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771条信息
- 六字经帮你看透紫砂壶精华
- 相关描述: 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工艺品的社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从瓷库中国小编角度出...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8/n813860.html
2016-01-28 20:46:51
- 工艺美术大师吴培林谈紫砂壶收藏
- 相关描述: “市民要涉足紫砂壶收藏,不能为收藏而收藏,要了解壶艺作者,更要多渠道了解现代市场,不能盲目地跟风,一切要量力而行。”昨日,前来参加“识壶·论茶”文化展的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吴培林说道。
紫砂壶收藏受追捧
“识壶·论茶”文化展由东莞市台湾事务局、东城区委...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8/n813852.html
2016-01-28 20:41:23
- 鉴赏紫砂壶的五个美
- 相关描述: 紫砂,北宋发端,盛于明、清,更盛于当今。历代锦心巧手的紫砂艺人,以宜兴独有的紫砂土制成茶具、文玩和花盆,泡茶透气蕴香,载种,花繁树茂,由于材质的无匹及造型语言的古朴典雅,深得文人墨客的钟爱并竞相参与,多少年的文化积淀,使紫砂艺术融诗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雕塑等诸艺于一体,成为一种独特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8/n813843.html
2016-01-28 20:20:21
- 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 相关描述: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健身是茶道的修身法则,然其文化内涵为养性。德者喜水,上善若水,水有汹涌澎湃之势,气吞山河,水有平静如镜之态,摄人魂魄。所以茶道在泡茶、倒茶、分茶的过程中,有韩信点兵、关公巡城、百鸟朝凤、凤点头等等奇妙的茶语,初始金戈铁马,尾时婉约动人,几道茶下来品味、阅古、引...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8/n813840.html
2016-01-28 20:18:50
- 紫砂壶艺术的真谛:探索而不是做假
- 相关描述: 诸如摹仿自然界形象性的雕塑制品,兼及装饰在几何形体上的浮雕、贴雕,图案的刻印板,以及釉料彩绘,其它材质的镶嵌,抽象的陶艺构思。任何艺术形式,都应该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居高临下地来看待品评砂艺和鉴赏砂艺,使作者与热衷砂艺的爱好者,相互感触以便领悟制紫砂壶艺术的真谛。
但近年来...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8/n813829.html
2016-01-28 20:05:24
- 紫砂茶具令人悦目的原因
- 相关描述: 在茶文化中,茶具向来自成一体,它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茶的一个方面,就是认识了解茶具。围绕着茶的储藏、茶的取用、茶水的加温、茶的冲泡、茶水的盛放以及茶水的品尝,有着五花八门的茶具。一套正规的功夫茶具,需要十多件不同的器物,它们包括茶罐、茶壶、茶船、茶海、茶杯、闻香杯、杯托、茶匙、茶...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8/n813820.html
2016-01-28 19:59:23
- 蟾蜍型茶宠是旺财瑞兽金蟾 一般有三只脚
- 相关描述:
茶宠,是茶台上的常见之物。它们静静地呆在茶盘中,默默无闻,籍籍无名。只有喝茶的时候,洗茶之水,剩余茶水,残茶冷茶,都纷纷浇向它们,这些湿漉漉的动物们才霎时间显露出生命的鲜活来。时间越久,便越发觉得它们有生命力。而这生命力,是茶叶的浸润和茶水的滋养,俗世纷扰,惟有茶香扑鼻,茶宠越来越...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6/n813166.html
2016-01-26 15:46:35
- 蟾蜍型茶宠是旺财瑞兽金蟾 一般有三只脚
- 相关描述: 茶宠,是茶台上的常见之物。它们静静地呆在茶盘中,默默无闻,籍籍无名。只有喝茶的时候,洗茶之水,剩余茶水,残茶冷茶,都纷纷浇向它们,这些湿漉漉的动物们才霎时间显露出生命的鲜活来。时间越久,便越发觉得它们有生命力。而这生命力,是茶叶的浸润和茶水的滋养,俗世纷扰,惟有茶香扑鼻,茶宠越来越有味...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6-01-26 15:35:00
- 乐寿康宁徐老紫砂壶成拍场“达人”
- 相关描述: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我们国家就产生了饮茶的风气。而作为饮茶中不可缺少的茶具——紫砂壶,则是中国历史上诞生于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的传统品茗工具。据相关资料介绍,紫砂壶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紫砂矿土,它是由紫泥、绿泥和红泥等三种基本泥构成,质地坚硬,最适合于沏茶,由于紫砂...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6-01-25 08:43:02
- 易荟赖福老茶会 成立了
- 相关描述:
时值乙未年花朝节(农历二月初二,2015年3月21日),易荟当代茶道艺术馆特邀台湾资深茶人 赖政雄 先生出席并主持茶会。
初见赖老,我们可以淡淡得感受到他那如同老茶一般的平静与安然。没有繁重的行李,没有“资深”的盛气,只有一身清风,一缕从容。
随着茶会的进行,赖老分享了...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21/n811841.html
2016-01-21 15:20:37
- 紫砂壶收藏误区解析 提防骗子技巧
- 相关描述: 紫砂壶收藏主要有哪些误区?紫砂壶是文玩收藏的重要类别,是中国闻名世界的重要工艺品类,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收藏者众,误解也多。即使在痴迷紫砂壶收藏的资深壶友中,也有很多流行的误解,制约了个人鉴赏力和投资能力的提升。上海史贤艺术解析紫砂壶收藏误区
...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17/n810622.html
2016-01-17 10:55:24
- 【雅昌讲堂2214期】栗强:“红印”的收藏建议
-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栗强:什么是“红印”
【雅昌讲堂】栗强:“红印”的种植与加工
【雅昌讲堂】栗强:“红印”与其他茶品的对比
【雅昌讲堂】栗强:“红印”的名称来源和市场表现
【雅昌讲堂】栗强:“红印”的收藏建议
【雅昌讲堂】栗强:“红印”的鉴别...
-
http://video.artron.net/20160116/n809840.html
2016-01-16 08:34:34
- 闻香品茗茶文化体验课
- 相关描述:
省委党校中青班于12月10日下午在 易荟当代茶道艺术馆 参加茶文化体验课程。
课程包含:香道表演《傲雪四方香如故》(张清云)、《香十德》讲解(黄劲榕)、“茶道”介绍解说(曾章团)等几个部分。
四方万象沉于香,端庄宁静归无染。法随千载集云烟,心身和合独一缕。香道表演《傲雪...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15/n810529.html
2016-01-15 16:45:04
- 在当代茶空间内的福州航空茶文化培训课程
- 相关描述:
课程日期:2015年6月15日。
授课地点:福建省易荟当代茶道艺术馆。
本次培训课内容涉及福建省易荟当代茶道艺术馆所提倡的“易荟五道”(茶、花、香、琴、书)精致生活理念中的“茶、花、香”三项,以体验为主,配合基础知识和简单实际操作内容。
茶道
茶道,...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15/n810524.html
2016-01-15 16:41:07
- 《山水大红袍》杜春辉作品展
- 相关描述:
《山水大红袍》
《山水大红袍》局部一
《山水大红袍》局部二
《山水大红袍》局部三
《山水大红袍》局部四
《山水大红袍》局部五
“外事造化,终得心源”杜春辉正是这样一位既对自然和传统文化极其尊重又对心灵修养及个性创造极度用心的画家,他的画笔跟随着他一起...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115/n810356.html
2016-01-15 09:26:53
- 易荟“衣袂飘飘”茶服·文玩展
- 相关描述:
茶人服始于汉,是一种有着千年历史,专适于茶事活动的职业服装。一般以苎麻、粗布制作,具有宽简、质朴、舒适、大方的特点。
当代茶人服取茶文化之“静、清、柔、和”的特点,吸收汉服的宽缓、庄静之美与唐装流畅、舒适的特点,并融合现代服饰的简约设计理念,裁体舒简、色系清素、式样典雅,...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14/n810228.html
2016-01-14 16:16:57
- 易荟夏日茶器主题展--“紫玉瓯心”建盏
- 相关描述:前言
建盏(天目瓷),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该制品宋时为皇室御用茶具,传世并藏于日本的四只国宝级建盏“曜变天目”是饮誉世界珍宝。
因产地为宋建宁府瓯宁县,又因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此称为建盏。
主办方:福建省易荟当代茶道艺术馆。
承办方:武夷山易安居...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14/n810208.html
2016-01-14 15:22:32
- 汉景帝阳陵外藏坑随葬品中发现迄今最古老茶叶
- 相关描述: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考古专家确认在2000多年前汉景帝阳陵的外藏坑随葬品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茶叶,它们与水稻、粟等“堆积”一起,展现了古代中国皇帝地下王国的生活一页。
参与此项研究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杨武站表示,这项发现是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出土物分析鉴定得出的结论...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14/n810071.html
2016-01-14 11:12:34
- “无物隔尘”梁明毓琉璃艺术展
- 相关描述:前言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13/n809921.html
2016-01-13 17:28:35
- “触物·成器”吴昊宇陶瓷艺术展在易荟艺术馆开展
- 相关描述:
前 言
陶瓷文化与茶文化自古以来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相得益彰,互相提高了彼此的文化品位。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是唐人陆羽的《茶经》,其中便谈到茶汤的颜色与陶瓷茶器颜色的关系。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茶在陶瓷的装饰包裹下更有一股古韵与意境,而陶瓷有了茶的填充倍显丰...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113/n809918.html
2016-01-13 1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