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4183条信息
- 林木:仗势欺人的“美术骗术”
- 相关描述: 最近一个荷兰网络频道主持人Boris与博物馆一起和公众开了一个有趣而让人深思的玩笑。他在宜家花了10欧元买了一幅廉价的复制品放到了荷兰阿纳姆博物馆,号称这是著名瑞典艺术家IKEAndrews的真迹。他请馆内的观众欣赏并给出估价。热情的观众在假画面前煞有介事地评论起来:“我的天,这幅作品...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813/n769830.html
2015-08-13 15:51:28
- 无尽风——青年名家扇面精品展
- 相关描述:
展览名称:无尽风——青年名家扇面精品展;
展览时间:2015.8.15-8.25;
展览地点:商丘西陂画馆;
参展艺术家:楚泓晋、董玉飞、付振宝、付万全、郭善涛、李东君、梁雨、魏全儒、赵方方、郑维坤;
展览序言:
8月15日,《无尽风》扇面精品展将在西...
-
http://hn.artron.net/20150812/n769470.html
2015-08-12 15:54:45
- 读懂国画先要从品画开始
- 相关描述: 最近看到英国批评家欧宪·沃德用“白版”来重新界定当代艺术的文章,要求观者清空大脑,回归到初始状态 去认识、去体验作品。这观点有点类似中国古典美学的“澄怀观道”。一件艺术作品摆在面前,沃德提出首先要花时间去观察、思考。将作品与自身的经历相联系, 以个人经验去解读画作。当然还要掌握艺术的语...
-
http://jx.artron.net/20150812/n769342.html
2015-08-12 09:57:01
- 迷宫——何曦水墨作品展
- 相关描述: 《迷宫—何曦水墨作品展》将于2015年9月8日至9月18日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这是当代海派水墨艺术家何曦继2013年苏州博物馆个展之后的又一大型个展,也是何曦将他的早期精品、经典回顾和近两年新作集中起来回到母校的一次大型汇报展。展览由上海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中...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812/n769298.html
2015-08-12 09:02:32
- 何曦:中国水墨形态的当代性表述
- 相关描述: 当代中国水墨画的鼎革创新,就本质而言是文化取向的转移,是从笔墨所依托的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移,是在作品的时代精神内涵上强化笔墨语言的当代性审美的表现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有多种途径和形态。谢赫有云:“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艺术并不存在进化与发展,笔墨形迹也可以各不相同,但它都应与...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812/n769260.html
2015-08-12 08:51:53
- 诸家艺评
- 相关描述: 中国艺术是善於把畸和正、简和繁、动和静、险和易这些矛盾统一起来的,从水墨画到家具,都巧妙地发挥着简和静之美。
——黄苗子《其人其书》
师建民的作品试图用水墨和不锈钢这两种材料为媒介,以及运用他独特的空间与错位、残缺与虚幻的手法为表现方法,来表达当下人们在生活中的荒诞与扭曲、忧虑...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811/n769069.html
2015-08-11 11:08:35
- 读懂国画先从品画开始
- 相关描述: 最近看到英国批评家欧宪·沃德用“白版”来重新界定当代艺术的文章,要求观者清空大脑,回归到初始状态 去认识、去体验作品。这观点有点类似中国古典美学的“澄怀观道”。一件艺术作品摆在面前,沃德提出首先要花时间去观察、思考。将作品与自身的经历相联系, 以个人经验去解读画作。当然还要掌握艺术的语...
-
http://news.artron.net/20150811/n768912.html
2015-08-11 08:58:58
- 读懂国画先从品画开始
- 相关描述: 最近看到英国批评家欧宪·沃德用“白版”来重新界定当代艺术的文章,要求观者清空大脑,回归到初始状态 去认识、去体验作品。这观点有点类似中国古典美学的“澄怀观道”。一件艺术作品摆在面前,沃德提出首先要花时间去观察、思考。将作品与自身的经历相联系, 以个人经验去解读画作。当然还要掌握艺术的语...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811/n768877.html
2015-08-11 08:32:55
- 人的在场——关于殷小烽的雕塑
- 相关描述: 殷小烽将自己的雕塑作品称之为“三部曲”,点明了他的作品的音乐性。人们听说过“雕塑是凝固的音乐”,然而如何理解雕塑中的音乐性呢?在我看来,音乐不仅与数学有关,即音的高低长短轻重都具有密切关联的比例性,这可以理解为雕塑中形体的比例以及运动的节奏。但是雕塑中的音乐感更重要的是指其所反映的时间...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810/n768756.html
2015-08-10 15:07:33
- 行为艺术家何利平:给我两平方米 我会把它做成沙滩
- 相关描述: 过去一周,成都连续高温。就在这样的酷暑中,一位身穿泳裤扛着沙袋的“师兄”出现在沙湾路口,他将一袋沙倾倒在街沿,躺在其上,手举一杯橙汁,仿佛身处马尔代夫的阳光沙滩。8月3日,新浪一条配图微博被某大V转发后迅速传遍网络。经网友爆料:这位大哥是成都行为艺术家何利平!原来,这是一次主题为“重要...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806/n767715.html
2015-08-06 09:50:49
- 2015年6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青年艺术家:胡向前
- 相关描述:
2015年6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青年艺术家:胡向前
重要艺术活动:
2015年6月6日,胡向前个展“天天表演 身体健康”于长征空间开幕,呈现了艺术家胡向前2014年到现在最新创作的《再造米开朗基罗》、《秘密任务》、《棍谱-绘画》以及《镜头前的女人》等4件作品,...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804/n767544.html
2015-08-04 17:29:20
- 2015年6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青年艺术家:张克纯
- 相关描述:
2015年6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青年艺术家:张克纯
重要艺术活动:
10 Corso Como上海生活概念空间顶层画廊于2015年6月25日至8月26日期间举办展览“张克纯:河流的隐喻”。展览呈现来自于成都的著名当代摄影家张克纯的19幅作品,这些作品选自其重要...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804/n767531.html
2015-08-04 17:08:13
- 李小山:我最害怕的却是平庸
- 相关描述: 1985年发表的那篇一鸣惊人的《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中,李小山引用了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代表者席勒的一句话:“危险的威胁,是透顶的庸俗。”30年后的2015年,当我们再在南京艺术学院见到李小山,他还是不无尖锐:“一个人总有让他害怕的事,死亡、疾病、失败、噩梦等等,但是我最害怕...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804/n766961.html
2015-08-04 08:56:34
- 2015年6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艺术家-油画类:刘家华
- 相关描述:
2015年6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艺术家-油画类:吴松
主要艺术活动:
6月24日,刘家华绘画展在北京展出。策展人杨卫评论他的绘画作品“尽管直指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处境,却并没有受到其具体现实场景的束缚,而是以这种荒诞感为表现基调,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发展自己的语言...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803/n766879.html
2015-08-03 16:49:56
- 《没有记忆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 相关描述:
《没有记忆的时代》书籍封面
《没有记忆的时代:城市变迁中的中国当代摄影》于2015年4月20日以英文由Thames and Hudson出版社在伦敦出版。作者姜节泓,伯明翰城市大学教授,中国视觉艺术中心(CCVA)主任,他同时是2012广州三年展与2014曼城亚洲三年展的策展人...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803/n766829.html
2015-08-03 15:39:28
- 门道万千的“高仿”
- 相关描述: 近些年,各地都出现有不少被人吐槽的私家“博物馆”,满场望去,是真真假假的各类古代艺术品,而假的,一定是那些长得跟书上差不多的“国宝”——高仿品,以及谁都没见过的“万一”是国宝的臆造品——低仿品,而后者看上去,的确更让人倒胃口。至于那些“好事者”,人们戏称为“国宝帮”。
“高仿”,...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731/n776458.html
2015-07-31 09:34:26
- 彭峰: 哲学在艺术中如何出场
- 相关描述: 常听艺术圈中的人说,上世纪八五时期的艺术家是如何喜欢读书,尤其是如何喜欢读哲学书。进入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接着更是每况愈下,以至于今天很少有艺术家关心文字,更不用说深奥而无用的哲学了。如何来看待这种现象呢?
不少人主张,今天是图象时代,或者读图时代,出现了所谓的“图像转向”...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731/n765740.html
2015-07-31 09:20:45
- 彭锋: 今天的艺术家应该更哲学
- 相关描述:
常听艺术圈中的人说,上世纪八五时期的艺术家是如何喜欢读书,尤其是如何喜欢读哲学书。进入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接着更是每况愈下,以至于今天很少有艺术家关心文字,更不用说深奥而无用的哲学了。如何来看待这种现象呢?
不少人主张,今天是图象时代,或者读图时代,出现了所谓的“图像转...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729/n764910.html
2015-07-29 11:50:59
- 沈光伟:是真名士自风流
- 相关描述: 第一次看沈光伟教授的画作,是在他有点逼仄的客厅中。济南之行,原本是奔着恩师王朝闻生前挚友于希宁老先生而去的,到千佛山医院探望过于老,有着典型山东人热情的沈光伟教授接着邀我到他家中小坐。几杯清茶下去,同道兴致上来。他随手从画案下面拉出两卷新作在地板上铺开,“看看我最近干的活吧”,他说。
...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729/n764848.html
2015-07-29 11:06:23
- 水墨,提问现实
- 相关描述: 王劲松的水墨艺术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种传统的艺术样式在对当代社会、环境与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提问的时候,会呈现出什么面貌?水墨艺术轻、软、弱的质地能否触碰动现实坚硬的礁岩?它的私人性能否在公共范围内产生普遍效力?用王劲松自己的回答说:“我无法给予它那种传统的审美趣味,因为这是个疯狂的时代...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728/n764462.html
2015-07-28 10: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