和田玉鱼佩 春秋和田玉蟠螭纹玉环 春秋晚期楚式螭纹玉珩 商晚期玉戈(纹饰后添)    ...
吴季生匜——春秋时期江淮地区吴文化的珍贵历史见证
相关描述:   《礼记·礼运》云:“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地不爱宝,而典章文物重见天日,璀璨瑰丽之余,千载文化精魄乃斯可见。   2010年6月,为配合2010年中国文化遗产日苏州主场城市活动,苏州博物馆举办“择厥吉金 自作御器——吴国王室青铜器特展”。这次文物盛宴,集...
与香炉的灵魂对语
相关描述:  香炉,作为香的良伴益友,也成为最重要的文物门类之一,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史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日前,“稍可雅集—紫玉轻烟”香炉展在省会揭幕,30多座细腻温润的宣德炉(也称宣炉),将展厅衬托得端庄典雅、古色古香。现场,醉心香炉收藏的参展人王军,与记者聊起他与宣德炉的故事。   炉之文化: ...
雨后滑坡:国家一级文物兽首鼎现身
相关描述:   窃曲纹长柄勺   安徽博物院内珍藏着这样一件青铜器,其兔首造型生动活泼,十分可爱。这就是国家一级文物兽首鼎,当年与其一同出土的还有窃曲纹长柄勺等物品。   工艺考究令人惊叹   这件兽首鼎于1988年在原庐江县岳庙乡十八桥村莫庄自然村出土。兽首鼎通体高27.8厘米、口径20....
由捕鸠鸟演变而来的古越敬老赠杖
相关描述:   青铜鸠杖于1990年在绍兴县漓渚镇中庄村坝头山出土,属国家一级文物。该杖为春秋晚期器物,分杖首和杖镦两部分,出土时首、镦分列两处,杖身已朽,通长不清。杖首长26.7厘米,銎径3.7厘米,顶端立一鸠,短缘翘尾,展翅欲飞,通身羽纹。鸠下銎身为一圆形管状物,以三角形和半圆形凸棱形分隔成三...
甘谷毛家坪遗址墓地发掘结束 有望申报十大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 遗址局部 发掘现场   据报道:9月9日,记者从天水市文物馆获悉,经过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两年多时间的挖掘,天水市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墓地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进入文物修复、资料整理、考古报告撰写阶段。目前,天水市正积极配合早期秦文化考古队进行2014年十大考古发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
春秋玉器特征有哪些
相关描述:  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继续和发展。早期仍善用双阴线来刻划图纹,在装饰上则进一步强化了西周晚期出现的在某一造型内雕琢单一的或相互交缠同体的龙纹图样,从而使细小变形且纠集在一起的众多龙纹,经常出现在主体造型内,同时布局繁密,几乎不留余地。   春秋玉器特征有哪些?   一、主流纹饰  ...
战国原始瓷双囱熏炉
相关描述:   战国原始瓷双囱熏炉,1978年出土于淮阴高庄战国墓。此器小口,直筒形双囱,球形腹,底部有三矮足,熏炉通高38厘米,囱径9.5厘米,腹径28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   原始瓷是现代瓷器的前身,考古学家夏鼐曾说:“原始瓷的烧造,当为南方长江下游地区的发明……后来在长江下游地区逐渐改善...
青铜器上的龙类纹饰
相关描述:   龙纹是在青铜器上流行时间最长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是殷人卜问的对象之一。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时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青铜器上的龙纹,一般在反映其正面图像时,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
春秋吴国公子季生作铜匜
相关描述:   吴季生铜匜,1985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现藏于盱眙县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此器为椭圆形,形如瓢,前有封顶式流,后有螭龙形曲鋬。其流为一奋力张嘴的兽首流,上饰高浮雕兽面纹,面目狰狞,造型生动。腹饰蟠虺纹和绳纹,工艺精致。腹壁较直,敛口,深腹,略向内倾,弧线内收而成平底。其鋬为一躯...
战国云雷纹兽首铜鼎赏析
相关描述: 战国云雷纹兽首铜鼎   战国云雷纹兽首铜鼎(见图),1978年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口径长轴14厘米,短轴12厘米,通高13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该器口呈椭圆形,方沿平折、曲口、束颈、垂腹、圜底,口沿上有对称附耳,底有三蹄足。在双耳之间的前沿上,有一兽首昂首耸立,高出器表,与兽首对面的...
不同用途的古玉玦
相关描述:   玦,是我国古玉著名形制之一;不少收藏家也会搜求古玉玦。《广韵》指“玦如环而有缺”,亦即形状似圆环,但有一个缺口;好比人生一样,怎样“圆满”,亦不免有缺憾。   其实,根据考究,古人以玉玦作符节之用。君王把臣子放逐到边境,若后来要他回来再辅助自己,就赐他一个“玉环”,盖“环”与“还...
如​何​欣​赏​古​代​玉​器
相关描述: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
江西出土青铜器力证徐国后人散居赣西北
相关描述:  春秋战国时,江西属于“吴头楚尾”,且赣西北大部分属于楚地。徐国是西周、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在西周时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目前,我们在现存文献资料中很少能见到关于徐国经济、生产方面的记载。在这种情况下,徐国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徐国经济文化以及徐人南迁后的生产、生活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青铜器鉴赏与收藏:青铜器上的纹饰
相关描述:  青铜器的纹饰是中国青铜器重要的一个组合部分,从二里头开始,二里头出的最早的铜容器我们知道这么大一个爵杯,尾都很长的爵,整个素的,身上只有点儿圆圈,圆的就是连珠纹。最早的铜器上出现的二里头就是连珠纹,从连珠纹逐渐发展起来的,到了商周以后最著名的就是饕餮纹,后面应该是饕餮纹。兽面纹,这个纹...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生作铜匜
相关描述: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生作铜匜   吴季生铜匜,1985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现藏于盱眙县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此器为椭圆形,形如瓢,前有封顶式流,后有螭龙形曲鋬。其流为一奋力张嘴的兽首流,上饰高浮雕兽面纹,面目狰狞,造型生动。腹饰蟠虺纹和绳纹,工艺精致。腹壁较直,敛口,深腹,略向内倾...
春秋战国蟠虺纹青铜豆鉴赏(图)
相关描述: 春秋战国蟠虺纹青铜豆   青铜豆是古代盛肉酱、调味品或黍稷之类的盛食器。它在青铜礼器中的重要性可在“礼”字中体现。“礼”字构造是由表示祭祀的“礻”旁再加一个“豊”即丰字构成。豆中放置禾苗或美玉构成的“丰”字体现了祭器青铜豆在祈求丰收祭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大唐西市博物馆所藏的这...
春秋时期玉器上各类龙首纹介绍
相关描述:  春秋时期玉器的装饰纹样种类较多、繁缛复杂。但细审此期常见纹饰的图案特征,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具有相同的母题,即龙首纹,又被称作虺龙纹、蟠虺纹。这些龙首纹均作翘鼻、张口(或吐舌)的侧面形态,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工艺形态的差异上。下面试对春秋时期玉器上的各类龙首纹做些简述。   1.双线龙首纹:...
春秋玉器上的龙首纹鉴藏
相关描述:  春秋时期玉器的装饰纹样种类较多、繁缛复杂。但细审此期常见纹饰的图案特征,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具有相同的母题,即龙首纹,又被称作虺龙纹、蟠虺纹。这些龙首纹均作翘鼻、张口(或吐舌)的侧面形态,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工艺形态的差异上。下面试对春秋时期玉器上的各类龙首纹做些简述。   1.双线龙首纹:...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