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5秒
所有结果54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7讲
相关描述:  青出于蓝而异于蓝--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欧阳通(?-691),字通师,欧阳询第四子,曾任兰台郎骑都尉,人称欧阳兰台,官至司礼卿,封勃海县子。武则天时,张嘉福请以武承嗣为皇太子,欧阳通认为有悖天理,犯颜力谏,死于非命。他自幼丧父,母亲徐氏从市上买回其父的书法作品,教他刻意临摹。他凭聪...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8讲
相关描述:  文华●论笃●书美--孙过庭《书谱》  孙过庭(约648-703),字虔礼,一说名虔礼,字过庭。富阳(今属浙江)人,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自署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率府录事参军。孙过庭学识渊博,博古通今,才华横溢,睿智聪颖,尤精于书法,在《书谱》中自述自己从15岁就"留心翰墨,...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9讲
相关描述:   承褚氏之遗墨、开瘦金之先河--薛稷《信行禅师碑》  《信行禅师碑》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唐睿宗时任太常少卿,封晋国公,世称"薛少卿",后历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等职,故又称"薛少保"。武则天在位时位居宰辅,是宠臣之一。后因参与太平公主与窦怀贞...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0讲
相关描述:​  "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李邕《麓山寺碑》  李邕(678-747年),字泰如,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玄宗时历任户部郎中、御史中丞、北海太守等。世称李北海。李邕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为奸臣李林甫所不容,被诽谤诬陷致死。  李邕擅长诗,尤工于书法,名闻天下。其书法沉雄挺拔,风雅蕴藉,...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1讲
相关描述:  酒里张颠、书中草圣--张旭《郎官石柱记》、《肚痛帖》  张旭(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开元至上元年间),字伯高,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官率府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张旭学贯古今,才华四溢,能诗擅书,尤其在狂草方面造诣极高,其楷法亦可称为神品。他为人豪放不羁,嗜酒如命,与李白、贺知章等人结为...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2讲
相关描述:  宫廷文书的诏令书法--徐浩《朱巨川告身帖》  徐浩(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徐峤是书法家,外祖父是当朝宰相张九龄。徐浩自幼耳濡目染,接受了艺术熏陶,喜好临池作书,而有盛名。唐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当时天下事务繁殷,四方诏令,多出于徐浩之手。因此书播...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3讲
相关描述:  唐风孕颜筋、雍容气恢宏--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祭侄季明文稿》、《裴将军诗》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琅琊(山东临沂),五世祖颜之推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开元进士,元宝年间,曾任监察御史,清正刚直,初为官即因触忤权贵杨国忠而被贬为平原郡太守,故有"颜...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5讲
相关描述:  惊蛇走虺、骤雨旋风--怀素《自叙帖》  怀素(725-785),俗姓钱,字藏真,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唐代著名大书法家。幼时家贫,投身高僧玄奘三藏法师门下为僧。他酷爱书法,在侍佛闲暇之时,便沉浸在书法世界里,追求静心自悟,寄托情思。因为经济拮据,无力购买大量的笺素,便自己动手,设计制作...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6讲
相关描述:  法度森严、变化万千--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王献之送梨帖跋》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官拜侍书学士,官至太子少傅少师,封河东郡公,后人称"柳少师"。柳公权自幼聪颖,能诗善对,尤工于书,并被誉为神童。他秉性刚直,忠正坦...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7讲
相关描述:  惊雷飞石走龙蛇--高闲《草书千字文》  高闲(生卒年不详),大唐高僧,湖州乌程人。他精工书法,尤擅真草,《高僧》载说每每世人楷法。宋陈思《书小史》说:"高闲善草书,师怀素,深穷体势。"《广川书跋》载:"其书学张颠,在唐得名甚显。"高闲遗世之作不多,大致有《中丞帖》、《雨雪帖》等,其中以...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唐书法赏析》第18讲
相关描述:  狂狷不羁才自高--杨凝式《韭花帖》、《神仙起居法》  杨凝式(873-955),字景度,又字虚白,自号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癸己人。华阳(今属陕西)人。唐昭宗时进士,虽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但仍不忘故国唐王朝,为躲避朝中暗探的查访,杨凝式佯狂自晦。世人竟把这位本有胆识的杨凝式称为"...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6讲
相关描述:  神气骨肉血、尚意而有法--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草书醉翁亭记》  苏轼(1037-1101),四川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嘉佑二年与其弟苏辙同登进士科。其父苏洵以经学、文章著名。东坡与苏辙继承父业,当时即有"三苏"之称,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东坡一生宦海沉浮,...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7讲
相关描述:  夸张识真趣、浪漫蕴禅机--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李太白忆旧游诗卷》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曾于山谷寺和石牛涧游历,感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景色,又自号"山谷道人"。黄庭坚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精于诗赋,为主...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8讲
相关描述:  气韵高古、神出鬼没--米芾《蜀素帖》、《苕溪诗》  米芾(1051-1107),初名黻,41岁后改名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居士、海岳外史、襄阳漫士,世亦称"米南宫"。祖居太原,迁湖北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人称"米襄阳"。他为人耿直,不阿谀逢迎,故仕途并不得意。宋徽宗时曾...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9讲
相关描述:  一马春风过微雨竹间归路净无尘--薛绍彭《上清连年享清适帖》  薛绍彭(生卒年无考),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元祐元年官承仕郎,做过秘书阁修撰。书学晋唐,工真书与行、草,与米芾、苏东坡过从甚密,生前曾与米芾齐名,并称为"米薛"或"薛米"。  薛绍彭不仅专心于笔翰,而且致...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0讲
相关描述:  奸傀人掩鼻、妙笔墨生香--蔡京《节夫帖》  蔡京(1047-1126),字元长,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宋徽宗时官拜尚书左丞,右仆射。后拜太师,封鲁公。其为人奸诈,权倾当朝。然而他的书法却与他的为人形成鲜明的对照,中正平和,舒展而流畅。  蔡京习书极为刻苦而...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1讲
相关描述:  平和舒展、尽得风流--蔡卞《四兄帖》  蔡卞(1053-1117),字元度,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为蔡京之弟。聪颖过人,才华横溢,虽比蔡京小六岁,但与其兄同期登科。当朝宰相王安石十分看重蔡卞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蔡卞因为其岳父、其兄的提拔,官运亨通,历任侍御史、尚书左丞、观文...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2讲
相关描述:  书贵瘦硬方通神--赵佶《瑞鹤图题咏》、草书《千字文》  赵佶(1082-1135),是个地道的昏君。他在位25年,贬斥忠臣,听任奸佞,不修内政,以致民不聊生,烽烟四起,最后落得个身虏敌国、客死他乡的可悲下场。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帝王书画家。可以说,他在政治上是个失意者,而在艺术...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3讲
相关描述:  气韵生而神意连--赵构《千字文》  赵构(1107-1187),字德基,为徽宗第九子。金兵入侵中原,徽钦二宗被掳,赵构继位,是为高宗,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高宗在位36年,政治上昏庸无能,偷安忍耻,毫无政绩可言,但是他在书法史上却以其卓有建树的书作为自己立下了一块硕大的纪念...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4讲
相关描述:  禅机是悟、书道为媒--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  张即之(1186-1263),字温夫,一字橒竂。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官至司农寺丞,主管云台观,授直秘书阁。他是著名词人张孝祥之外甥,参知行事张孝伯之子。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张即之从小就耳濡目染地接受了书法艺术的熏陶,潜心于书道,并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