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147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耗时20多年 中美合作摆脱敦煌莫高窟下沙之困
相关描述:  经过20多年连续观测、研究、试验和实践,长期受风沙侵扰的敦煌莫高窟,不仅摆脱了长期窟顶“下沙”的困境,还通过一系列科技治沙项目,使进入窟区的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   甘肃省文物局12月14日披露,这项“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由敦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中美合作摆脱敦煌莫高窟下沙之困
相关描述:  原标题:中美合作摆脱敦煌莫高窟“下沙”之困   中新社兰州12月14日电(记者 冯志军)经过20多年连续观测、研究、试验和实践,长期受风沙侵扰的敦煌莫高窟,不仅摆脱了长期窟顶“下沙”的困境,还通过一系列科技治沙项目,使进入窟区的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   甘肃省文物局14日披露,...
甘肃两项成就分获文物保护创新二等奖
相关描述:  近日,“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揭晓,共有10家单位申报的10个项目获奖,内容涉及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考古发掘等多个领域。其中,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申报的“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的“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分获二等奖。  ...
中美合作摆脱敦煌莫高窟“下沙”之困
相关描述:  经过20多年连续观测、研究、试验和实践,长期受风沙侵扰的敦煌莫高窟,不仅摆脱了长期窟顶“下沙”的困境,还通过一系列科技治沙项目,使进入窟区的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   甘肃省文物局12月14日披露,这项“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由敦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念念敦煌——丝路上的美学源流》展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相关描述:  2016年12月2日,《念念敦煌——丝路上的美学源流》展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行了闭幕式,敦煌研究院王旭东院长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王幼平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双方一致肯定并赞扬了本次展览及系列活动的创新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希望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本次展...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莫高窟“搬到”成都
相关描述:  12月6日,记者跟随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的布展现场,一探究竟。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将于12月27日与公众正式见面。目前,布展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组装8件敦煌复原石窟,其中莫高窟第158...
敦煌艺术大展搬到成都 重达3吨卧佛亮相
相关描述: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   6日,记者跟随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的布展现场,一探究竟。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将于12月27日与公众正式见面。目前,布展工作人员正...
敦煌艺术大展搬到成都
相关描述: 未来世弥勒佛资料图。成都博物馆供图   6日,记者跟随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的布展现场,一探究竟。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将于12月27日与公众正式见面。目前,布展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组装...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
相关描述:     未来世弥勒佛资料图(成都博物馆供图)   12月6日,记者跟随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的布展现场,一探究竟。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将于12月27日与公众正式见面。目前,布展工作人...
记者探秘“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莫高窟“搬到”成都
相关描述: 过去世迦叶佛资料图。成都博物馆供图   12月6日,记者跟随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的布展现场,一探究竟。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将于12月27日与公众正式见面。目前,布展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
探秘“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莫高窟“搬到”成都
相关描述: 过去世迦叶佛资料图。成都博物馆供图   6日,记者跟随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的布展现场,一探究竟。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将于12月27日与公众正式见面。目前,布展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组装...
著名新媒体艺术学者邵志飞来深开讲
相关描述:  华·美术馆的“我们在参与”系列讲座日前迎来34讲。新媒体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邵志飞在华·美术馆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名为《艺术,科技与数字人文》的精彩演讲,分享了他对当下迅速发展的科技与艺术实践的心得。   卲志飞于1944年出生于墨尔本,40年前就开始从事媒体艺术创作。他将“交互”的观念...
【雅昌专稿】邹英姿:用刺绣展现心中最温情的一面
相关描述:  在邹英姿的儿时记忆里,“刺绣”是母亲针下戏耍螳螂的小猫;是莲叶下游曳的金鱼;是母亲坐在初冬的阳光里纳鞋底的密集针脚;“刺绣”是生活,是赖以养家的技艺。很多年以后,当邹英姿用“滴滴绣针法”将中国敦煌壁画、佛造像和遗书的高古之美展现在世人面前时,赢得了无数的惊叹和赞誉。   六岁伊始,像...
国家艺术基金首次在闽资助陶瓷项目 百余件德化加彩陶瓷作品惊艳亮相
相关描述:   可爱的十二肖娃、庄严的莫高窟众佛、安详慈悲的观音……11月29日,瓷·彩——国家艺术基金“陶瓷加彩技艺人才培养”师生作品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幕,百余件德化加彩陶瓷作品惊艳亮相,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赏。   此次由福建博物院、德化县政府主办展览,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陶瓷加彩技艺人...
莫高窟的耄耋守望者:六十载倾心修壁画
相关描述: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年逾八旬、满头华发的老人李云鹤在此“守望”60多年,倾注毕生心血“绣”壁画,钻研探索“国产”文物保护技术。目前修复壁画近4000平方米,修复复原塑像500余身,其多项研究成果为内地“首创”。   无论春夏秋冬,李云鹤经常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提着手电筒,背着...
莫高窟耄耋“守望者”:六十载倾心“绣”壁画
相关描述: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年逾八旬、满头华发的老人李云鹤在此“守望”60多年,倾注毕生心血“绣”壁画,钻研探索“国产”文物保护技术。目前修复壁画近4000平方米,修复复原塑像500余身,其多项研究成果为内地“首创”。   无论春夏秋冬,李云鹤经常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提着手电筒,背着...
这位大咖好会玩!用新媒体艺术带观众走进敦煌莫高窟
相关描述:  国际知名新媒体艺术家邵志飞出席华·美术馆的华·艺术沙龙“我们在参与”系列讲座「大拿说」,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题为《艺术,科技与数字人文》的主题演讲,这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邵志飞的个人作品秀。南都记者现场了解到,邵志飞于1944年出生于墨尔本,已有40年媒体艺术创作经历。他最早将“交互”的概念...
杨应森:追求自己“飞天”——著名画家李唐小记
相关描述: 图为李唐(左)与北大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北大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合影   前两年,我被派驻深圳记者站工作期间,就多次听说过潜心画“佛”的著名画家李唐。   曾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的谭国箱老同志曾对我说起,一位大连画家先后两次在深圳弘法寺举办过“佛画展”,《善财童子...
敦煌艺术大展将亮相成都
相关描述:  从敦煌研究院获悉,由该院和成都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南北丝绸之路文化大展,将于12月26日在成都博物馆开幕。这是迄今为止敦煌艺术在四川最大规模的展出,也是成都首个博物馆级的敦煌艺术展。   展览将展出莫高窟、榆林窟代表性洞窟原尺寸复制窟8个、敦煌彩塑临摹品12尊、敦煌...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承与创造:敦煌美术创作人才培养》
相关描述:  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李阳应申报人田卫戈院长之邀,成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承与创造:敦煌美术创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授课教授之一,为项目研修班学员进行写生与创作两门课程的指导。   2016年4月10号,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20名艺术家学员陆续抵达敦煌,和李阳老师等其他项目成员一起参...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