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167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品高艺自超——汪友农画集序
相关描述:  说来也是缘分,因为研究传统,研究逆境中的传统派画家,新时期之初,一批“人亡业显”的老画家进入我的视野,启动了我的深思,芜湖的黄叶村就是其中之一。记得在1988年末,老学长孙克来电话,他说:“又发现一位黄秋园、陈子庄式的画家,是安徽的黄叶村,遗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你务必来一睹为快。”于...
重自然-尚古法-善创新——汪友农先生的的中国画探索之路
相关描述:  汪友农(1939-2015),安徽南陵人。被认为生前画名并未远播,是一位被忽略的大家。其实他早期代表作《稻是队里的》堪称经典,尽管是体现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具有时代意义之作,但是艺术性很强,在画界影响非常大。  汪友农先生早期从事人物画创作,关注现实生活,代表作有《重任在肩》、《护林...
赏析|巨然《秋山问道图》
相关描述:​秋山问道图巨然(五代)绢本墨笔156.2cm×77.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该画表现的是境界清幽的山间景趣,以立幅画重重叠起的山峦全景,大结构为两山夹一涧。峻厚的主峰蜿蜒而上,伸出画外,右侧远山副之。下部画一泓澄澈秋水,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幽深润朗的水边蒲草摇曳,一条曲折小路通向山中。...
孤篇横绝: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相关描述:初唐诗人张若虚只留下一首《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可谓是孤篇横绝。而在中国绘画史上王希孟也只为我们留下一幅《千里江山图》,也好比《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两宋,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不为过。 分段赏析第一段景色:开首高山之巅直入云霄,雄奇山崖屹然耸立,与辽阔的水面相...
400年前的彩色绘画教科书
相关描述:李渔,是普天下累计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绘画教科书:《芥子园画传》的发起人,无数人——包括国画大师齐白石、潘天寿、陆维钊等人的私淑老师~《芥子园画传》是一部 0基础 入门级 绘画教科书小编以前一直以为就是嘉庆、民国年间翻刻的那种要么黑白分明,普普通通的初级入门画画书,实在没啥特别的。直到有一次在...
卢禹舜 | 宋代山水画开始注重内心的体验,追求心物圆融的境界
相关描述:有宋一代,偃武崇文,革新图治,绘事被当时的诸位君主爱好和推崇。国初承西蜀、南唐翰林画院之制,设立画院,扩充规模,至徽宗朝,始以绘画列入科举制度,罗致天下艺事,广纳名手,一时人才云集,作家辈出。绘画题材以山水、花鸟为盛,山水画更是突破前代,有特殊进展,非前代可及。郭若虚云:近代方古,多不及,...
张大千:画山水,可以提高人之思想,培养人之情操。
相关描述:画山水,可以提高人之思想,培养人之情操。山水佳作,辄令人无限向往,油然有一种潇洒出尘之想。故画中山水,不独要可以观,可以游,且可以居,乃臻上乘。所谓山水,就是西画及摄影的风景。国画中山水的境界最为重要,然而也要笔墨来辅助。有了境界,但是没有笔墨,或是有了笔墨,但是没有境界,也就不成为名画。...
卧游:山水画创作思想的转折点
相关描述: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里说“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最早提出了“卧游”一词。“卧游”这一审美质量如何转化到绘画作品中呈现?宗炳说“山水以形媚道”,“媚者”,悦也。审美观照的直接对象就是自然山水,而且可以通过图画就能神游山水之中,他又说“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
品读 | 清初四王山水画到底好在哪里
相关描述: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又称江左四王。四人画风接近,按传统审美模式的心理定式,形成“四王”画派,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四王”属于正统画派,同时也属文人画家,他们倡导南宗的绘画风格,绘画具有“中和”之美,能使人消除偏激浮躁之气,涵养一颗平和仁爱之心。         ...
风流题客 吴伟青楼题材画与周边人
相关描述:作者:林霄图1 [明]彭时《东轩清玩序》 上海博物馆藏吴伟(1459—1508),字士英,更字次翁,又一字鲁夫,号小仙。以山水人物绘画闻名于当时,一生中曾三度被宪宗、孝宗招致宫中,授锦衣卫镇抚、待招,被孝宗赐“画状元”印。关于吴伟的绘画,台湾学者刘英贝硕士论文《吴伟人物画风格研究》(200...
欣赏丨关山行旅图
相关描述:关山行旅图关仝(五代)绢本墨笔144.4cm×56.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峰峦叠嶂、气势雄伟,布景兼高远、平远二法。右上,形如卷云的深黑色石峰突兀高耸,山腰的古寺隐藏在疏林巨石间,谷底云蒸霞蔚,河流自左向右蜿蜒而下,一直流到近处的板桥茅屋。左下角是水边小镇,来往商贾旅客不断,一家山野小...
解码“谜一样”的山水宗师
相关描述:于中国书画史而言,五代画家董源、巨然的山水画,有如“谜一样”的存在。虽说在董源、巨然之前,绘画史也有一些难题,譬如,享有盛誉的顾恺之、李思训、吴道子、王维,他们的传世画作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可能细探究竟了。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那些极小概率事件,直接剔除出局似乎于整体影响甚微。而董源、巨然的历...
应野平《云山图》:别饶古趣而又自成面貌
相关描述:​应野平《云山图》96.5x59.5厘米中国画  1979年 中华艺术宫藏这幅山水大立轴,是应野平晚年的得心之作,画面气势恢宏,具有宋元全景式山水的特色,别饶古趣而又自成面貌。画中峰峦耸起,突兀壁立,占据画面三分之二面积,山下及远处暮霭渐起,一片生机跃然纸上。远山逶迤,连绵不断,林木郁郁葱...
张松:玄妙之法、虚静之心
相关描述:  几年来,一直希望聊聊对张松山水艺术的感受,几欲动笔,却不敢靠近,主要担心表述不到位有损张松质地洁美的山水形象,但是,当笔者一遍又一遍翻开张松的画册,看到他那酣畅的皴擦点染伴随着洒脱的设色敷彩,犹如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看到他那轻快的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诠释出一幅幅意境悠远的山水品格;看到...
中国嘉德:春和景明 在艺术品中遇见最美中国色
相关描述: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和景明踏春忙。人们困在城市里太久,故而想念山水。明人屠隆说:“尘嚣易生厌恶,既生厌恶,乃思逃于清虚。久寂易生凄凉,既生凄凉,必眷念旧日荣华光景。”人总是这样,林泉之乐与都市烟火,都无法割舍。古人走出门去,看到的是山川草木、湖光水色,于是心生欢喜,便萌生了画意。青绿,是人们...
【艺术史上的长安 】李思训:天选的贵族艺术家
相关描述:唐 李思训导语:青绿山水第一人;北宗之祖;皇族宗室;大李将军……标签太多,个个都很响亮。大唐的画坛,艳压高富帅王维的大神,非李思训莫属。当然,他艳压的不止一个时代。他是整个中国画史绕不开的殿堂级存在。站在山水画史的重要拐点上李思训出生即在别人的终点。比晚他半个世纪、少年天才名门之后的王右丞...
吴湖帆《山水》:“集古而大成”的正统面貌
相关描述:​吴湖帆《山水》26x28.5厘米中国画 1935年 中华艺术宫藏本幅作品在画法上,色墨淡宕中见明净,用笔浑厚而洒脱。勾皴点染的运用,水墨和设色兼收并蓄,数家技法融合无间,在传统绘画流派的中更见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纵观本幅构图新颖、用笔精细。既有烟岩万迭之势,又有苍翠华滋之妙。全画...
日描夜摹 雅道尚存——读温骧先生的画
相关描述:《六安大别山白马风情图》 温骧  多年以来,我一直关注着朋友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温骧先生的绘画创作。春节禁足,用20天时间,专心读温骧的画,为了看懂他的画,我还上故宫网站,仔细看了334幅珍宝级画作,受益良多。温骧先生擅长山水,既有对名山大川的挥翰泼墨,也有对梅兰竹菊的精细点...
胡佩衡:中国山水
相关描述:王原祁 仿梅道人秋山图幅 苏州博物馆藏凡作大幅山水,务须悬肘,则笔力生动。树根处之石块,切不可过小,以免破碎。且上部与下部宜相称,自无头重脚轻或上不敌下之弊。树木在山水中最为重要,其势务须挺拔,不可过小,长约纸之半。匪特有骨力,且章法易于联络,再画树须自上而下。若自下而上,必不得势。近树宜...
【一子厂闲话】日描夜摹,雅道尚存——读温骧先生的画(中)
相关描述:  日描夜摹,雅道尚存——读温骧先生的画(中)《太平山居图》纸本水墨 367X100cm 2016年  此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荣宝斋美术馆举办温骧画展时的第一大尺寸的画作。题材釆用皖南黄山太平湖的风景。这是一次求变的尝试。作品采用了元吴镇多用的积墨染法,即墨用淡中之浓。明清时期的绘画诸家中,...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