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54条信息
- 薛永年:花鸟画传统散议
- 相关描述: 关于中国花鸟画的宝贵传统,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有的可能还没有引起注意。讲到中国画的传统,张彦远说:“始于立意,归于用笔。”这其中,有立意,有为象,有笔墨,花鸟画也不例外。我今天主要不是讲笔墨,而是从意和象的角度讲,结合古代优秀的作品,特别是20世纪“借古开今”传统派的一些精彩的作品来...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922/n958352.html
2017-09-22 16:06:50
- “蛙声十里出山泉”,学青蛙与蝌蚪的写意画法
- 相关描述: 提起国画青蛙,不知为何就想到齐白石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了。自1951年问世以来,此画在老舍家挂了整整65年,见证了两位大师的友谊。
齐白石 蛙声十里出山泉
1951年,老舍选了查初白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向齐老人求画。当时流传的说法是,齐白石得到命题后冥思苦想了三...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09/n949945.html
2017-08-09 11:33:53
- 写意看似简单,但堂奥极深,得小火慢熬
- 相关描述: 从现代美术教育来看,培养工笔画家比培养写意画家容易得多。工笔画一、二年便可入门,三、四年就可出成果了。可写意画不行,写意看似简单,但堂奥极深,要求很高,难度极大。它是人生、阅历、学养、功夫的日积月累,着急不行,得慢慢来,就像广东人的煲汤一样,得小火熬,最好还是一锅老汤底料,需要的是时间...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20/n945880.html
2017-07-20 09:35:17
- 中国画,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相关描述: 绘画是通过构图、色调和笔触,在二维平面上以营造三维效果的造型艺术。按理说,画面上塑造的物体,越是接近自然的象物、越有真实感则越佳。殊不知,无论画家有多么高超的技巧,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自然的翻版,不可能有超越自然的表现。因此,西方后来才有了莫奈、凡?高、蒙克、马蒂斯、塞尚、毕加索等摒弃模仿...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17/n945214.html
2017-07-17 10:01:13
- 中国花鸟画的“象外之意”
- 相关描述:
齐白石 蛙声十里出山泉 1951年 纸本设色 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象外之意,指好的花鸟画意在象外,余味无穷。而象外意的表达,既要有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又要利用文化积淀,给以新的阐发。齐白石有张画,画的是小鸡夺蚯蚓,小鸡旁边写着“他日相呼”,齐白石的同类作品,有的写着“二三子”。小时候...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11/n944158.html
2017-07-11 11:39:23
- 齐白石画小鸡:玩出象外之意
- 相关描述:
齐白石 蛙声十里出山泉 1951年 纸本设色 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象外之意,指好的花鸟画意在象外,余味无穷。而象外意的表达,既要有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又要利用文化积淀,给以新的阐发。齐白石有张画,画的是小鸡夺蚯蚓,小鸡旁边写着“他日相呼”,齐白石的同类作品,有的写着“二三子”。小时候...
-
http://news.artron.net/20170704/n942592.html
2017-07-04 11:01:36
- 不一样的齐白石:“我”和“画儿”是一回事
- 相关描述:
双肇楼图(国画) 齐白石
“我”和“画儿”是一回事
七十多岁的齐白石有一段时间构成意识特别强。六十多岁的时候,似乎不太明确构成是怎么回事,八十多岁又进入了另一番比较自由的构成阶段,就是七十多岁的时候构成意识特别严谨。构成是一种既符合客观实际,又符合视觉规律的主客观统一的创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18/n938700.html
2017-06-18 13:32:07
- 齐白石的鱼,使人看到江河嗅到水香
- 相关描述: 青蛙什么时候是最美的?可能是当它突然一跃,从岸边跳到水里。松鼠什么时候是最美的?可能是它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当你从树下看着它,它也会从树上调皮地看着你……如果我们放下身段,就可以感受到很多动物的那种欢快和自由。我们人类的进化,过去很多年跟动物们都能友好相处,而大家彼此友好的相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4/n928628.html
2017-05-04 20:57:33
- 毕加索:齐白石的鱼使人看到江河嗅到水香
- 相关描述:
青蛙什么时候是最美的?可能是当它突然一跃,从岸边跳到水里。松鼠什么时候是最美的?可能是它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当你从树下看着它,它也会从树上调皮地看着你……如果我们放下身段,就可以感受到很多动物的那种欢快和自由。我们人类的进化,过去很多年跟动物们都能友好相处,而大家彼此友好的相...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3/n928278.html
2017-05-03 14:28:43
- 毕加索:齐白石的鱼,使人看到江河嗅到水香
- 相关描述:
■齐白石 蛙声如鼓吹
■张大千与毕加索合影
■齐白石为老舍创作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局部)》
■李世云(收藏周刊主编)
青蛙什么时候是最美的?可能是当它突然一跃,从岸边跳到水里。松鼠什么时候是最美的?可能是它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当你从树下看着...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2/n928057.html
2017-05-02 16:44:49
- 花鸟画 传统散议
- 相关描述: 关于中国花鸟画的宝贵传统,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有的可能还没有引起注意。讲到中国画的传统,张彦远说:“始于立意,归于用笔。”这其中,有立意,有为象,有笔墨,花鸟画也不例外。我今天主要不是讲笔墨,而是从意和象的角度讲,结合古代优秀的作品,特别是20世纪“借古开今”传统派的一些精彩的作品来...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17/n924608.html
2017-04-17 20:29:07
- 薛永年:中国花鸟画传统散议
- 相关描述:
梵高 鸢尾花 油画
金农 荷塘图 中国画
关于中国花鸟画的宝贵传统,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有的可能还没有引起注意。讲到中国画的传统,张彦远说:“始于立意,归于用笔。”这其中,有立意,有为象,有笔墨,花鸟画也不例外。我今天主要不是讲笔墨,而是从意和象的角度讲,结合古代优秀的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17/n924459.html
2017-04-17 13:51:42
- 花鸟画传统散议
- 相关描述:
李鱓 土墙蝶花 中国画
关于中国花鸟画的宝贵传统,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有的可能还没有引起注意。讲到中国画的传统,张彦远说:“始于立意,归于用笔。”这其中,有立意,有为象,有笔墨,花鸟画也不例外。我今天主要不是讲笔墨,而是从意和象的角度讲,结合古代优秀的作品,特别是20世纪“借古...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17/n924194.html
2017-04-17 08:52:46
- 向着传统打进去:李可染笔下的魏晋七贤
- 相关描述: 魏晋七贤
李可染 七贤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戊子(1948年)作
131.5×65 cm
钤印:可染
题识:七贤图。戊子秋月,可染挥汗戏墨。
老舍先生在1944年《看画》一文中是这样谈到可染先生人物画的,“恐怕要算国内最伟大的一位了…极聪明的把西洋画中人物...
-
http://news.artron.net/20170405/n921373.html
2017-04-05 13:16:22
- 薛永年:以开放的态度调整观念
- 相关描述: 中国花鸟画产生比较早,我发现最早的一幅是美国艾金斯博物馆收藏的汉代作品,画面中一群乌鸦在树上飞。魏晋就已有花鸟画的名家,到了徐熙、黄筌就完全成熟了。西方也有类似的花鸟画,比如说后期印象派梵·高的《鸢尾花》,它与扬州八怪李鱓的《蝴蝶花》题材一样,但追求就全然不同。梵·高的《鸢尾花》画于他...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4/n918353.html
2017-03-24 15:02:54
- 薛永年:花鸟画的宝贵传统,有些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
- 相关描述:
刘海勇 秋雨亦如酥 198×98cm 2016年
中国花鸟画产生比较早,我发现最早的一幅是美国艾金斯博物馆收藏的汉代作品,画面中一群乌鸦在树上飞。魏晋就已有花鸟画的名家,到了徐熙、黄筌就完全成熟了。西方也有类似的花鸟画,比如说后期印象派梵·高的《鸢尾花》,它与扬州八怪李鱓的《蝴蝶...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3/n918063.html
2017-03-23 14:14:52
- 论花鸟画科教学 薛永年:以开放的态度调整观念
- 相关描述: 中国花鸟画产生比较早,我发现最早的一幅是美国艾金斯博物馆收藏的汉代作品,画面中一群乌鸦在树上飞。魏晋就已有花鸟画的名家,到了徐熙、黄筌就完全成熟了。西方也有类似的花鸟画,比如说后期印象派梵·高的《鸢尾花》,它与扬州八怪李鱓的《蝴蝶花》题材一样,但追求就全然不同。梵·高的《鸢尾花》画于他...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0/n916952.html
2017-03-20 08:47:37
- 如此腕底自有鬼神——论齐白石作品中意象美的生成
- 相关描述: 内容提要
从绘画实践角度,全面剖析齐白石作品中的“图像、程式、结构和笔墨”语言,诠释其作品中意象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明晰中国画意象美的真正含义。
关键词 图像 程式 结构 笔墨 齐白石 意象
当下中国画创作中,“意象”一词颇为时尚,似为当代绘画专属,常被不少当代画家引用...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310/n914391.html
2017-03-10 09:39:05
- 著名作家老舍 “刁难”国画巨匠齐白石
- 相关描述:
据说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随手在案头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便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画出来。用图画来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确实难度颇高。
齐白石经过几天的思考,交出了画卷。老舍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只见齐白石用简略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16/n908447.html
2017-02-16 08:37:31
- 刘祥亮:文化修养是当代画家的短板
- 相关描述: 中国画讲究格调、气韵、意境、含蓄、空灵……而较高的文化修养,特别是文学修养,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国画的有力支撑。
看一些画家的艺术简介,短短的几百字里会出现多处错误,有不通顺的句子,也有错别字;标点符号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惨不忍睹”。再看看画家的作品题款,几乎千篇一律,缺少新...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209/n906884.html
2017-02-09 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