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5696条信息
- 万件藏品勾勒半部明清书画史
-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近日对历代绘画馆和历代书法馆的展品进行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新陈列中,仇英的《梧竹书堂图轴》、八大山人的 《鱼鸭图卷》 等一批明清书画引人关注。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告诉记者,说到上海博物馆的古代书画收藏,不少人想到的是宋元古书画,其实馆内的明清书画收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05/n935461.html
2017-06-05 08:55:36
- 画禅室中的笔墨与自然
- 相关描述: “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这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论画一则。体味并理解画论中的言语,对解读董其昌的绘画甚至扩展到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都会有极大的帮助与启示。
董其昌在此言中提出了一个如何看画的问题,或者说是如何来欣赏山水画。从普通人看...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604/n935400.html
2017-06-04 21:40:17
- 万件藏品勾勒半部明清书画史
-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近日对历代绘画馆和历代书法馆的展品进行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新陈列中,仇英的《梧竹书堂图轴》、八大山人的 《鱼鸭图卷》等一批明清书画引人关注。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告诉记者,说到上海博物馆的古代书画收藏,不少人想到的是宋元古书画,其实馆内的明清书画收藏也...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02/n935181.html
2017-06-02 14:06:21
-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必得通文学!
- 相关描述: 文人和画,两者的关系甚为密切,可以说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必得通文学,否则,这个画家便根基不牢,创作的生命不会长远。
宋代苏轼是个绝顶的文人,加上他天赋的才子气,故他拿起笔来作画,便在中国绘画史上占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明代自董其昌提倡文人画,就有了清四僧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01/n934867.html
2017-06-01 11:39:48
- 【雅昌快讯】“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展6月18日亮相银川当代美术馆
-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据银川当代美术馆官方微博消息,由王嘉骥策展的“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展将于2017年6月18日亮相银川当代美术馆。展览邀请了来自中国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27位艺术家,通过装置、绘画、视频等形式,将展出总数超过120组件的代表作,呈现不局限以水墨纸绢作为...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31/n934706.html
2017-05-31 16:36:29
- 艺路漫漫,行慢慢
- 相关描述: 又是一年毕业季,年复一年,作为美术学院的教师,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在这里完成着人生角色的一次重要转换,莘莘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新的身份开始新的人生。可喜!可贺!也可叹!艺途漫漫,且行且珍惜,逆水行舟,一路顺风谈何易!
年轻一直是值得期待的。《大卫》被视为西方美术史上最优...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531/n934515.html
2017-05-31 11:02:07
- 74件(组)明清精品书法亮相杭城 展明清文人风骨
- 相关描述: 书法向来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符号。随着社会的变迁,书法早已超越其实用性能,呈现出文人的情感寄托、大众的审美诉求。27日,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明清书法精品展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欲携观众一同领略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趣与文人风骨。
作为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31/n934288.html
2017-05-31 09:10:08
- 艺路漫漫,行慢慢
- 相关描述:
资料图片 (杨素平 摄)
又是一年毕业季,年复一年,作为美术学院的教师,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在这里完成着人生角色的一次重要转换,莘莘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新的身份开始新的人生。可喜!可贺!也可叹!艺途漫漫,且行且珍惜,逆水行舟,一路顺风谈何易!
年轻一直是值得期待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31/n934247.html
2017-05-31 08:41:36
-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明清书法精品展亮相浙博武林馆区
- 相关描述: 2017年5月27日,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明清书法精品展亮相武林馆区三楼书画厅,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珍贵书画万件有余。此次展览以明清书法为主体,选取了70余位明清大家的74件(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呈献给观众,其中许多展品更是首次展出或久未展出的经典之作。展览将持续至7月2日。
书...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527/n934016.html
2017-05-27 23:44:48
- 书法缺失则画无骨骼、无厚度、无节奏、无意蕴
- 相关描述:
王明明 北京画院院长
“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史的基本理论,对中国画创作来说是根基性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就有“书画同源”之说,认为书传意,画见形,“书画同体而未分”。元代赵孟頫在他的作品《秀石疏林图》上题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26/n933704.html
2017-05-26 17:36:26
- 山水画传世名迹《溪岸图》是否是董源所作?
- 相关描述:
日本装裱师目黑三次
2017年美国纽约当地时间3月2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兼CEO康柏堂,宣布唐骝千将中国山水画传世名迹《溪岸图》(见上图)正式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此前,这一书画名迹只是寄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溪岸图》,绢本,设色,纵221.5厘米,横...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24/n933128.html
2017-05-24 14:42:36
- 故宫有一半的藏品都是他的,简直就是半部书画史
- 相关描述:
这是个被誉为明清以来,八大鉴赏家之首的男人。有人说,他撑起了半部中国的美术史和书法。比如说,他的书画收藏总量大概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半,世界上诸多博物馆的,中国书画类的镇馆之宝来自于他。总之,这是个拥有无数故事的男人。
民国年间,翁同文在故宫博物院的库房,发现近半数的字画上都...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24/n933018.html
2017-05-24 09:56:03
- 艺术:类比的思考
- 相关描述: 吴冠中先生论文学艺术家对社会的贡献,以为“1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此说遭到广大美术家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文学和美术是两个平行的不同领域。因此,它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也是不可比较的。这个平行平等而不可比较论也表现在每一个领域的自身,如唐代的人物,宋代的山水、花鸟,明清的山水、花鸟...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22/n932357.html
2017-05-22 09:43:02
- 一树丹心带韵看——吴悦石先生的梅花世界
- 相关描述: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更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早在《诗经》中,就有了“摽有梅,其实七兮”的句子。梁简文帝萧纲的《梅花赋》写到:“年归气新,摇云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一个“摇云动尘”,写出了早春梅花的英气夺人。唐人宋璟也写有...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519/n931935.html
2017-05-19 15:47:12
- 张之洞《六言行书联》轴欣赏:笔意开阔 丰润自然
- 相关描述:
张之洞《六言行书联》
晚清时期,有一批大臣深感闭关锁国的国策桎梏,导致国力孱弱备受列强凌辱,遂大力推动洋务运动,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兴教育,练新军,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欲以此振兴中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张之洞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晚清名臣...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9/n931752.html
2017-05-19 09:01:58
- 董源《溪岸图》的历代装裱过程及收藏轨迹
- 相关描述:
日本装裱师目黑三次
2017年美国纽约当地时间3月2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兼CEO康柏堂,宣布唐骝千将中国山水画传世名迹《溪岸图》(见上图)正式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此前,这一书画名迹只是寄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溪岸图》,绢本,设色,纵221.5厘米,横...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9/n931744.html
2017-05-19 08:51:53
- 不懂书法,无法谈论中国艺术
-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梁江强调,林语堂1934年即有此论:不懂书法无法谈论中国艺术
上周有关“画家书法”的话题出版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其中,著名画家吴冠中书法更被多方质疑,对此,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梁江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时回忆称,“我十数年编辑生涯所经手刊发原稿,能一字不...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6/n931140.html
2017-05-16 15:05:44
- 聊聊宰相刘罗锅和他的书法
- 相关描述:
帖学自北宋沿行至清代,似乎难以翻出新意,加上康熙喜董、乾隆爱赵,于是赵、董之书,一时风靡天下,陈陈相因,千人一面。故乾隆之设,一些书法家穷则思变,江湖上有金农、郑燮之辈,而廊庙上则要数刘墉了。由于求新变而异众,故自然会遭到苛刻的议论。当时有人认为刘墉的字“如枯禅人定”,笑他抛却前人...
-
http://news.artron.net/20170516/n931125.html
2017-05-16 14:51:42
- 故宫一半的珍品皆源于此人,他的收藏撑起了半部美术史
- 相关描述:
时间的收藏者
民国年间,翁同文在故宫博物院的库房,发现近半数的字画上都有一个人的印记,翁同文最终复原了一份藏品目录,推算出这个人的书画藏品总数为 2190 余件。那时,据《故宫书画录》统计,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收藏一共也就 4600 余件。
这两千多件藏品原本都置于明代的天籁...
-
http://news.artron.net/20170516/n931042.html
2017-05-16 09:15:21
- 张绍城:书法是岭南绘画提高的突破口 梁照堂:画坛缺乏古意因文化符号不强
- 相关描述: 上周有关“画家书法”的话题报道出街后,引起了岭南画坛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到底书法与绘画是处于怎样的关系,一直以来在业内备受争论。另一方面,上周的发声中,不但有专业画家,也有学术界的代表,更有活跃于社会各界的代表。本期,继续请出张绍城、梁照堂两位老先生,深挖书法问题。
■收藏周刊记...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5/n930835.html
2017-05-15 12: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