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420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TONG GALLERY+PROJECTS:“气色:陈杰”
相关描述:   “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出自南朝诗人鲍照的《绍古辞》。据说这是“风景”一词最早的出处。“景”应该指的是日光,或是影子。当我读到这个句子时想到的是,鲍参军应该是满脸惆怅,吹着风,晒着太阳,把这俩字一拼,一不留神就给中文贡献了这么重要的一个词。后来,当我无意间在山上,看见一团很近的...
【雅昌快讯】气韵非师 三个个案直面艺术是否可以教授?
相关描述:   2018年6月16日下午3点,由策展人彭锋策划的《气韵非师》展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举办。本次展览中,策展人选取了三位艺术家,他们有科班出身,有非科班出身,还有异科班出身。通过这三个案例,希望和观众、专家一起来思考什么是艺术之中最重要的因素。 开幕式现场,策展人彭锋致辞 ...
《枯木怪石图》上拍!估价4.5亿港元但真赝仍存疑
相关描述:  近日有消息称佳士得拍卖行征集到宋代苏东坡画作《枯木怪石图》,估价最少4.5亿港元。作为“公认不超过3件的苏东坡传世作品”之一,《枯木怪石图》的现身,无论在业内还是业外,都将引起高度关注。关于此件作品的真伪考证、学术价值、文化意义,佳士得相关人员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佳士得暂时还没有更...
晋代歙石金银晕罗纹板研现身皖南
相关描述:  “歙砚生产究竟始于何时?”一直是砚学界争论未决的难题。传统的观点是“歙砚起始于唐”,而新的观点认为“歙砚起始于唐前”,两者争论的焦点除了理论根据外,关键是缺少“唐前歙砚”过硬的实物佐证。笔者业余长期坚持对古砚的收藏研究,最近见到一方晋代歙石板研(图1、2),具有金晕、银晕、乌丁罗纹和绿...
砚之流变:瓜肤而縠理,金声玉德
相关描述:   东晋 青釉三足陶砚 广东省博物馆藏   砚的发端:史前及先秦时期的原始研磨器   在史前及先秦时代,“砚”被称为“研”,作为用以调色、研墨与泚笔的工具,它呈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以研磨板附属研磨棒或研石的形态被广泛应用。   史前时期,绘画颜料为矿物质粉末,它由各色块状的岩石或...
赵辉学书历程及创作观念
相关描述:  余幼时即喜执笔涂鸦,这主要得益于父亲好友训叔之教导,训叔是老家镇中学的历史老师,兼教书法课程,因写得一手好字而闻名于十里乡村。逢年过节,训叔常在宗祠等地挥毫濡墨,作为“铁杆粉丝”的我总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围绕在他左右。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便产生了学习书法的最初热情,希望以后也能像训叔一样...
杨丹霞:我有很强的代入感 在研究书画中找到乐趣
相关描述:  从小帮杨伯达耿宝昌等先生抄稿子,杨丹霞谈专业鉴藏:   初中便开始替杨伯达和耿宝昌等先生抄稿子,杨丹霞从小就在浓郁的文物鉴定氛围中长大,而她的父亲是书画鉴定专家杨臣彬。几十年来,她一直跟古书画打交道,她甚至自嘲“没有业余时间,除了睡觉,其他时间包括吃饭有时候聊的都是与专业相关的内容。...
【赵成民】花之魂·当代中国花鸟画之畜兽门专题邀请展
相关描述:花之魂·当代中国花鸟画之畜兽门专题邀请展学术主持 | 刘曦林策展人 | 周建平主办单位 | 北京画馆协办单位 | 炎黄艺术馆 金诺艺品文化传媒展览时间 | 2018年6月6号—6月10日开幕时间 | 2018年6月6日下午15:30展览地点 | 炎黄艺术馆(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慧忠路9号)前...
郑板桥墨竹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相关描述:  墨竹起源于唐代,直到北宋时期,在文同和苏轼的影响下才逐渐地盛行起来。墨竹绘画,人才辈出,元代赵孟頫、吴镇、顾安等,明代王绂,清初石涛,清乾隆年间,郑板桥、李方膺、李禅等人的墨竹也十分有名,其中郑板桥的写意墨竹尤为地突出,有其独有的风格。   一、板桥墨竹的风格   郑板桥非常擅长画...
北京正道:文雅而贵气的羊脂玉有凤来仪梳
相关描述:  玉梳的历史   在我国古代,梳篦统称为“栉”,是女子的簪、胜、钗、 珠花、步摇、金钿、勒子、栉等八大古代首饰品之一。苏轼有诗曰:“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梳的材质多样,骨木牙角均有呈现。 玉梳-江苏南京江宁镇建中村南宋墓出土   以玉为材的玉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看宋徽宗帝国之下的收藏之风
相关描述:  现今,收藏不再只是少数有钱人的游戏,许多普通大众近年来也开始玩起了收藏,但收藏是为了什么呢?   对于宋朝士大夫而言:收藏为的是雅兴。   01   宋人热衷博古图   宋人说收藏,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博古”。考“博古”之意,既有鉴赏古器、古玩的意思,也包含了“博古通今”的意义...
邢千里:真正的工匠精神慎谈创新
相关描述:  创新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儿。它有一种天然的前卫精神。创新意味着创造新的样式、规则和规范,意味着对传统及既有的超越态度。在一般的文化生态中,新似乎总是代表着活力、未知和魅力。于是,不知不觉中,新不再仅仅是创作的对象,而成为了价值判断的标准本身,至于这种标准是否合理,如何合理,对于创新评价体...
我的山水画观
相关描述:   风云际会时(国画) 程大利   程大利   “山水”相对于“社会”而言,是安静的所在。烦嚣中求清静,疲惫后盼解脱,人们便想到山山水水中去。自由而且永恒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心的向往。于是,山水画因心灵需要而产生。六朝人对纷乱时世的抵御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从隐于山林到隐于图...
高士王绎与高士倪瓒共画高士杨竹西 ——《杨竹西小像》里的高士之风
相关描述:   杨竹西小像 元 倪瓒 王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默慈   现代人喜欢拍照,过个春节手机内存塞满的不在少数。有了自拍杆和美颜,照片更是美不胜收——这是重视自我存在的时代:我们美化自己,欣赏自己,在乎自己的存在意义。其实,人对存在感的在意,古来早有之。   比如两晋,比如宋元。...
米芾的《紫金研帖》
相关描述:   紫金研帖 宋 米芾   胡鹏   《紫金研帖》为米芾于靖国元年(1101)以后所作,此墨迹纸本,纵28.2厘米,横39.7厘米。其上钤有朱文“司印”半印,即“典礼稽察司印”,白文“朝鲜人”“安歧之印”鱼雁形印“无恙”,朱文“安仪周家珍藏”“心赏”,白文“乾隆鉴赏”,朱文“宣统鉴...
写生中的物理和画理
相关描述: 容膝斋图(国画) 元 倪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画写生是训练画家对中国山水画艺术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绘画的实际操作能力也直接反映在写生当中。临摹是训练技法的主要手段,但不一定反映出其他的实际水平,相对狭隘一些。写生不只是纯粹的技法训练,还能在画面上反映出个人的学术...
北宋定窑酱釉盖缸
相关描述:     缸高10.3、口径11.5厘米。直口,圆唇,深腹,涩底圈足。盖为穹窿顶,宽沿,子口。胎骨较薄,质地坚致,制作规整,造型敦朴。器内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器身光素无纹,罩以素雅的酱色釉。釉面莹润,稍有些开片。   定窑除了白釉,还烧造黑色釉和紫色釉,亦即俗称的黑定、紫定。定窑...
朴实粗犷:元代文人 自制砚鉴藏风气兴盛
相关描述:  名家自制砚隋唐已有,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将文人自制砚的风气更加推向高峰。苏轼藏砚,以端石、澄泥为多,后并觅得佳歙。米芾藏砚,更为痴迷。随着藏砚风气日盛,砚类著述不断出现,有苏易简《文房四谱》、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等。两宋以后,文人对绘画更多的参与,水墨画逐渐兴盛的同时,...
行文酣畅率真大气
相关描述:     黑格尔是德国历史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在他稍晚之后,中国诞生了一位文艺理论家、语言学家刘熙载,因其伟大成就,而被后世学界誉为“东方黑格尔”。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出身在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
砚之流变: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相关描述: 东晋 青釉三足陶砚 广东省博物馆藏   砚的发端:史前及先秦时期的原始研磨器   在史前及先秦时代,“砚”被称为“研”,作为用以调色、研墨与泚笔的工具,它呈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以研磨板附属研磨棒或研石的形态被广泛应用。   史前时期,绘画颜料为矿物质粉末,它由各色块状的岩石或土块...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