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15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人类的新玩具网络改变少数民族文化什么?
相关描述:  网络不过是人类的新玩具?   ——关于网络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对话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仿佛将人与世界的关系极大限度地拉近了,无论是在异国他乡,还是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都在面对新的时空概念。对少数民族文化而言,网络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网络的出现并没有缩...
从“西学东渐”到“东张西望”的百年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在线展厅】“东张西望”名家作品邀请展   “东张西望”作为北京墨宝美术馆的开馆展在5月21日盛大开幕,参展艺术家有刘牧、袁波、陈辉、李耀林、邢俊勤等。展出作品共计50余幅,并且作品呼应主题,同一画家既有展现东方笔墨华滋的国画作品、又有展现极幅色彩主张和构成探索的油画作品...
在场的艺术:包林油画展《状态2008-2010》
相关描述:   事故系列60x50布面油画2008   包林简历   在场:艺术家介入社会的存在方式   杜大恺:理性与激情   陈丹青:索性画画   包林油画展《状态2008-2010》于2011年1月15日起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展出,展期两周。   包林原任清华大学美术...
在场的艺术:包林油画展《状态2008-2010》
相关描述:  包林油画展《状态2008-2010》于2011年1月15日起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展出,展期两周。   包林原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清华美院绘画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作为学院当代艺术的代表之一,其作品以直觉体验的方式,描绘当下生存场域中的事物与普通人的存在,表现不同层...
第二届马克华菲“创意马达”艺术暨设计展开幕
相关描述:   邮差造型的公仔   12月17日晚,第二届马克华菲“创意马达”艺术暨设计展在上海M50创意园区 7艺术中心隆重开幕,近300位嘉宾到场见证了这一潮流盛事。活动现场揭晓了本届创意马达大赛各个奖项的归属,马克华菲公司总裁杨坤田为金马达奖获得者刘志坚颁发了奖项。“创意马达”艺术暨设计大...
内省的力量
相关描述:  方增先先生是我的老师,他是第一代“新浙派”画家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浙派人物画的旗手。他对于中国人物画在技法观念、教学改革上的思考与实践,为现代中国人物画开一代新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方先生在早年求学时代便练就了两方面坚实的基本功,一是准确生动、刻画深入的素描造型能力,二是...
吴冠中的“东寻西找”
相关描述:  前不久,吴冠中先生离我们远去了。吴先生曾经把他的人生称为“东寻西找的人生”。他一生踏遍祖国南北东西,“东寻西找”是他一生都在行走和寻觅的写照。对于一个生于“五四”、经历过20世纪中国美术风云变迁的艺术大师来说,“东寻西找”更是他解决时代文化与艺术课题的象征。   20世纪的中国开启了...
吴冠中的“东寻西找” 解决文化与艺术课题的象征
相关描述:  前不久,吴冠中先生离我们远去了。吴先生曾经把他的人生称为“东寻西找的人生”。他一生踏遍祖国南北东西,“东寻西找”是他一生都在行走和寻觅的写照。对于一个生于“五四”、经历过20世纪中国美术风云变迁的艺术大师来说,“东寻西找”更是他解决时代文化与艺术课题的象征。   20世纪的中国开启了...
曹淦源陶瓷艺术展在京精彩亮相
相关描述:  本报讯 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山西仁和信景德名瓷中心甘园陶瓷艺术工作室主办,现代青年杂志社、中国收藏杂志社、怿瓷楼共同承办的曹淦源陶瓷艺术展前段时间在荣宝斋美术馆展出后,受到各界热烈欢迎,收藏者踊跃。应广大陶瓷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的请求,8月3日至8月14日该展览移师北京报国寺中国民...
评论家评杨之光的艺术(摘录)
相关描述:  ■……早在50年代,杨之光的名字已为画界所熟悉。1954年,他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参加首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那时他才24岁。1958年,他又创作《雪夜送饭》,荣获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及荣誉奖状,此作也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之后,他的作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
读薛方明近作
相关描述: 薛方明 欢腾组画 油画 50×58cm×9 2008年   中国当代艺术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是由中国新锐艺术力量奋进和崛起而引发的,是目前中国艺术呈多元气象之所在。他们的艺术实践是对传统价值观重新思考的解读方式,是对当代艺术脉动的敏感和对艺术价值取向的反思与探索。站在国际艺术视野...
杨之光与“后岭南画派”
相关描述:  久居扬子江畔,只因研究现代中国画发展史的需要来到岭南,巧遇十年前曾在南京举办过画展、近年访美归来的杨之光教授,欣赏了他数十幅舞蹈人物画,以及肖像、花卉等新老作品;又接触了广东国画界部分新老朋友,观摩了一些展览、画册和论文,乃感受到南国美术多元化的氛围。   我隐隐感到,就中国画而言,...
中国传统绘画的体系性与中国画的变革
相关描述:  中国画的变革已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开始,而中国画变革的讨论仍在继续。在这近百年的中国画变革中,我们有什么教训与教益可以总结呢?   一、中国画的变革思路与画家对传统的理解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任何一种艺术都是承传和变革的结果。只有承传,才能延续文明而不至于让我...
“平远”——中央美术学院五人展
相关描述:  2008年10月26日-11月10日,今日美术馆举办由雅昌艺术网主办的“平远——中央美术学院五人展”,展出中央美院五位学院艺术家——曹吉冈、康蕾、李荣林、杨澄、张从云的油画作品。   “三远”,作为山水画­家体验追求自然精神及规律的技巧手段,在实现高尚品行与理想境界的统一过程中起着重...
今日美术馆“平远——中央美术学院五人展”即将登场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在线展览: “平远”中央美术学院五人展 相关访谈: 康蕾:挖掘绘画与戏剧相通的精神 曹吉冈:中国写意融入西画创作之中 张从云:用国画元素进行油画创作 杨澄:把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结合起来 李荣林:油画也有笔墨   2008年10月26日-11月10日...
怀念姚有多先生
相关描述:  因为到广州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14届群星奖评选,我9月30日下午才回京,未能参加姚有多先生水墨艺术纪念展的开幕式和研讨活动。次日正是国庆节,我携夫人和儿子同往北京画院美术馆参观此展。进门就看见姚先生的女儿姚芳,同忆先生生前往事,感慨良多。   姚先生是我1980年在中央美院中国画系...
流光徘徊——读陈辉水墨近作
相关描述:作者:张晓凌   20世纪中国画发展无法回避的历史情境永远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从高剑父、高奇峰“岭南画派”的折衷中西开始,到徐悲鸿、林风眠各不相同的中西融合,中国画伴随着西学观念与图式的不断“侵入”而获得发展。这种趋势,直至今日仍然是中国画谋求突破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之一。读...
打造社会主流艺术家——林松访谈
相关描述:付晓东(以下简称“付”):翰墨画廊曾经有过一个特别巨大的转变,从艺术中心,变成画廊,原来实验性的展览特别多,比如徐冰的《文化动物》,后来以架上绘画为主,这个转变是怎么回事?    林松(以下简称“林”):93年,我学美术史刚毕业,充满了幻想,当时学院系统显得特别陈旧,自己很热情的喜...
首页< 上一页4 5 6 7 8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