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5秒
所有结果62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世纪遗痕”展览集锦
相关描述:  关注有独立探索精神的艺术家   作为应天齐的老同学王林表示:“应天齐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独立艺术家典型的案例,他在体制的主流里面是一个主角。几十年来他一直在自己的创作思路中和我们这个社会和我们所经历的历史和我们所面临的诸多文化的现实问题发生关系。而这样的艺术家也许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有力...
“世纪遗痕”走出样式主义,走出既有的艺术成果
相关描述: 展览现场   2011年3月12日“世纪遗痕——应天齐艺术展”亮相中国美术馆。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台湾现代画廊、铸造艺术馆、雅昌艺术网承办,湖南美术出版社、西安美术学院、深圳大学协办、巴威尔艺术基金赞助。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王林、著名的评论...
应天齐——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
相关描述:  各位网友、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把著名的版画家应天齐老师请到我们的演播室,请应老师谈一谈他最新的展览,以及对当代版画艺术市场前景的一些看法。   个展“世纪遗痕”   雅昌艺术网:应老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展览的主要内容?   应天齐:首先我觉得刚才你的介绍跟我的定位...
应天齐——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
相关描述:   个展“世纪遗痕”   雅昌艺术网:各位网友、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把著名的版画家应天齐老师请到我们的演播室,请应老师谈一谈他最新的展览,以及对当代版画艺术市场前景的一些看法。   雅昌艺术网:应老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展览的主要内容?   应天齐:首先我觉得刚才你...
专家试解和氏璧谜团:“琢璧为玺”是凭空捏造
相关描述: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春云博士18日在广东省地质局719地质大队肇庆“719论坛”上表示,和氏璧与传国玺是两件独立的国宝。“琢璧为玺”的故事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没有文献和事实根据。   在主题“矿物与成矿”的“719论坛”上,王春云所做《破解国魂和氏璧之谜》,试图解开中国历史上...
我和《西递村》
相关描述:  徽州,古称新安,位于中国安徽南部,山川风光灵秀。早在东晋之初,巨室旺族聚居其间,唐宋之后更为繁荣,到了明清二代,显贵商贾日见其多,商业兴盛,藏镪有至百万者不乏其人,因而有无商不徽之说。 参加在屯溪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版画家代表大会,第一次步入西递村 1986年   商人致富后,买官...
梦回芜湖
相关描述:   离开芜湖已有七个年头了,虽多有返乡之举,但那镜湖边拂面的柳丝,长江边的塔影,消逝殆尽的十里古长街,却常常翩然入梦……,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怀促成我组了这期稿件。   读朋友的来稿,让我又一次神游了故乡,仿佛在品一杯醇醇的绿茶。芜湖这座江畔古城,在历史上有“四大米市”之首的美誉,...
金蔷薇的浮想
相关描述:  丁亥夏日,应“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栏目”之邀,作为嘉宾赴芜湖参加“城市故事”的现场拍摄。文化委员会的何向阳主任介绍我认识了周非先生,他送来了一叠书稿《一个城市的叙述》,足有十多公分厚,搁在桌上远远看去,像古城遗址上的一块基石,我感受到它的沉重和沉淀。   他在书中谈到,芜湖古称“鸠兹”,...
个体叙事的历险者—应天齐的艺术追求
相关描述:  艺术经历的几个点二十五年后应天齐和王林在深圳万象城香舍法国餐厅晤面 2010年  1985年,一个自学成才的老小伙子,从安徽芜湖来到北京,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他有去绘画专业进修生的大寝室,而是直接搬入了美术史系的小房间。这个兀自闯入者十分的不受欢迎,五位原住民不约而同地排斥他,...
《告别西递》前后
相关描述:  有一次我到合肥安徽省政协开会,遇到了安徽电视台的编导禹成明,他就是拍摄《告别西递》片子的总编导。他曾拍了两部电视专题片都是反映徽州的,一部叫《无梦到徽州》,一部叫《书画之魂》,在全国很有影响力。他大概关注到我的西递村版画,想拍一个画家眼里的徽州。他跟我谈到要拍一个纪录片,记录我探索的经...
雕花的门,古梁柱及其他
相关描述: 重复的西递村系列之二 40×50cm 水印版画 1991年   在一个地方长久地住下来,反复体味所要表现的对象,大概有异于过客式的浮光掠影的印象。事物的多面性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露。对客观物象的深入而产生的眷念之情,使我无法摆脱这一特定主题的选择,继水印版画《西递村系列》之后,便又...
灼痛的记忆
相关描述: 在安徽芜湖古城作影像装置《遗痕·沧桑》 2009年 木雕之一(油彩、乳胶、石膏、古木雕) 123*180cm 2006年   皖南,无疑是应天齐的生活土壤与艺术土壤。但随着中国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艺术家的生活主体已渐渐脱离了乡村与乡土的生活经验,取而代...
水墨追忆
相关描述:科隆大教堂(速写)应天齐于德国写生 2005年  我从事水印版画创作已有三十个年头。水印版画是东方特有的一门技术,源于明代的“十竹斋”,鼎盛于近代的“荣宝斋”,从印制中使用墨这一点看来,时间可上溯千年。其中水、墨这二种特定的元素和材料是其根本,墨因水的介入而分五色,浓、淡、虚、实,干、湿、...
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相关描述:​访问埃及开罗、卢克索等地,为《世纪遗痕》搜集素材 2010年  自从进入西递村之后,25年来,应天齐再也没能离开。尽管他不断表示要走出,尽管他的新老朋友也鼓励他走出,然而他却如同水边蜻蜓,飞来飞去,总会返回原处。他从古老的西递走进了引领时尚的深圳,用解构的行为和解构的手法消解西递之恋。他...
应天齐的天边外
相关描述:德国柏林速写 应天齐 2005年  按照通常的交往定律,频繁地接触一个人很容易导致对其“去魅”,但这对著名画家应天齐来说似乎是失效的: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识他起,我已经勘探他的精神版图近二十年了,却依然没有发现其边界——他对我和许多朋友来说依旧是个充满未知领域的神秘存在。  在写作博士论文...
大剪纸:红色异托邦
相关描述: 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作大剪纸装置 2004年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艺术家提出了让艺术等于生活的口号。于是,一些世俗的物品或客观对象被纳入了艺术的范围,遂产生了以波普为名的艺术流派。此后不久,艺术家们将这一口号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出现了走出艺术,进而否定艺术、反艺术甚或打倒艺...
我所认识的应天齐
相关描述: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十二下,1999年到了,这世纪最后的一年啊。窗外,居然劈劈啪啪响起了鞭炮,然而这断断续续的鞭炮声里,是否有一丝世纪末的忧伤?   我准备睡了。电话铃响,是应天齐。他说,刚才钟声响到最后一下,他举起锄头朝一块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砸去,然后把这片破碎的世界拓成黑色的版画,这创...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相关描述: 访问欧洲期间在巴黎乡间 2005年 西递祭坛装置 中国美术馆 2001年   版画家、一级教授应天齐第一次应邀到深圳办展讲学,最后几乎是“逃回安徽芜湖去的”。现在,他却已应深圳市长李子彬的邀请,再临深圳,任教于深圳大学艺术学院。   那是1992年,他带着他那组红遍了中国美术...
孤寂与古老的征服
相关描述: 重复的西递村系列之五 45*52cm 水印版画 1991年 在深圳大学画室创作《世纪遗痕》油画作品 2010年   打开应天齐的版画集《西递村系列》,我有一种走进梦中的感觉,这梦仿佛我已经做了很久了,这是一个古老的梦,是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梦,于是,我一下子就跌了进去。   我...
充满回音和冥静的空间
相关描述: 1992年病中自画像   生活在世界上,就是带着一种激励每个人的精神去寻找、去创造一种持久的韵律和风格。由于艺术家的劳动使感受与想象清楚易懂,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使我们受益匪浅。应天齐先生的版画使我们重新反思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本质:他的《西递村系列》启迪了一种使我们...

每日最新